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UA、CRP和血浆Fg浓度。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对照组进行UA、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而对照组仅仅做一次测量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g和血清血糖、甘油三酯、LDL、HDL、UA、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7 d的检测中,CRP在7 d中有显著的变化(P〈0.05),UA和Fg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UA、Fg、CRP、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LDL和低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的发生有关,可以将它们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参考指标。血清CRP在7 d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判断是否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7例(33.75%)于7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发病后第1、3、7、14天外周血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5),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当天IL-6、CRP水平与入院时体温、血白细胞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0.66、0.51,P均〈0.01),IL-6、CRP是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CRP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清IL-6、CRP水平对于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监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观察组)与非脑卒中患者84例(对照组)。入院后1、2、7、14d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其血清IRI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病1、2d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1、2、7、14d的血清I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患者发病1、2、7d血清CRP均高于轻度患者,中度、重度患者发病1、2、7、14d的血清IRI均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与IRI均可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血清IRI可作为长期的监测指标,优于血清CR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8例ACI患者在入院第2、7、14天测定血浆CRP水平,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入院第2天血浆CRP水平即开始升高,第7天达高峰,至14d时逐渐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评分越高,CRP浓度越高.结论 动态监测CRP水平对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近期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WBC及分类计数、CRP、Fb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治依据。方法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另外45例高血压病(2级)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急性期血常规、血浆CRP、F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急性期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P〈0.01),CRP和Fb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且CRP和Fb浓度升高明显者,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炎症反应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元损伤的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因子激活;CRP、Fb浓度的变化与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CRP对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根据Ranson评分及CT分级评定将33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pancreatitis,MAP)组1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18例;SAP组中有并发症者4例,无并发症14例。采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33例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外周血CRP的水平,同时检测12名健康人CRP作为对照。结果:AP患者入院时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入院1周内SAP组CRP水平高于MAP组(P〈0.01),SAP组有并发症者CRP高于SAP组无并发症者(P〈0.01),SAP患者CRP水平高峰值在病程的第3天。结论:动态监测CRP水平可作为AP严重程度评估、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5例患者于发病的第1、7、14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选取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结论:hs—CRP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且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对5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不同相应时间点的血液进行D-dimer和hs-CRP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斯堪地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进展组的D-dimer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7天〉3天〉24h内〉14天,在发病1周内,进展组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的hs-CRP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3天〉7天〉24h内〉14天,发病第3天和7天,进展组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发病3周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非进展组为差(P〈0.01)。结论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的升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曲文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82-83,85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CRP、TNF-α对AP的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8例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和31例轻型胰腺炎(MAP)患者入院后1、3、5、7、14 d外周血CRP、TNF-α水平,并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和入院后SAP血清CRP、TNF-α水平均高于MAP,而后者又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CRP和TNF-α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702 1,P〈0.05)。结论动态观察CRP、TNF-α可作为AP早期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标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病情、预后、神经电生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刻、第2、4、7、14、28天进行床旁TCD动态观察,并与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CT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分析。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具有较高的时期诊断价值。TCD动态观察发现闭塞血管逐渐再通,而神经功能的恢复与血管再通不完全一致,考虑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受血管再通单一因素作用,还受代谢等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入院即刻TCD检查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后时期预后相关,有助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脑卒中的相关性。②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双抗体ELISA法动态测定1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含量,以1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③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小时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发病24小时~1周呈上升趋势,1周~2周内呈下降趋势,但2周时sICAM-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大梗死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ICAM-1浓度明显高于中、小梗死灶组(P〈0.01);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的血清sICAM-1浓度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P〈0.01)。④结论 sI-CAM-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参与了脑卒中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建平  孔小燕 《西部医学》2014,26(10):1325-1327
目的 研究卒中后48小时钙调蛋白(CAM)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CAM水平是否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本院100例健康体检者.实验组为入组的急性IS的120例患者,在入院时对IS患者依据头颅CT计算脑梗死面积,按照Adamas分类法,将120例IS患者再分为:大梗死组(27例)、小梗死组(42例)、腔隙性脑梗死组(51例)三组.依据分组情况测定血清CAM值,探讨IS后48小时CAM水平与脑梗死灶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否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CAM值明显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15.34,P<0.001).大梗死组、小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三组患者血清CAM值比较有显著差异(F=260.89,P<0.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8小时CAM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可作为一重要指标反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浓度和白细胞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1 1 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 (2 9例 )和脑梗死组 (82例 ) ,入院 48h内进行CRP浓度和白细胞数测定。CRP浓度测定采用透射比浊法。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 ,CRP浓度及白细胞数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 ;二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血CRP浓度和白细胞数升高对急性脑卒中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初步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A组)和健康对照组50例(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HP-IgG抗体,同时作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AIS患者HP感染率为77.5%(31/40),而对照组仅为26.0%(13/5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8.75,P<0.01);AIS患者Fg、CRP、T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而TG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IS发病与HP感染有关,抗HP治疗可能是降低AIS发病危险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关系,探讨 hs - CRP 在缺血性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 hs - CRP 水平测定,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对177例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探讨缺血性卒中各亚型与 hs - CRP 水平的关系。结果:缺血性卒中组血清 hs - 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血清 hs - CR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hs - CRP 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不同亚型血清 hs - CR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量表(NIHSS)严重程度相关的优势影响因子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1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选择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有入组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呈正相关。(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IHSS分值与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均呈相关,其中NSE、HIF-1α、IL-1β最为密切。(4)ROC分析显示,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的AUC分别为0.779、0.699、0.801、0.869、0.888、0.731;NSE、HIF-1α、IL-1β诊断价值最大。结论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对基于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NSE、HIF-1α、IL-1β三者诊断价值高,为优势检测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非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NIS)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MS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同时分析MS各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连续性入院的,发病在24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3个月末时的结局.MS的诊断采用中国糖尿病协会(CDS)制定的标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M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纳入发病24 h内的ANIS患者共342例,年龄范围31~95岁,平均67岁±13岁.采用CDS标准诊断的ANIS患者有MS共86例,男50例(58.1%),女36例(41.9%).有MS的ANIS患者代谢异常的5个组分均高于无MS患者(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长者和有MS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2.45,95% CI 1.14~5.27;RR=1.85,95%CI1.02~6.25);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3.02,95% CI 1.75~8.59;RR=0.85,95% CI 0.24~0.96);MS与3个月死亡和预后不良无关联(均P>0.05).结论 MS不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MS是AN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有MS的患者病情较重;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较严重.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时调控血糖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