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9例,冠脉造影后分为A组(行PCI术,25例)与B组(行药物保守治疗,24例)。术前行双核素检查,根据梗死区有无存活心肌分为有存活心肌组(31例)与无存活心肌组(18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1)无存活心肌组: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均无改善(P>0.05)。(2)有存活心肌组:行PCI术者术后3个月LV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行药物保守治疗者(P<0.05)。行药物治疗者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无改善(P>0.05)。结论双核素评价AMI患者存活心肌,能预测延迟PCI治疗后室壁功能改善情况,为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74例老年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PCI,术前、术后1日、1周及1月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进行测量计算。结果老年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PCI术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较术前均显著缩短(P<0.01),分别是术后1日为(52.9±13.5)ms比(57.3±14.6)mS、术后1周为(51.5±10.6)ms比(52.7±12.6)ms及术后1个月为(53.5±11.3) ms比(50.5±13.8)ms,QTd及QTcd缩短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TO病变在PCI术后以挽救了尚存活心肌在改善了心室肌复极的均一性、降低了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CTO患者的预后。对于老年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在仍存在存活心肌(冬眠及顿抑心肌),血运重建后再灌注心肌可恢复电生理功能,且至少在术后1月内改善心肌电活动程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HRI心脏成像对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存活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MRI心脏成像对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对于心肌存活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行MRI心脏多技术扫描,记录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厚度等;在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1周-1年内再次行磁共振检查,复查心肌运动、功能、心肌灌注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年时间内舒张末期容积有改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末期容积在术后一周内无明显变化,在1周至1年时间内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在术后一周内即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心脏扫描成像可从心脏形态、运动、心肌灌注等方面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肌存活疗效及随访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8氟-脱氧葡萄糖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嘉鸿  李艳妍  蒋金法  徐文俊  邓兵  戚秀卿  刘健 《上海医学》2002,25(11):696-698,T001
目的:应用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估^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DISA)对判断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30例,进行DISA及心脏超声检查,核素显像不匹配者定为存活心肌,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术后3-4个月重复心脏超声检查,术后≥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RWMA)运动改善定为存活心肌,并进行整体收缩功能评价。结果:DISA显示,存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94.3%(83/88例)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坏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14.5%(12/83例)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而且PTCA术后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DISA检查对诊断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预测介入治疗术后存活心肌的恢复及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裴如弟  张平洋  马小五  李林  李妙  刘菁菁 《四川医学》2018,39(12):1356-1360
目的评价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腺苷负荷检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并拟接受冠脉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45例,常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室壁共336个运动异常节段,血运重建前24h内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观测静息状态、静脉注射腺苷后室壁运动异常区域心肌微循环造影剂显示及充盈增强程度,分别以静息状态下MCE的心肌造影计分(MCS)为2~3分、腺苷负荷后MCS≥2或者造影强度改善≥1分判断为存活心肌进行分析。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并与术前做比较,以室壁运动改善≥1分作为判断存在存活心肌的标准。结果冠脉血运重建3个月后,室壁运动有245个节段(存活)改善,无改善有91个节段(不存活)。回顾分析显示:静息状态下MCE评价为存活心肌节段有196个(其中术后运动改善节段有174个,不改善节段22个)、不存活心肌节段140个(其中术后运动改善节段64个,无改善节段76个)。负荷MCE评价的存活心肌节段有238个(其中术后运动改善节段225个,不改善节段13个)、不存活心肌节段98个(其中术后运动有改善节段16个,无改善节段82个),静息状态MCE评判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3. 11%、77. 55%、74. 1%,负荷MCE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3. 36%、86. 31%、91. 3%。结论腺苷负荷下的MCE能较准确、便捷并可视化评价存活心肌,这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以及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的疗效观察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协助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置目的利用双核素(201T1及18F-FDG)SPECT方法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40例首次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将其随机均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同时,经微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BM-MNC悬液或等量的肝素 0.9%氯化钠溶液。研究终点为PCI术后6个月时双核素(201T1及18F-FDG)SPECT测定存活心肌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提高,但移植组患者的改善幅度(△LVEF)更大[(7.6±2.8)%比(3.0±2.8)%,P<0.01]。20T1-SPECT显示移植组患者左心室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减少(6.7±3.0)%,同时18F-FDG-SPECT显示梗死边缘区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面积明显增加,提示存活心肌明显增加。结论自体BM-MNC移植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心肌灌注,增加局部存活心肌,提高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的近期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心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实验组,n=75)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情况、EF值变化以及随访期内的冠心病死亡率、自主症状改善率和无症状生存率,并与未手术组(对照组,n=100)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全部存活患者,术后自主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级别(NYHA分级)及EF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的随访期内,两组同期因冠心病病死率实验组低,无症状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对己有明显症状或己出现并发症的冠心病毒者,早期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记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对于其他治疗手段(如PTCA)失败或出现紧急并发症者,CABG术成为改善心肌血运,挽救急者生命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灌注改善后近期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26例行PCI的患者,于PCI前、后经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Sonovue,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定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 d应用STI于左心室短轴系列切面测量病变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向应变(CS)及旋转应变(Rot)评价心肌收缩功能变化,并与正常节段进行对照。结果开通冠状动脉后,MCE显示68.7%的节段灌注好转;STI提示,灌注显著改善节段的RS和CS均显著改善(P值均<0.05),而Rot无明显变化(P>0.05);灌注未显著改善节段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 0.05)。结论PCI术后灌注显著改善的心肌节段近期左心室短轴心肌增厚及缩短运动增强,而旋转运动无改善。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临床上大多会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疏通大血管,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然而大量临床经验表明,一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后症状及心功能并未明显改善。因此若能在术前有效评价存活心肌,使得行PCI的适应证更加精确、具体化,患者将得到更大的受益。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检测存活心肌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尤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被认为是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但因其各自的局限性均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心肌声学造影是一项新型超声技术,因无创、好操作等优势近些年逐渐得到发展,可通过检测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进而判断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检测价值。方法对18例心肌梗死患者先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48h后在静注99mTc-MIBI前10min舌下含服NTG0.6mg,然后再行心肌断层显像。12例患者于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3个月后重复静态心肌断层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例患者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者有64个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平均得分(8.2±2.9)分,NTG介入后有28个节段灌注改善,平均得分(5.9±3.3)分,12例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前灌注异常的42个心肌节段中,NYG介入后有19个节段灌注改善,术后有15个节段灌注改善,两者符合率78.9%。结论NTG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估测心肌存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