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备药材需求分析及模块化保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战备药材模块化保障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以某综合医院2002年住院病例数据库为对象,收集与战伤编码一致的病例358例,与战时常见疾病一致的病例209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战备药材需求的基本特征,按照模块化原理,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战备药材模块体系、药材模块的品种、数量标准,根据卫勤保障任务设计模块组装方案.结果:(1)按照模块划分原则,获得由132种战备药材组成的模块集,包括手术专用、敷料和包扎固定材料、消耗性器材等7个子模块,平均每个子模块内含4个单元,58种药材.(2)制定了战备药材子模块的品种及每百名伤员一日用量标准.(3)以摩托化步兵师某地区战斗药材保障想定作业为背景,评价药材基数保障和模块化保障的优劣,模拟结果显示模块化保障优于基数保障.结论:本研究首次完成了对战备药材的模块化设计和模块化保障方案的拟定,表明战备药材模块化保障方法是可行的,为战时药材模块化配置和实现精确化保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体系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现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伤病分布和用药资料,按照模块化原理,应用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药材需求分为一般需求、特殊需求和补充需求,构建模块化药材保障体系.结果 依据卫勤保障任务和卫生减员分析,构建了4大类32种基本模块的模块化药材保障框架体系;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药品耗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7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提出了相应的卫勤保障药品耗材目录;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的实际需要,完成了模块化药材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结论 经模拟测试,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提高药材保障的效率,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实现精确化药材保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核应急医学救援演训参训经验,梳理演训中医技保障模块在构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改进途径以供参考借鉴。方法 演训实践、文献查阅与座谈交流,分析核应急医学救援医技保障模块的功能定位、构建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医技保障模块可为救援队提供药材保障、防护装备、辅助检查、剂量评估等专业技术支撑,是保障救援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医技保障模块仍存在队员素质不均一、药材筹措机制不畅、放射性检测效度低、救援效率不够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结论 核应急医学救援中医技保障模块可通过提升队员素质,畅通放射损伤类药材筹措渠道,深究放射性检测效度细节,加强检验、检测平台集成化建设,推进信息化高效救援等方法加强建设,更好地为核事故医学救援工作提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小龙  于浩天 《海南医学》2011,22(7):134-136
应急医疗分队是医院完成各种应急保障任务组织基础,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完成各种应急保障任务的重要力量。提高医院应急医疗分队模块化水平,对于发挥医院卫生保障潜力,维护人员健康,巩固和提高保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模块化原理为指导,首先确立了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划分的标准,即:结构的独立性、功能的确定性、组合的通用性、信息的互通性;其次明确了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划分的六个步骤:以功能为核心进行组织系统分解、典型功能要素的提取和分离、非典型功能要素的处理、构建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库、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化的评价和标准化;最后阐述了模块化应急分队的应用:组织模块训练、灵活编组使用组织模块、机动组合部署组织模块、适时适量调整组织模块。通过上述研究完善了组织模块化理论,为医疗应急分队的组织指挥和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灾害医学救援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院外急救、院内急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世界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灾害催发灾害救援医学的出现和发展。笔者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先后参加了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汶川地震等14批次国内外灾害救援,本文就灾害医学救援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中国灾害防御学会救援医学委员会和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为在我国建立长期、完善的科学救援体系和机制,应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国家灾害救援应急管理机制与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远建  高榜仲  吴郑兵 《四川医学》2003,24(10):1020-1021
都江堰市风景旅游区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模式在全国众多医疗救援运行模式中独具特色 ,现报告如下。1 方法与措施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都江堰市政府从1995年起根据我国卫生部关于加强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的精神 ,加强了全市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和灾害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的组织工作 :1 1 成立了以当地政府最高行政领导为首的灾害救援领导机构 ,负责指挥、协调本地区突发性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1 2 为了保障全旅游区的突发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 ,都江堰市卫生局在 1998年成立了都江堰市风景区急救…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灾难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医学人才匮乏,相关的教育是关键。为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救援医学人才,我校通过探索,构建了“一普二专三开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全校新生开设急救常识课程;对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开设《基础灾害救援医学》专业课程;三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对社会开放式急救培训。以“构建灾害救援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灾害救援仿真情景实践教学”,“灾害救援医学校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特色,经过五年的实践,医学生灾害救援的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重大灾害医学救援领域研究文献的调研和对比研究,分析重大灾害医学救援发展态势,对重点技术等发展趋势提出技术发展预测,对我国发展灾害医学救援的资源配置和技术培训模式提出构想和建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5-2017年有关灾害医学救援的文献,采用TDA和VOSVIEWER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分析相关题录数据。结果:共获取灾害医学救援研究外文题录1 333条,分析得出89个高频共现关键词,7个大类。结论:我国在重大灾害医学救援研究中处于优势的是挤压综合症、创伤后应激综合症、骨折、脊髓损伤、康复、检伤分类及野战医院等方面的研究,而在远程医疗、通信、儿科、灾区人员识别及教育方面研究仍有欠缺。我国应加强灾害救援体系建设,深化救援理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拓展应急医学救援培训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提高我国灾害救援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东北三省6所三甲医院的249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对参加现场进行灾害救援工作感到无信心。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之间有差异性(P〈0.05)。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认为提高其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的最有效方法是开展灾害医学继续教育。结论:目前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应大力开展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以提高我国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现状和特点,为构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下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循证分析.结果 概述了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5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统一的防灾救援领导机构、完善灾害医学救援法律框架、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加大投入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流动医院眼科疾病临床特点和收治经验,为严重洪灾医学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9月15日至2010年10月3日在流动医院就诊的眼科患者1 071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洪灾后眼科患者的疾病种类、病种分布情况、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并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1 071例患者中,男性421人,女性650人;年龄1个月~85岁,平均年龄31.56岁,以儿童及中青年妇女多见。其中有66.7%的病人是常见眼科疾病,如普通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白内障,屈光不正,老年性眼底病变等;20.1%的病人是眼部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麦粒肿,急性泪囊炎等。【结论】巴基斯坦洪灾后救援不同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历次的地震灾害救援,本次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为主。眼科疾病特点以感染性眼表疾病为主,救援前的药物及检查设备准备符合洪灾救援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巴基斯坦洪灾后期医疗救援中疾病分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15日-10月3日在巴基斯坦特达市实施医疗救援期间,洪灾后期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探讨洪灾后期疾病分类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结果】洪灾后期疾病谱以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不同于灾害早期和中期。目前缺乏适合灾害后期的疾病分类方法。我们设计了这种灾害疾病的系统分类方法,该方法按照人体解剖系统录入疾病信息,普遍适用于灾害后期的疾病特点,易于救援现场记录疾病信息和后期疾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灾害疾病的系统分类方法可兼顾平时疾病和灾害疾病的发病特点,是一种适用于灾害医疗救援的疾病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执行洪水灾害救援任务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救援经验及临床特点,为今后国际洪水灾害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8月28日至2010年9月13日在巴基斯坦流动医院就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625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疾病种类、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625例患者中,男性280人,女性345人,年龄6月至70岁,平均年龄18.64岁,以儿童及妇女多见。耳科疾病400人(64.0%),鼻科疾病85人(13.6%),咽喉疾病82人(13.1%),头颈外科疾病58人(9.3%)。其中中耳炎、慢性鼻炎、急性咽喉炎、头颈部感染性疾病常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达78%。【结论】巴基斯坦洪水灾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发病率高,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增多。由于灾区缺医少药,卫生状况较差,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援助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河南省5次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方法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使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急救和顺利转运伤员到医院。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医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结果5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59例,181例伤员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6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179例康复出院。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需要消防、警察、医疗急救等多系统的协调合作,急诊医学专家指导大批伤员的分类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应急医学救援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建设应急医学救援队是灾害救援军事化新趋势的要求。随着新时期军队任务使命和职能的拓展,借鉴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果,怎样做好在医院构建一支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准备值得重视。文中就组织搭建、功能定位、模块抽组、装备筹措及训练教育谈几点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7.
冯庚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21-124
本文介绍了对大型灾难及事故紧急医疗救援的研究内容和开展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既往对灾难事故救援的现状研究,包括现场救援的总体性研究、救援缺陷研究以及救援法律法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灾难事故的现场救援研究,包括灾难事故损失早期评估研究;建立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救援队伍的研究;救援物资及装备研究;灾难事故导致伤害的原因、种类、性质、特征、概率、后果和最佳应对方案研究;人员和设备输送研究;现场救援的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现场救援的组织指挥研究;受困人员生命探测搜索研究;受困人员解救脱险研究;检伤分类研究;伤员潜在致命情况评估研究;危重症患者现场生命支持研究;战伤自救基本技术研究;特殊情况导致的伤害救援研究;伤员分流及转运研究;停止救援及现场清理时机研究;疫情防控研究;院内强化治疗研究;群众现场避险逃生、自救互救及防灾减灾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地震医疗救援的角度看应急医疗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工作作观察性的研究。结果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了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伤员转运、临时救治和临时病房的伤员治疗,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论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常备应急救援医疗队,在详细灾难医疗救援预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关系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成败;应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分类,危重伤员现场抢救,大多数伤员应该在充分补充液体、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疏散至邻近或远离灾区的医院;医疗队可以在灾区附近的医护力量较弱的中小医院组建临时病房,扩大伤员的收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促进灾害事件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治水平,为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资料分析法,回顾性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应急医学救援现状及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结果我国灾害事件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要求严格,面临困难多元,素质要求全面。结论合理队伍构成、明确人员职责、强化技能培训、加大政府投入、适时开展心理干预,是促进应急医疗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E A Pretto  P Safar 《JAMA》1991,266(9):1259-1262
Preparing for a resuscitation response to mass disasters, such as major earthquakes or industrial disasters, requires revisions of present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aster plans. These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life-supporting first aid and basic rescue capability of the lay public; (2)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nd advanced (heavy) rescue capability brought quickly to the scene from local and surrounding (region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and (3) trauma hospitals sending medical resuscitation teams to, and receiving casualties from, the disaster scene for resuscitative surgery and definitive care. Local and regional everyday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would respond first. The armed forces should help, at least for transport and security. We propose that the 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System replace its civil defense model with 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model, designed to mobilize rapid support for loc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from regional, state, and national resources. Coordination should be by one federal agency, such as 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which, however, needs to focus more on resuscitation through physician inp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