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1)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2)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3)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1)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浓度为400μg/mL和600μg/mL均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P<0.05),且两种剂量组间比较无差异;(2)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能够增加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的表达.提示黄芪注射液对造血微环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冲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从)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及骨髓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按15ms/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马利兰,每周1次,连续5周,诱发骨髓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后,予补肾活血冲剂灌胃3个月进行干预,观察其骨髓结构变化、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单个核细胞CD49d、CD49c的表达水平、骨髓基质细胞VCAM-1的表达。结果马利兰诱发的小鼠骨髓损伤符合从的病理变化。补肾活血冲剂能促进骨髓造血微环境结构恢复,提高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及骨髓单个核细胞CD49d、CD49c及骨髓基质细胞VCAM-1的表达水平。结论补肾活血冲剂能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及提高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及骨髓巨噬细胞对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的影响. 方法 ①免疫介导(γ射线照射和淋巴细胞输入)的方法 建立再障小鼠模型.②RT-PCR方法 检测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T-bet mRNA的表达.③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骨髓型正常巨噬细胞株Ana-1培养上清刺激后,用RT-PCR方法 检测T-bet mRNA的表达. 结果 ①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 mRNA的表达(1.49±0.18)较正常对照组(1.03±0.06)增高(P<0.05);②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和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刺激后,T-bet mRNA的表达分别为1.29±0.03和1.54±0.03,均较正常对照组(1.03±0.06)增高(均P<0.05). 结论 结果 提示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增加T-bet的表达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urine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MSCs)增殖的作用,探索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快速增殖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后,加入EGF和PDGF-BB,利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反映细胞增殖效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及分化状态.结果EGF和PDGF-BB干预后,3H-TdR掺入(11456.14±968.86)dpm较对照组(3271.88±420.91)dpm明显增高,说明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EGF和PDGF-BB处理组mMSCs具有增殖优势,分化相对延迟,而对照组提前显示出自然分化现象.结论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是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大量培养和快速增殖的有效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化疗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输注给化疗后的同系小鼠,在输注后第3、7、14天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和观察.用常规方法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在体外骨髓细胞混合集落培养形成后计数集落形成单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计算骨髓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1)骨髓基质细胞输注组外周血WBC、PT在第7天较单纯化疗组明显提高(P<0.05);(2)骨髓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数在第3、7、14天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3)输注组骨髓细胞增殖指数(PI)第7、14天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且输注了骨髓基质细胞的小鼠各项指标到第7天就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需14d,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输注扩增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无毒副反应.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可加快化疗小鼠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正常和受照射豚鼠、C_(57)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表明:骨髓基质细胞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可通过细胞间短距离进行调节。并且,骨髓基质细胞中存在具有转化为脂肪细胞潜能的抗辐射亚型。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对贫血小鼠巨核系造血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 (AMI)对贫血小鼠巨核系造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贫血小鼠模型 ,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AMI〔2 0 m g/ (ml· 2 0 g)〕或等量生理盐水 q.d× 6 ,于给药后第8、11、14天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 ,同时用体外巨核系祖细胞 (CFU- Meg)培养方法检测CFU- Meg,采集血清作巨核细胞系集落刺激活性 (Meg- CSA)测定。结果 贫血小鼠给药组和对照组比较 ,血清Meg- CSA明显升高 ,给药后第 11天所测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AMI能够升高血清Meg- CSA,加速骨髓抑制后巨核系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有效部位对化疗性贫血模型小鼠脾组织IL-2、IL-4、IL-6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脾组织IL-2、IL-4、IL-6含量。结果:模型组脾组织IL-2、IL-4含量下降,IL-6含量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性贫血的脾组织IL-2、IL-4、IL-6具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结论:IL-2、IL-4、IL-6与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性贫血的免疫失调有关;黄芪及其有效部位对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引发的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对IL-2、IL-4、IL-6的生成具有不同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瘀补肾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鼠骨髓微环境及血清造血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复制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中药复方.第11 d,观察骨髓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计数及IL-2、IFNγ水平.结果:再障模型组骨髓增生极度低下,骨髓微环境明显受损,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增高.而中药组骨髓增生好转,骨髓微环境损伤减轻,血清IL-2、IFNγ水平较再障组减低.结论:化瘀补肾汤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减少造血负调控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诱导髓外造血以拯救骨髓造血衰竭的作用。方法:采用60Co-γ+氯霉素(CH)+环磷酰胺(CY)的方法诱导小鼠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组于诱导再障前6d肌肉内植入重组人-BMP-4(rh-BMP-4),对照组小鼠肌肉内植入琼脂。观察血象、病理形态等变化以及两组再障小鼠的死亡率。同时,给正常小鼠大腿肌肉内植入rh-BMP-4,动态观察植入后局部的形态变化、形成骨及骨髓的形态特点,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以及基质细胞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在BMP肌肉内植入1周内,在BMP周围有大量间质细胞增殖,2周后才出现软骨化骨和骨小结形成,其骨髓基质细胞的SCF表达明显高于自体骨髓;BMP植入组的再障小鼠,不仅血象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而且死亡率也明显下降,有46.7%存活超过3个月,其血象完全恢复正常,骨髓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也恢复正常。对照小鼠除1只存活超过3个月外(占6.7%),其余均死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肌肉内植入BMP-4可诱导髓外造血,其机制可能与BMP-4诱导成年自体肌肉内存在的干细胞向造血分化有关,这一结果将为干细胞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