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Bcl-2、Bax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组织切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43.3%,62.0%,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中Bax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0%,30.0%,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胃癌(P<0.01,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凋亡细胞指数(AI)显著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负相关.Bax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AI显著高于Bax蛋白阴性组(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正相关.结论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AI、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比值逐渐增加,说明它们在胃癌演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p53突变蛋白在伴有肠上皮化生(肠化生)的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探讨胃黏膜肠化生和抑癌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HID/ABPH2.5/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伴肠化生、28例早期胃癌伴癌旁肠化生和28例进展期胃癌伴癌旁肠化生进行肠化分型及p53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在胃癌(早期、进展期)伴癌旁肠化生中所占的比率高;p53突变蛋白表达阳性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伴肠化生→癌伴癌旁肠化生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在四种胃黏膜病变中伴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者p53突变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较高.结论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p53蛋白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相关性。方法230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黏膜组织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组,比较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在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p阳性组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黏膜腺体轻度萎缩84例(65.1%),中重度45例(34.9%);轻度肠上皮化生48例(37.2%),中重度23例(17.8%);轻度异型增生31例(24.0%),重度6例(4.6%)。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胃黏膜中重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腺体中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及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激活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3种胃癌细胞株、26例胃癌、10例胃黏膜肠化生和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和hTERT表达.结果:3种胃癌细胞株、24例胃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4例肠化生端粒酶活性较弱;36例正常胃黏膜标本未测到端粒酶活性.hTERT在26例胃癌组织、5例肠化胃黏膜中表达;正常胃黏膜无表达.端粒酶活性、hTERT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TERT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表达,端粒酶的激活是胃癌形成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
Hp感染及COX-2的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环氧化酶2(COX 2)的表达及Hp与COX 2协同作用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2例COX 2表达情况,选择20例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其中包括18例异型增生及12例肠上皮化生)、12例浅表性胃炎,用快速尿素酶法和HE 染色检测Hp 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 感染12例(12/20,60%)。COX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及胃癌中COX 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 。结论:Hp菌株感染可上调胃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Hp感染和COX 2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中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catalyticsubunit,hTERT)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5例慢性胃炎和 19例胃癌中hTERT蛋白的表达 ,用快速尿素酶法和Warthin 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结果 hTERT蛋白的表达率在胃癌组织( 78 95 % )中显著高于异型增生 ( 64 2 9% ,P <0 0 5 )、肠化生 ( 4 6 67% ,P <0 0 5 )和萎缩性胃炎组织 ( 2 5 0 0 % ,P <0 0 5 ) ,在异型增生组织 ( 64 2 9% )中显著高于肠化生 ( 4 6 67% ,P <0 0 5 )和萎缩性胃炎组织 ( 2 5 .0 0 % ,P <0 0 5 ) ,在肠化生组织( 4 6 67% )中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织 ( 2 5 .0 0 % ,P <0 0 5 )。Hp阳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 77 42 % ,Hp阴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 3 3 3 3 % ,二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阶段 ,端粒酶 (telom erase)均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Hp可能是胃粘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激活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志鹃 《西部医学》2007,19(5):813-814
目的研究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性囊性扩张三种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004例胃镜活检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性研究。结果异型增生274例中胃癌144例(52.6%),肠化生患者536例中胃癌32例(5.97%),异型性囊性扩张194例中胃癌20例(10.3%)。结论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囊性扩张与胃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这三种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戴永平  周建良  柯孔亮 《浙江医学》2009,31(7):913-915,921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0例胃黏膜多阶段病变组织中hTERT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法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结果hTERT阳性率及Hp感染率慢性浅表性胃炎为0%(0/25)、20.0%(5/25),萎缩性胃炎为15.6%(7/45)、44.4%(20/45),轻-中度异型增生为500%(6/12)、58.3%(7/12),重度异型增生为55.6%(5/9)、6617%(6/9),胃癌为692%(27/39)、74.4%(29/39)。被检标本hTERT阳性率及Hp感染率均随病变加重而增高(均P〈0.01)。Hp阳性患者hTERT阳性率为55.2%,Hp阴性患者hTERT阳性率为14.3%,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hTERT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阶段,Hp感染可能通过激活胃黏膜上皮细胞端粒酶,使hTERT高表达,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长玉  高歌  董英 《吉林医学》2001,22(6):328-32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 ,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 2蛋白的表达 ,探讨Hp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86例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1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2例浅表性胃炎 ,用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Hp感染 12例 (12 / 2 0 ,6 0 % )。Bcl-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Bcl- 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 (P <0 0 5 )。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P <0 0 5 )。Hp阳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的p16阳性表达率低于Hp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p16基因表达低下 ,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p可能作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癌、癌前病变细胞凋亡与bcl-2、c-myc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1-2、c-myc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与调控基因在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PCR(RT-PCR)法,观察76-例胃癌,42例肠上皮化生和34例异型增生胃粘膜活检组织细胞凋亡和bc1-2、c-myc的表达,并以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作对照.结果: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及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肠化生、异型增生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胃癌和异型增生bc1-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肠化生亦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bc1-2阳性胃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bc1-2阴性胃癌(P<0.05).胃癌、肠化生和异型增生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c-myc阳性胃癌、异型增生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高于阴性胃癌(P<0.05).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1-2、c-myc失调在胃组织恶性病变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c1-2可抑制细胞凋亡,而c-myc则对胃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方法检测胃粘膜中hTERT,将hTERT与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拷贝数之比的100倍作为标准化hTERT(NhTERT),用快速尿素酶法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p阳性组hTERT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的表达率(均P〈0.05)。Hp根除组hTERT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未根除组(P〈0.05),未根除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胃癌前病变阶段,Hp感染与端粒酶表达水平及p53蛋白之间有直接关系,提示端粒酶、Hp感染、p53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及Hp根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胃癌RASSF1A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用PCR法检测上述胃癌组织中的Hp感染情况。结果: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转录表达缺失率为50.0%,其表达缺失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一定关系(P〈0.05),与其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Hp感染率为62.5%(30/48),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Hp感染组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是胃癌的相关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具有一定关系,RASSF1A的表达缺失与Hp感染之间无明显关系,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 ,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5 3、癌基因Bcl 2的表达情况 ,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尿素酶试验、Warthin starry银染色检测Hp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5 3例胃癌、5 6例胃癌前病变和 10例大致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5 3、癌基因Bcl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Hp感染率为 5 6 .6 % ,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为 6 6 .1% ,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组(2 0 .0 % ,P <0 .0 1) ,而胃癌组与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中 ,Hp阳性患者Hp感染与PC NA、p5 3、Bcl 2阳性表达及阳性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1) ;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 ,Hp感染与多基因共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Hp在胃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提示 ,Hp感染者具有更多的肿瘤生物学行为 ,包括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加速、抑癌基因p5 3的失活及癌基因Bcl 2的激活 ,Hp可能是这一演变过程的促进剂。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基因及其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5 3例胃癌标本中hTERTmRNA的表达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相同标本中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  5 3例胃癌标本中 ,hTERTmRNA阳性 41例 (77% ) ,其中低分化腺癌阳性 18例 (82 % ) ,高分化腺癌阳性 2 1例 (81% ) ,黏液腺癌及黏液细胞癌阳性 2例 (2 / 5 ) ;hTERT蛋白阳性共 46例 (87% ) ,其中低分化腺癌阳性 2 0例 (91% ) ,高分化腺癌阳性 2 5例(96 % ) ,黏液腺癌及黏液细胞癌阳性 1例 (1/ 5 ) ;hTERTmR NA及hTERT蛋白的表达在低分化腺癌组与高分化腺癌组之间差异未见显著性 (P >0 0 5 ) ,但hTERTmRNA与hTERT蛋白之间呈正相关 (rS=0 6 2 3,P <0 0 1)。结论 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可能为胃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形态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疣状胃炎、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的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标本各80例,另选胃癌和癌旁组织各80例患者进行P16蛋白及Hp检测。结果胃癌和疣状胃炎组织的Hp感染率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而胃癌和疣状胃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均高于胃癌组织(P〈0.05),而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低度相关关系(C=0.282);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中度相关关系(C=0.416)。结论 Hp感染、P16表达均与疣状胃炎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感染、P16表达在胃癌的发生过程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及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凋亡抑制基因L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胃溃疡、胃炎组织共90例标本,依据病理诊断进行分组,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或碳呼气实验检测Hp,半定量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胃癌组、胃炎组、胃溃疡组之间Hp感染率分别为73.3%、43.3%、60%,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68,P〈0.01);胃溃疡及胃炎组中均无Livin表达,30例胃癌患者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16/30(54%);Livin基因在组织分化差或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可能是胃癌变的因素之一,而Livin是与癌变相关的重要基因之一。Livin基因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和新的治疗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转移潜能、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组织NO含量、iNOS表达,并研究它们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测定10例正常对照,15例Hp阴性慢性胃炎,32例Hp阳性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NO含量及iNOS、Bax的表达.结果Hp阳性慢性胃炎组iNOS,Bax的表达、NO含量均明显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组及正常对照组;Hp阳性慢性胃炎组iNOS表达、NO含量与胃炎积分数呈正相关,NO含量与iNOS表达之间,iNOS表达与Bax表达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Hp感染时胃黏膜NO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iNOS;iNOS、NO参与了Hp所致的胃黏膜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而此作用很可能是通过Bax蛋白或其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参与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基因(hTERT)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13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HP感染和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P感染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非典型增生(DYS)和胃癌(GC)中表达率分别为40%、60%、70%和72.5%。GC与对照组(CS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TERTmRNA在CSG、CAG、DYS及GC中表达率分别是0、10%、30%、78.75%。GC与CSG、CAG、DYS分别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的胃癌组hTERTmRNA阳性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的胃癌组(P<0.01)。结论:HP感染在CSG→CAG→DYS→GC这一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胃癌的发生与端粒酶活性有密切关系;HP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