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雅琪  柴小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349-2350
目的:探讨肝癌移植术后化疗的作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收治6例肝癌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在术后化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于化疗并发症,且化疗中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轻,说明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早预防,及时处理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肝癌接受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所有患者移植术前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生存分析包括移植术后总体生存(OS)和带瘤生存(SWT)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3.9~71.5个月,平均19.8个月。1、2及3年OS为68.8%、39.1%及34.4%。1、2及3年SWT为53.0%、28.6%及26.8%。影响OS和SWT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术前非手术治疗(〉2次)(=3.23,〈0.01)、移植术后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2.457,〈0.05)、移植肝内肿瘤复发(=3.52,〈0.01)和索拉非尼治疗(=0.31,〈0.01)。结论术前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及肝内肿瘤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或局部抗肿瘤治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阳性肝癌患者血清HBV载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4例HBV阳性肝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ACE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的HBV载量。结果全组患者HBV DNA载量(Log10拷贝数/m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1月后血清HBV DNA载量降低32例(72.7%),其中HBV DNA载量降为〈500拷贝数/ml的有17例(38.6%),治疗无效21例。结论检测HBV DNA载量可作为HBV DNA阳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效果及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臧爽  徐阳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00-303
目的 分析影响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非化疗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病房住院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肝癌患者27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是否转移、肿瘤大小、碘化油注射液剂量、疼痛程度、疼痛时间、介入手术次数、发热程度、发热天数、有无腹胀等,分析上述指标与TACE后恶心呕吐的关系。结果 272例患者中恶心程度语言描述分级(NVSD)为0级169例(占62.1%),1级59例(占21.7%),2级44例(占16.2%)。年龄与恶心呕吐呈负相关性(r=-0.217,P<0.05),疼痛程度、疼痛时间、腹胀与恶心呕吐呈正相关(r=0.333、0.538、0.1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为患者TACE后恶心呕吐的保护因素〔OR=0.916,95%CI(0.841,0.998),P=0.044〕,疼痛时间长、有腹胀为患者TACE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3.019,95%CI(8.197,16 974.798),P=0.002|OR=3.677,95%CI(1.064,12.702),P=0.040〕。疼痛因素对恶心呕吐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2,P<0.01),恶心呕吐对腹胀有直接正向效应(β=0.77,P<0.01);年龄对疼痛有负向效应(β=-0.01,P=0.072),对腹胀有正向效应(β=0.01,P=0.069);年龄及腹胀对恶心呕吐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年龄、疼痛时间、腹胀均对TACE后肝癌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影响,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经超声、CT、AFP检测,肝动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41~68岁,平均54岁。7例有门静脉癌栓形成,其中仅作1次者34例,2次者24例,3次者6例,4次以上者4例,共计68例。  相似文献   

6.
戚芳 《吉林医学》2005,26(9):909-910
目的:对肝移植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及术前的各项准备,并对术后的病人实施护理。结果:6例病人均恢复良好,跟踪随访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的关健。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对细胞造成损伤,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供抗肿瘤使用,治疗效果较为关键,能够更好的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也提高了疗效,绝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化疗药物造成骨髓抑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影响进一步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笔者对本科肝移植术后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关节结核术前、术后的抗结核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452例骨关节结核术前、术后化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术后充分化疗,复发率低;化疗时间短,复发率高。结论:化疗方案舍理,时间充分,可以降低骨关节结核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与初次发生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筛选肝移植术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77倒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5例为术后复发肿瘤患者(复发组),62例为初发肿瘤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筛选患者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杲:患者平均年龄为(48.6±4.3)岁.术后随访(20±3.7)个月,复发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20%)和15例(24.2%)患者死亡,移植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7%和1.6%.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内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复发和初发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肉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移植术后病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自2003年9月开展肝移植手术至今,已经为5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8~67岁,均合并肝炎肝硬化:Child B级4例,Child C级1例,合并门静脉瘤栓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抑瘤治疗对降低进展期肝癌(pTNM分期:Ⅲ、Ⅳa)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肝移植的36例Ⅲ、Ⅳa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抑瘤组患者(20例)术前均接受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术中、术后均采用阿霉素 5-氟尿嘧啶 顺铂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以未接受任何抑瘤治疗的16例患者为对照(非抑瘤组),比较两组的肿瘤复发率、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抑瘤组肿瘤复发率(12/20,60.0%)明显低于非抑瘤组(14/16,87.5%)(P<0.05).抑瘤组和非抑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抑瘤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亦显著高于非抑瘤组(P<0.05).术前接受TACE联合RFA/PEI治疗的患者肿瘤坏死范围明显优于单用TACE者.结论 对于进展期肝癌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采取TACE RFA/PEI治疗以抑制肿瘤进展,术后配合全身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阿霉素 5-氟尿嘧啶 顺铂化疗方案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肝癌虽然可以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但是各个中心对选择肝癌肝移植的标准并不统一。国外在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掌握方面比较严格,目前参照比较多的有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和匹兹堡标准。米兰标准和UCSF标准都严格限制肿瘤大小和数目,却未兼顾血管侵犯、组织学分化程度等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标准(杭州标准),杭州标准超越了米兰标准,并在考虑了影响预后的多个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安全地拓展了米兰标准,使更多的肝癌患者能接受肝移植治疗,且取得了和符合米兰标准患者相似的长期生存率。另外,本文还总结了肝癌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为减少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提高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使肝移植真正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肝移植术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于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
科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进行肝移植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46例,其中24例术前予以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
22例术前未予以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肝功能(ALT和AST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
细胞、活化T细胞比例)、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术后1年介入组的肝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和46%,术后2年介入组和对照
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和33%,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和55%,术后2年介入组和
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3%和34%,P<0.05。结论在肝移植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可以显著改善HCC患者术后的肝
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其无瘤生存率和术后生存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原位肝移植后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到2006年5月期间汉诺威医科大学对117例HCC进行肝移植的经验。结果经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米兰标准或加州标准)、微血管侵犯、移植前治疗和肿瘤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原位肝移植是治疗HCC的理性术式;合适的选择标准,积极的移植前治疗,复发的有效控制,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癌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细胞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效果及相关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收集并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近6年112例肝癌肝移植病例资料,对肝癌的分期标准及供肝分配原则、大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肝癌肝移植患者等待供肝时的处理、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子及肝癌患者行肝切除还是行肝脏移植的选择原则等肝癌肝移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建立与评价适应我国肝癌肝移植的分期标准及手术指征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单中心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人群数据,探讨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6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复发使用索拉非尼和最佳支持治疗(BSC)的患者资料41例。索拉非尼组27例,BSC组14例。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并探讨索拉非尼的安全性。结果:索拉非尼组复发后生存时间为4~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BSC组生存时间1~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服药患者资料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不高,3级以上1例,该患者严重腹泻,予停药。结论:服用索拉非尼整体生存率较BSC高,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轻微不良事件。索拉非尼可以较好改善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的病例。结果:61例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8例,发生率为13.11%;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均≤12 d;致病菌中G-杆菌多见为50%;感染患者中胸腔积液发病率75%,右侧为重。结论:肝移植术后4~5 d为肺部感染的高发期;G-为常见致病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药物敏感;胸腔积液多发但可不处理。应熟悉原位肝移植术后导致肺部感染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有感染迹象的病例可以在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前根据经验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移植受体移植前后抗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改变,探讨抗凝血酶AT-III(AT-III)及D-二聚体在重症肝病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AT-III,挪威NycoCard ReaderII多功能金标定量检测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观察65例重症肝病患者和35例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以及其他肝病组(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衰等)患者AT-III均减少,且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肝病组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均增加,且各组与参考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移植术后较肝移植术前两项指标均发生改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抗凝血功能降低,继发性纤溶亢进,手术后抗凝血功能逐渐恢复,继发性纤溶亢进亦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9.
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临床病理特征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累计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行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HCC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包括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甲胎蛋白、肿瘤大小、侵犯包膜、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多因素分析发现甲胎蛋白(RR:1.459, P=0.002)、Eggel分类(RR:1.617, P=0.004)、微血管浸润(RR:2.631, P<0.001) 和MELD(RR:2.194, P=0.011) 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甲胎蛋白、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和MELD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MELD对成人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