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感染时间、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院内接触环境、患者日常生活环境和习惯、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可能影响HAP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发病时间早晚、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对HAP预后影响不明显;是否存在基础疾病、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对HAP预后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是否存在基础疾病与HAP预后成正相关关系(B〉0,Exp(B)〉1);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与HAP预后成负相关关系(B〈0,Exp(B)〈1)。结论存在心脑肺基础疾病、住院接触环境差与日常生活环境及习惯差三项是老年HAP的危险因素,适当控制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8年至2010年在本院ICU住院HAP患者30例,同期住院期间未发生HAP患者32例作为对照,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HAP组与对照组在白蛋白水平、肌酐值、血红蛋白水平及抑酸剂使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P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及使用抑酸剂可增加HAP感染风险.发生HAP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0例年龄≥65岁的老年CAP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36例)、治愈组(104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血肌钙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D-D二聚体(D-Dimer)水平,并对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具有于高龄、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多叶肺炎(P<0.05)等特征,死亡组血浆肌钙蛋白、血肌酐、D-Dimer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1,OR0.012)、多叶肺炎(P=0.019,OR 4.377)和D-Dimer(P=0.005,OR 2.411)升高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多肺叶炎症及血浆D-Dimer水平升高是老年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这些临床指标有助于及早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67例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无医院获得性肺炎脑卒中患者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大、基础病、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频繁插胃管及吸痰)、广谱抗生素、意识、卧床时间、吞咽障碍及吸烟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支持治疗、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加强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65%。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数、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侵入性操作(OR=6.763)的危险性最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复杂,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预防其发生.方法 选择2010-01 ~2012-12间在我院住院的8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并检测其病原菌及抗生素敏感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892例脑卒中患者中,共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65例,发生率为7.29%.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位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抗生素敏感性多重耐药,泛耐药有增加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伴糖尿病、伴心力衰竭、H2受体阻滞剂和预用抗生素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这些因素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6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6例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结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中可能的多项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意识状态、住院日、气管切开、鼻饲胃管及肺部基础疾病.共培养出病原菌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0.91%和44.24%.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处理.可能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元芳 《四川医学》2010,31(12):1825-182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9年12月脑梗死患者资料485例,根据是否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分为获得性肺炎组与非获得性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日、意识障碍程度和时间、吸烟、饮酒、慢性基础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前进行的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鼻饲胃管)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因素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75例(15.5%)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病、糖尿病、意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等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时间、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等5个因素与脑梗死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关。结论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均是脑梗死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恩  陈建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60-1161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近 6年来发生的 4 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并选择同期住院的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 0 6 8%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医院获得性肺炎与住院次数≥ 3次、合并躯体疾病、使用氯氮平、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等 4个因素相关 (P <0 0 5 )。结论 精神病院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有其特殊性 ,必须针对重点人群、高危因素及相关环节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钦  朱邦奇 《中原医刊》2000,27(12):53-54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简称院内肺炎)在医院内感染中的发病率居于首位,细菌的耐药菌株多,治疗困难。为此分析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0月100例院内肺炎的临床资料,以了解其病原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1 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我院18岁以上495例院内感染中肺部感染100例,占20.2%。1.2一般资料:①发病时间:最短为入院后第3天,最长120天,平均为38.6天。10天以内发病者12例(21%);11~30天发病者35例(3…  相似文献   

12.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患者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因其引起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在我国为第一位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与致病耐药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患者168例,对肺炎发病情况、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与5种药物的耐药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2例,发生率为7.1%。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通气时间、使用激素与低蛋白血症为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12例患者中分离到致病菌15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株。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头孢抗生素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需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确认的1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临床资料、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85%;患各种严重基础疾病者占100%;分离出的184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22%,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占45.53%,且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病原菌在不同的基础疾病中分布有差异。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群,其耐药率高,加之混合菌株感染增多,难治性强。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是降低其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梅  孙饶娟 《医学文选》2000,19(2):180-181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Nosocom ial pneumonia,NP) ,在院内感染中发病率居首位 ,死亡率亦较高。为此 ,本文总结了我院 5 7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了解其临床病原学特点与药敏试验结果 ,以利于有效抗菌治疗 ,改善预后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来源与选择 标本均为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病历 ,参照 1997年 9月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符合者有 5 9例 ,取痰行细菌学检验。1.2 药敏试验 采用 K- B法 ,所用纸片购于浙江省军区后勒部防疫检验所。2 结果与讨论2 .1 姓别、年龄  5 7例医院内获得性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颅脑外伤术后住院患者406例,对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51例治疗效果满意,死亡6例。造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手术麻醉方式、接受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气管切开、昏迷、误吸、应激性高血糖、抗菌药物应用、空气环境污染等。结论增强感染控制意识,加强病房管理,做好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唐方明  莫建伟 《农垦医学》1999,21(5):326-327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国内首位医院内感染,尤以ICU内发病率高。我院中心ICU自1997年12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各类危重病人292例,其中52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2例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死岁,平均45岁。脑外伤、脑肿瘤术后21例,冠心病6例,其他心脏病术后8例,大面积脑梗塞3例,各类中毒4例,其它10例。2诊断标准参照《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户‘。3.统计学处理采用X‘检验。结果1.80例接受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40.0%,未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以期指导临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ICU内85例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诱因和临床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诱因主要为侵入性操作,胃肠粘膜屏障的损害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保护胃肠粘膜屏障,是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陈雪英  何艳 《海南医学》2006,17(8):169-170
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治疗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科脑外科(ICU)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2例并发了医院获得性肺炎,现就其危险性因素和常见致病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鲍曼氏不动杆菌是临床最常见、可引起多种感染的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约占48.8%[1].为了解鲍曼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的感染危险因素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防治对我院近2年来的41例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药敏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