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为制定科学的乙肝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在山西省某高校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乙肝的相关知识、乙肝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对乙肝患者的态度等。结果本次调查学生605人,其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3.4%。乙肝疫苗接种率在性别、家庭来源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调查大学生对于乙肝的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都在80%以上,仅有38.1%同学能正确回答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乙肝;94%的被调查者知道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72.9%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起工作,而83.9%的大学生愿意接受乙肝病人或乙肝携带者赠送的礼物;96.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乙肝教育,消除乙肝歧视;医教人员、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同学、家人是他们获取乙肝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HBV接种率较高,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乙肝病人多有正确的态度,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应在大学生中间加强乙肝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HBV携带孕妇乙肝相关知识及及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知晓率.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在150名研究对象中,52.7%的知晓乙肝会终身带病,78.0%的认为新生儿会通过母乳喂养感染.96.0%的知晓乙肝疫苗,46.7%的知晓乙肝免疫球蛋白,38.7%的认为可以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来阻断母婴传播.61.3%的知道乙肝疫苗的三针接种时间,27.3%的知道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时间.结论 慢性乙肝携带孕妇乙肝知识及对乙肝免疫球蛋白知晓率均较低,加强健康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符合我国乙肝疫苗母婴阻断的最佳免疫方法。方法将HBs Ag阳性孕妇随机分成3组,确保在新生儿出生后6 h内,A组注射乙肝疫苗10μg联合HBIG 100 IU,B组注射乙肝疫苗10μg联合HBIG 200 IU,按计划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C组全程仅接种乙肝疫苗。结果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率为98.08%,其中HBs Ag单阳性孕妇阻断率为100%。乙肝疫苗联合HBIG 100 IU与乙肝疫苗联合HBIG 200 IU阻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注射乙肝疫苗阻断率为77.33%,与联合阻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沈阳市皇姑区接种HBV后人群感染状况。方法按HBV接种程序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结果1990-2006年年均发病率为38.68/10万,男性累积发病率率926.21/10万,女性381.71/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783.11,P<0.01);14岁以下儿童年均发病率为11.27/10万,20~39岁乙肝累积发病率1516.26/10万,与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2,722.46,1049.29,1212.07,P<0.01),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与同一年HBV接种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830(P<0.05)。结论HBV接种率逐年提高,改变了乙肝流行强度,降低了发病率,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预防围产期HBV传播是今后预防控制乙肝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秀丽 《中原医刊》2009,(18):64-6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所生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乙型肝炎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探讨乙肝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选择HbsAg阳性、HBV—DNA阳性孕妇100例,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肌注对母婴垂直传播进行阻断,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86例,慢性乙肝14例。对HBV—DNA≥1×10^3copies/L者自孕28周肌肉注射HBIg200IU,每月1次,共3次;HBV—DNA〈1×10^3 copies/L者孕期不用HBIg。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尽早(12h内),最好在6h内注射HBIg 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此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全部孕妇及婴儿于产后立即、婴儿7个月时抽取静脉血化验乙肝五项、HBV—DNA。结果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HBsAg(+)、HBV—DNA(+)率为10%,HBV—DNA阴性孕妇无一例传播。结论对孕妇、新生儿进行HBIg、乙肝疫苗联合可阻断孕晚期及分娩过程中传播,仍不能阻断早期宫内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调查酒钢职工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的发病情况 ;了解酒钢职工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及现行预防接种方案的效果 ;为嘉峪关市乙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所有对象均查乙肝三系统、肝功、肝胆脾B超 ;乙肝病原标志物 (HBVM )阳性者查HBV DNA并填表登记相关内容 ,对乙肝病原标志物阴性者全程注射乙肝疫苗。酒钢职工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9 0 8%,其中男性为 1 0 5 6 %,女性为 4 5 6 %,乙肝病毒携带率为 7 41 %,乙肝现患率为 1 6 7%,年龄分布集中在 2 0~ 3 9岁。乙肝疫苗接种率为0 5 3 %,接种有效率为 77 3 %。传播途径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HBV(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职业风险防护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广西某高校2012级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HBV标志物五项全阴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638名护士专业学生检测结果显示,HBs Ag阳性率为5.96%,乙肝大三阳检出率1.10%,小三阳检出率2.98%,HBV标志物五项全阴者为339人,占总人数53.13%。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9.88%的护士专业学生认为实习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很有必要,但是对乙肝疫苗预防的知晓率偏低。结论:20~22岁高职护生HBs Ag阳性率低于我国HBs Ag携带率水平,对HBV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数较多,且对乙肝疫苗预防的知晓率偏低,应加大对高职护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宣教,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补种。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效果。方法用组群抽样(PPS)和机械抽样法调查1-7岁儿童并采静脉血,用EusA法检测血中HBsAg。结果在全省18个市县抽查乡镇所辖村166个、25所小学,1305名儿童,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出生儿童,HBsAg携带率为1.4%,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6.5%,下降了5.1个百分点。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到89.7%、100%,分别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提高了44个和28个百分点。及时和全程接种了乙肝疫苗儿童HBsAg携带率均低于没有及时和全程接种的儿童。2003年前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都随着地区经济水平不同而不同,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无地域差异。本次调查的2003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中有9名为HBsAg阳性,9名儿童母亲10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66.7%母亲为“大三阳”,乙肝母婴阻断率为91.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所取得的成果显著,有效保护了新生儿,阻断了母婴传播,提高了乙肝免疫率,降低了7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为稍定更好的免疲接种计划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全程接种重组(汉逊酵母)乙肝麦苗(维族54人,汉族46人)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疫苗接种阳性率为82%,且堆,汉间有统计学差异护〈0.01)。结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阳性率较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较高,对乙肝病人多有正确的态度,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的乙肝孕妇60例,使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对照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比较两组乙肝五项检查指标、宫内传染率和母婴阻断率。结果:观察组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所占比例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HBV宫内感染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P<0.05);观察组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6.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的因素。方法:选择经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中小学生975人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测定和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抗-HBs,并调查他们的各种暴露情况,根据检测后抗-HBs阴性和阳性分组,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该人群乙肝疫苗无应答率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乙肝疫苗应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接种部位(OR=0.54,95%CI:0.37-0.79),有无不适感(OR=1.13,95%CI:1.003-1.27)。结论:无(弱)应答与机体的年龄、接种部位、接种后有无不适感、饮酒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和抗体产生情况。方法随样抽取414名医学生进行查体并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标志物,对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测HBVDNA。结果414名医学生中,接种乙肝疫苗者349名(占84.3%),接种后出现抗-HBs阳性者256名(占73.35%),HBsAg阳性者10名(占2.42%),其中HBVDNA阳性6名(占60%)。结论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抗-HBs阳性者偏低,需尽早补种或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大学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大学生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赖氏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问卷调查入学时学生使用乙肝疫苗的情况.结果:1996-2000年5届学生入学时感染模式1感染率逐年下降,感染模式2感染率逐年升高,感染模式3感染率逐年下降但变化不明显;使用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HBs入学时维持率为77.36%,少数个体对乙肝疫苗并不敏感;感染模式1学生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次,抗-HBs阳性率与入学前使用乙肝疫苗有一定关系.结论:各感染模式的感染率呈时间变化,ALT异常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注射乙肝疫苗对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作用明显,乙肝疫苗不敏感的人群可能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4.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同一免疫策略、但不同生活质量人群的乙肝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对策措施。方法定点观察记录1997~2004年出生儿童437名,对他们的HBsAg携带率、乙肝疫苗接种、家庭生活质量、母亲HBsAg携带等情况,对其统计分析。结果HBsAg携带率为在家分娩者高于住院分娩,山区高于县城;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HBsAg阳性呈负相关;母亲HBsAg阳性与儿童阳性呈正相关。出生地点、胎次、家庭从事职业、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的不同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母体HBV垂直传播的重要举措;人群生活质量等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施工区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为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制定乙肝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采用填写调查表,血清学调查主要是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抗体水平。结果共检测2 001份血清标本,总阳性率为61.5%,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注射后抗体阳性率为91.4%,未注射乙肝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41.0%。结论三峡工程施工区乙肝抗体总体水平较高,该施工区属于乙肝高流行区,全程(或部分)免疫注射后人群的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注射人群,提示应进一步加强施工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大学生乙型肝炎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方法 ,对 1995~ 2 0 0 0年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接种组发病 1例 ,发病率为 15 .17/10万 ,未接种组发病 2 6例 ,发病率为5 15 .16 /10万 (P <0 .0 0 5 )。男生的发病率为 191.33/10万 ,女生的发病率为 15 .12 /10万 (P <0 .0 0 5 )。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某校大学生乙肝知识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对乙肝基本知识的认识和态度,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和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300名大学生(年龄18~24岁)进行乙肝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我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乙肝基本知识,但对乙肝母婴传播概念模糊,有近1/3的学生不清楚乙肝的传播途经,有25.3%的学生对乙肝疫苗认识不清,有20.3%的学生认为应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隔离就餐,8.5%的学生认为应该治好乙肝才能正常参加就业和学习.获得乙肝咨询方面,56.3%的学生来源于电视,25.7%来源于网络;有45.9%的学生认为乙肝方面的宣传太少,比艾滋病宣传少得多.结论学校应切实加强乙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消除学生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取消新生入学乙肝检测的情况下,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相似文献   

19.
1990年9月对武汉市某医科大学379名新生入学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标志(HBVM)的血清学检查,结果:乙肝感染率为37.73%,HBsAg、HBeAg、HBcAb、HBeAb、HBsAb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9.76%、1.06%、9.23%、1.32%和26.65%。1993年5月进行HBVM复查,总感染率32.72%,单项阳性率分别为10.29%、1.85%、10.23%、0.53%和19.26%。经有关传播因素的调查,乙肝感染与注射史、接触史等无明显联系。结果提示当前大学生中有1/3感染或感染过HBV,还有2/3的学生是HBV的易感者。建议加强对易感医学生进行乙肝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