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可应用于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临床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中药量效关系的特点.从临床的角度研究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实施的难度极大.基于中医和中药复方量效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临床研究方法,才能科学评价中药复方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方药量效关系是中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方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包括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以及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经方本原剂量目前虽然不能得出最终结论,但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经方的本原剂量。方药量效关系是一种"证-量-效关系",所以对方药关系的理解,不可忽略证的因素。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由于经方本原剂量尚难确定,所以也不能确定历史上存在经方剂量大幅缩小的变化。大量的临床事实表明,中医方药具有较低的"剂量阈"和较宽的"治疗窗",这与临床病证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方药的反应性有密切关系。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  相似文献   

3.
马垚  李伟 《中外医疗》2010,29(15):141-141
中药依据药物药性、病人病情、病人体质等选择用药剂量。单味中药剂量改变、整方剂量改变、整方中单味中药剂量改变皆会影响到临床疗效的发挥。中药量效关系客观存在,但维系中药量效关系的外部环境严格。并且因为中药临床疗效的多重性,在量效关系研究中,效应指标的选择很关键。在对效应指标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中药临床作用的时效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材来源地域广泛,各地药材质量差别较大,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本身又面临诸多困难。因而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起点不能过高,以免陷入困境,而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科学研究方法。首先要立足种植药材的研究,制定一个可行的选药标准,力争缩小影响药物剂量研究的潜在性差别。而后从最简单的单味药开始研究,确定动物实验一级的方药量效关系,建立单味药量效关系档案,随后进行药对、多味药、处方的研究。与此同时,还须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临床上与药物量效关系密切的相关资料,认真总结,后复验证。此外,还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的一整套统计学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是中医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中医临床通过辨证发现疾病当前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特征,为论治提供依据。从"方因证立,方随证效"出发,分析证-方-药之间内在联系,构建中药属性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模型,探析方剂所用药物的性味功效、配伍与辨证的内在联系,并以自汗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用药为例阐述该模型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探究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及中医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药物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剂,是中成药和中药新药的主要来源。通过各种手段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可以将中医药的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探明中药复方的方药理论,探讨药物与疗效间的关系──方中药物的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中每味药量的变化对疗效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通过研究,找出中药的配伍规律,指导临床处方和合理用药,对中药的新药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1 中药复方药物研究的现状 中药复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经方、验方及祖传秘方,…  相似文献   

7.
临证选方配伍及其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中医“证法方药”相关和“君臣佐使”制方原理为逻辑依据,以临床用方现象为经验背景,针对临证遣药组方涉及到的病证与立法、选方与配伍、药味与药量等主要环节,总结了中医临床选方和组方配伍的某些规律。由于方证病机和当前病证病机之间的吻合是直接用方的条件,“君臣佐使”制方原理和中药配伍经验是遣药组方的基础,因此深刻认识方证病机,特别是对病变趋势、潜在病机、相关方剂证候病机之间的联系以及掌握中西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将会提高选用方剂的水平;而充分利用中药的一药多用、特殊功能药对、药量变化以及相反相成等原理则将大大提高处方疗效;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合用多方也是一个有效的用方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药量效关系基本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中药量效与阴阳观、中药量效与"藏""泻"观、中药量效与归属观、中药量效与毒性观、中药量效与整体观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药分阴、阳,其量效的分布形如"山"字曲线,阳药中大辛、天热和阴药中大苦、大寒位置在"山"之两边,凉温和缓者位置在"山"之中央近似正态分布.药物在脏"藏"为补,用量较少;在腑"泻"为用,用量偏大.主归某经的药适量即效,次归某经的足量或大量才可见效,而不归某经的药即便药性与证相符,也不能取效.有毒之药小量递增,直至有效,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2月19日~20日,首届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暨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剂量效应关系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研究的回顾与研究思路、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总结为5种: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发展为化学药物;把中药当作植物药。套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医药(西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利用西医“病”的研究模型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套用现代最新科技方法(包括基因研究方法)按西医药对“病”的认识筛选中药及其提取物、有效部分、成分;利用西医药对疾病的认识。联系、分析中医药在治疗上应用的对该病有效的方、药,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药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上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医药临床为依据;注意吸收、消化和引进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中医药理论指导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化发展和预后的基础研究;注意研究中医“辩证论治”与个体化用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运用转化医学研究来推动其新药研发进程。方法收集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数据处理和挖掘功能来探索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用药规律,并挖掘新药处方。结果搜集到了81个医案,软件分析得到医案中常见的证候、治法、药物频次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32个核心药对与7个新处方。结论中医常用活血化瘀、清热养阴、清热解毒、清肝泄火等方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规律性较强,运用转化医学思路研究本病,可以把研究成果更快应用到临床上。  相似文献   

13.
DED技术用于中药复方的全方药物筛选及优化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出发点,以确有临床疗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应用最优化试验设计的新成果———直接实验设计(DirectExperimentalDesign,DED)技术,结合中药学、药理学等理论与技术,解决中药复方的全方药物筛选及优化问题。其方案是将中药复方中药物的用量变化作为衡量其作用变化的核心,以直接实验设计为理论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在全方药物筛选的范围内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点做相关药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揭示复方中药物、各药用量的组合变化与效应变化的相关性规律,从而筛选出当复方效应最优时的特殊组合———“最优化”复方,实现以较少的实验组次对有效中药复方的全方药物筛选及优化。该技术涉及中医药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现代药剂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综论现代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评价,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认为只有建立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相应的学科--中医复方临床药效动力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临床复方给药的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复方新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000首方剂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宝库。12772种中药及其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基础。逆向思维、利用文献、研究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和综合作用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医方药存在着与功效相关的量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组方配伍中,各个药物有不同的用量范围,共同发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与证候相关是中医方药别于化学药的特征表现,也是形成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的基础条件。方药临床疗效是方药效应成分群与机体相互作用表现出的整合效应。经典方剂存在量效关系,具有双相二时段基本特征(双相是指证候转归取效和疾病指证取效的双相性特征;二时段是指用药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双相性效应相对应的两阶段时效性特征)和病证-结构-剂量-物质-功效五要素关联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连载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连载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 ,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 ,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 ,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 ,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 ,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 ,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 ,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 ,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 ,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临床中药用药量与药典规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龙岗区人民医院2008年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3901张汤剂处方,采用列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5种常用中药的临床实际用药量与药典规定量进行比较。结果 15种中药都有超剂量现象,最高的达到98.89%,最低的为0.54%;最容易超量前5位分别是醋延胡索、柴胡、防风、陈皮、法半夏;偏离药典上限前5种中药分别是醋延胡索、当归、山药、白芍、丹参;超量部分为不连续非正态分布。结论所调查的中医处方普遍存在超药典剂量现象,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