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法医学检验。方法分析本地区2014年至2016年期间机械性窒息案件。结果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发生存在区域型与时间性。结论通过法医检验窒息征象可判断被害人死因,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学检案中,颅脑损伤及机械性窒息死亡者屡见不鲜,单纯性的一种死亡方式对尸体确定死因及案件性质的推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合并作用而致人死亡的尸体,其死亡征象不是很明显,造成对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产生误差,但全面细致的法医学检验仍能发现某些征象为确定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提供确凿的证据.笔者曾遇1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其死因及案件性质的定性产生较大的误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 摘要]  [ 背景] 实际生活中性窒息死案例并不多见,这给法医学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案例报告] 两案例在现场服饰打扮、生前表现等方面均有与一般机械性窒息死不同的特点.[ 讨论] 性窒息案件不易与其它窒息案件鉴别,所以应以发生现场、窒息者装扮、窒息方式、平常表现等案情综合分析,排除他杀、自杀的情况下才可判定为性窒息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入性窒息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其法医学鉴定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吸入性窒息死亡案例50例,对吸入性窒息死亡案例的性别、年龄、吸入原因、窒息征象、堵塞部位等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吸入性窒息常见于婴幼儿,其次是青壮年.新生儿多为羊水吸入,婴幼儿多在肺炎、脑炎、脑膜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引发吸入性窒息,中青年吸入性窒息的发生原因则较多.窒息征象受吸入物性状、数量、堵塞部位、窒息过程的长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参考上述吸入性窒息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时结合现场、案情及全面系统的尸体检验、毒化检验,才能作出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中,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常根据现场勘验,尸体外部征象,尸体内部征象,局部特征性改变等。但对机械性窒息死亡皿中K~+、Na~+、Cl~-的变化,书中尚无记载,为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的变化及其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大鼠窒息死与其它原因死亡脑组织中iNOS的表达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制作大鼠机械性窒息死亡、失血性休克死亡、颅脑损伤死亡及断颈死亡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死后iNOS在各死亡组不同时间段、各组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NOS在大鼠机械性窒息死亡,失血性休克死亡、颅脑损伤死亡的脑组织中都有表达,断颈死组无表达;机械性窒息死亡组iNOS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各组0h的表达都稍低于6h、12h、24h;且各组6h、12h、24h的表达趋于同一水平.结论:这一发现,为在死亡后24h内检测脑组织中iNOS表达可以作为推断窒息死的1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此研究对某地近6a来的95例他杀死亡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流行特征,有助于对他杀案件的预防和防范.方法 对95例他杀案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分析.结果 他杀死亡男女之比为3.13:1,死亡年龄构成以20~50岁多见,晚上发案率占69.4%,损伤致死部位头、颈及心肺占75.8%,案发时间与案发地点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犯罪分子单独与团伙作案其案发地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男女作案采取的手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杀人动机采取作案手段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死亡者以男性青中年和无业人员为主,娱乐场所团伙作案较多;城区偏僻地段晚上发案高于城区繁华地段;男性致死工具以锐器多见,女性机械性窒息死亡多见;犯罪分子谋杀时多采取锐器及机械性窒息方式作案,偶发性杀人时多采取钝器方式作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 ,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 、Cl 的变化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 将家兔以 6种机械性窒息方式处死 ,包括缢死、勒死、扼死、捂死、淡水中溺死、挤压胸腹部。分别测定家兔静脉血中K+ 、Cl 浓度。结果 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 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 ,Cl-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鉴定机械性窒息死亡时 ,可以检验血中K+ 、Cl-浓度 ,如果K+ 浓度明显增高 ,可以作为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 、Cl^-的变化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将家兔以6种机械性窒息方式处死,包括缢死、勒死、扼死、捂死、淡水中溺死,挤压胸腹部,分别测定家兔静脉血中K^ 、Cl^-浓度。结果: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 浓度明显增高(P<0.01),Cl^-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鉴定机械性窒息死亡时,可以检验血中K^ 、Cl^-浓度,如果K^+浓度明显增高。可以作为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常洪涛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115-115
在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工作中,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常根据现场勘验,尸体外部和内部征象,局部特征性改变等。但对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变化,书中尚元记载。为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的变化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笔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13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原因,发病因素和病死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13例新生儿窒息中,胎盘功能不全发病率最高(247.7%),其次为脐带问题(21.2%)及产程延长(13.2%)。孕周小于35周及大于42周者发病率高。结论胎盘功能不全、脐带问题和产程延长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11月~1989年3月收入我科的6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提示约1/3的窒息儿无任何合并症,顺利出院。窒息儿的病死率为14.7%,其中以5分钟阿氏评分<6分者或低于1分钟评分者,预后最为不佳。  相似文献   

13.
对8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研究发现:窒息组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36.5%),颅内出血7例(8,5%)、ARF12例(14.6%),窒息组血Cr浓度和尿NAC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7例(8.5%)。窒息新生儿预后与出生时复苏时间>10min、血pH值<7.0、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及持续少尿和无尿有关。结果提示窒息新生儿常合并器官功能损害,应密切观察,早期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14.
对50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检测结果发现:19例(38%)血清肌酐浓度升高,23例(46%)血。α_1-M升高,24例(48%)尿。α_1-M升高,29例(58%)尿NAG指数升高;7例(14%)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提示窒息新生儿常合并肾功能损害,尿NAG检测可作为监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将 2 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 (1 0例 )和重度窒息组 (1 9例 ) ;另外选择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检测各组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浆内皮素 (ET) ,比较各组间白细胞数和ET含量。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ET含量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 (2 7 42± 1 0 95)× 1 0 9 L ,(72 73± 9 65)ng L ,轻度窒息组分别为 (1 0 2 4± 4 1 0 )× 1 0 9 L ,(56 76±1 0 0 5)ng L ,对照组分别为 (1 5 70± 3 2 1 )× 1 0 9 L ,(34 55± 8 7)ng L。外周血白细胞数、ET含量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间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ET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数与ET含量呈正相关 (γ =0 39,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随着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增多 ,血浆ET含量也随之升高 ,在临床上可将外周血白细胞数作为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88年出生的25例重度窒息患儿经传统方法复苏,和1992年出生的30例重度窒息患儿经ABCDE方案(新法)复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法复苏组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证明ABCDE方案对成功抢救窒息新生儿及减少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311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中提出以下监护要点:即做好产前监测,把好产时监护关,抓住手术分娩易发生窒息的抢救工作这一重要环节。针对极低体重儿、早产、双胎、多胎等窒息儿特点,强调复苏后监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对重度窒息儿复苏的科研攻关,进一步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与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报道30例重度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体会,抢救成功27例,占90%;死亡3例,占10%。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及时、适当,严密观察病情并严格采用符合病理生理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重度窒息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器官功能受损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心、肺、肾及消化道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9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共 6 2例 (6 4 .6 % )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 39例 (40 .6 % )合并 2个以上器官损害 ;其中肾功能损失发生最高 ,其次为脑损伤 ,肺功能受损 ,心脏受损及消化道受损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重度HIE、颅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重度窒息新生儿易发生器官功能损害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以及窒息后器官功能损害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