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反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检测120例Pre-DIC患者,30例DIC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PT,TT,KPTT,Fbg,D-Dimer,sP-选择素,凝血酶调节蛋白及BPC的变化,结果:Pre-DIC组及DIC患者组BPC,Fbg,D-Dimer,sP-选择素及T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或P<0.01),对Pre-DIC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早期DIC的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依次为;sP-选择素,TM、D-Dimer,BPC,Fbg,KTPP,TP,TT.敏感度依次为:96.7%,90.8%,81.7%,80.8%,76.6%,63.3%,56.7%,50.8%,而其特异性分别为60.5%,55.3%,73.6%,47.4%,26.3%,44.7%,42.1%,36.8%,虽然Pre-DIC组患者sP-选择素,TM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升高程度不及DIC组,随后发生DIC的76例患者sP-选择素,TM较非DIC患者升高明显,结论:sP-选择素,TM为DIC时出现异常最早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它们反映了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及内皮损伤程度,可作为诊断DIC得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7例AL患进行常规DLC过筛实验即凝血象(APTT,PT,TT,Fbg)及D-二聚体(D-Dimer),FDP,3P的检测,结果:AL患DIC组与非DIC组PT,APTT比较差异有显性(PT P<0.05,APTT P<0.01),AL各亚型之间因病例减少,无法做统计学处理,但AML-M3亚型实验室检测有明显的异常,这与临床相吻合,此外HAL和CML患(均为慢粒急变)的各项指标(除Abg)较其它亚型均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D-Dimer在DIC中的异常率为96.06%,说明 在判别DIC及非DIC中有明显意义,是早期诊断DIC的特异性指标。结论:临床可依据对DIC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早对DIC作出诊断并予以预防 和治疗,达到降低DIC所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产科DIC28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994年5月~2003年1月9年间中南大学翻雅医院收治的28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急性DIC的主要诱因依次为:重度妊高征,羊水拴塞,胎盘早剥,稽留流产;89.28%的病例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进行性下降;本组中除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院外分娩孕产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27例均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6.43%);围产儿24例中,存活16例,占66.66%;死胎死产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3.33%。结论:对于存在诱发DIC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合理应用小剂量肝素是产科DIC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DIC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迄今为止,DIC的诊断并无“金指标”。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工作均以实验室中的“分子标记物”为主,企图建立一些特异性的检测项目,以期能早期确诊DIC。 然事与愿违:①DIC为一综合征,在其错综复杂的病理机制变化中,许多被检测的指标都是在动态中相互制约的,无法据一而断;②DIC不仅病因复杂,且病情危重,临床上医者绝无充分时间对患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室检测。因此,建立一套项目少、检测易、特异性强的诊断标准,仍为当今医者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动态检测SFMC、P—选择素和D—二聚体在DI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引起DIC的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7例APL患者的多项DIC常规指标和SFMC,P-选择素及D-二聚体,结果:87例APL患者中,初诊时伴DIC 20例,其血浆SFMC,P-选择素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1),13例DIC可疑组中经动态观察,有6例发展为典型的DIC,其血浆SFMC,P-选择素和D-二聚体随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高,经治疗好转后上述指标逐渐改善。结论:SFMC,P-选择素和D-二聚体对DIC的阳性预测率较高,且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DIC和DIC前期诊断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产科DIC中肝素应用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宋鹤兰 《铁道医学》2001,29(3):189-191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肝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本院1980年10月-2000年9月发生的21例DIC(其中使用肝素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实验室检查确诊前使用肝素5例,确诊后使用肝素11例。首剂肝素用量为6.25-50mg,间隔4-6h,使用1次;一般用药2-4次,最多用药6次;肝素总量为25-300mg,平均为85mg。孕产妇抢救成功13例,死亡3例,死亡率18.75%。围生儿16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31.25%。结论 在DIC的救治中,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以及肝素的合理使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用肝素要早,从小剂量、微剂量开始,间歇性静脉推注或皮下注射,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产科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病理过程,是凝血机制异常的综合征。产科DIC发病急,母婴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1993年7月-2000年12月间诊治的13例DI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对产科急性DIC能早期诊断,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及时清除病因,选择性早期使用肝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成功的关键.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病势凶,极其复杂,死亡率高,只要傲到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产科急性DIC 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悉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并且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病情选择性合理使用肝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成功的关键。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获治愈并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丹参—肝素治疗DIC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分别采用丹参、肝素、丹参-肝素注射液分组治疗大白鼠DIC模型。结果丹参-肝素注射液治疗后抗凝血酶Ⅲ活性、凝血酶含量、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数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纤溶酶原,与丹参组、肝素组及DIC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0.001)。死亡率由26.6%-33.3%降至为“0”。表明丹参-肝素注射液是治疗DIC的一种有效方法。明显优于单方使用肝素或丹参。  相似文献   

11.
S L Lee 《JAMA》1991,266(2):217-218
  相似文献   

12.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张瑞军 《中国医院》2008,12(2):77-78
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我国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现状堪忧。有关部门已关注这一问题,并下达了相关文件,以加强血管内介入治疗管理,规范血管内介入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瑞典Mentice的血管内介入模拟治疗系统VIST契合了这一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虞华鹏  贾如意 《医学综述》2007,13(19):1518-1520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它能够观察血管壁各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的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同时可以评价各种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弥补了血管造影的某些不足。血管内超声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效地指导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观察血管内放射(IR)对猪受损髂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在体情况下探讨IR治疗对管腔重构的作用。方法:对中国小型猪髂动脉进行血管造影及IVUS检查后行球囊扩张损伤术。实验组通过置源管将高剂量铱—192(^192Ir)后装源对受损髂动脉施予总量为20Gy的IR治疗,而损伤对照组仅在受损髂动脉置入假源。动脉损伤后第28天时再次进行血管造影和IVUS检查。通过IVUS测量血管外弹力膜(EEM)横截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检查、管腔最大径和最小径以及面积狭窄率和直径狭窄率。结果:IVUS检查发现,与损伤前相比,动脉损伤后28天时EEM与管腔横截面积以及管腔最小径均明显缩小(P〈0.05),表明动脉受损后28天时发生明显负性重构(血管回缩),导致了管腔明显狭窄;20GyIR后,管腔横截面积与管腔最小径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EM横截面积也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末达到统计学意义),总量为20GyIR治疗使管腔狭窄显著减轻。结论:IUVS检查证实:负性重构是猪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形成的重要原因;20GyIR可明显减轻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形成,IR防治受损动脉狭窄形成的原因可能与改善血管负性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恶性淋巴瘤及其亚洲变异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血管内恶性淋巴瘤(IVL)及其亚洲变异型因淋巴结不肿大,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易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或结缔组织病、血管炎,且病程进展急速,预后不佳,生前不易诊断。国内该类病例并非罕见,需在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中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做到早期诊断,争取较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20.
This review describe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as a syndrome in which hemostatic factors areactivated and products are generated. This syndrome rangesin severity from an obvious decompensated coagulopathy(overt-DIC) to the subclinical compensated activation ofhemostatic factors(non-overt DIC). Ths first part of this re-view emphasizes two points: First, activation of the hemost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