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1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Sigma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约20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输尿管从低压袋上方引入分别潜行肠黏膜后远端纵行切开。并将肠黏膜切开两缘缝合于输尿管侧壁上。评估改良Sigma术式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效果。结果:全膀胱切除后的直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1例术后5个月出现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经口服枸椽酸钾及静注碳酸氢钠后治愈。全组无尿失禁、肾功能损害及严重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提示改良Sigma手术时间短,对肠管扰动小、操作简便,术后尿控满意,上尿路积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董登云  郑宏祥  房森 《安徽医学》2009,30(5):575-576
目的观察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折叠乙状结肠约25cm后全层切开,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输尿管并腔后从低压袋上方引入,作外翻乳头插入式吻合。结果术后患者尿控率100%,无吻合口狭窄及尿失禁,无上尿路积水,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结论改良Sigma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低、术后尿控满意,是一种生理干扰小安全并简单易行的尿流改道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膀胱癌行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0例采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约20~25 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侧输尿管经腹膜后抗反流法种植于肠袋最高点。结果:10例患者尿控率100%,无尿失禁、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损害及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6个月后血电解质正常后减量服用苏打片6例,B超提示左肾轻度积水1例,左肾结石行体外碎石治疗1例,术后15个月黏连性肠梗阻严重电解质紊乱死亡1例。结论: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尿路分流术顺应性好,无反流,不影响上尿路功能,无严重全身营养代谢紊乱,手术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输尿管口旁2 cm以内。所有患者均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出血、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口狭窄、肾及输尿管积水等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术后复发率,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100例患者全部完整切除膀胱肿瘤,切除单个肿瘤时间为5 min~30 min。所有患者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术中出血少,术后无继发大出血,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24 h~72 h。术后病理分期:Ta期38例,T1期62例。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同时无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口狭窄、肾及输尿管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尿管残端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输尿管残端癌 1 5例 ,全部行输尿管残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1 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 ,随访时间 8个月至 5年 ,其中术后 3个月膀胱肿瘤复发 1例 ,术后2 6月膀胱肿瘤复发 2例 ,术后 3年膀胱肿瘤复发 4例 ,均存活 5年以上。结论 :输尿管残端癌应以早期手术为主 ,切除范围包括输尿管残端及输尿管口周围直径 2 cm膀胱壁 ,术后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 ,肿瘤若无法完全切除 ,可行化疗或放疗 ,以减少和预防输尿管残端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戚艾华  刘忠  辛昂 《河北医学》2004,10(2):145-146
目的:更好的解决膀胱全切术后的贮尿和控尿问题。方法:1994年至1999年对11例膀胱全切患者施行可控低压回肠袋膀胱重建术。结果:随访14—79个月,平均36.8个月。经B超、尿流率测定、代膀胱造影及测压等检查,贮尿囊平均容量386ml。排尿期造影未见明显输尿管返流,自主排尿良好,无电解质平衡紊乱。结论:该术式具有贮尿囊内压低(18—32cmH2O),容量大,抗返流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刚  梁伟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328-329
目的探讨经尿道远端输尿管拔出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切除后,从远端输尿管放置输尿管导管入膀胱,然后经尿道置入电切镜,以针式电极将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环形电切至肌层,再经尿道将输尿管远端套叠拔出。已采用此法治疗4例肾盂癌。结果4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出血,无感染、尿瘘等并发症,经平均16个月随访,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亦未发现膀胱和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2微米激光在肾盂肿瘤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5例肾盂肿瘤患者先在膀胱镜直视下使用2微米激光围绕病灶侧输尿管开口周围约0.4~0.7cm处行环形切割,然后取腰部斜切口切除病灶侧肾及输尿管,并自切口将肾及全长输尿管取出,术后定期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100~180rain,平均137min,术中无1例并发输尿管撕裂、大出血,术后无明显尿外渗及合并感染。随访3~15个月。复查膀胱镜、彩超等相关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安全可行,是治疗肾盂癌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后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方法:对32例膀胱全切除术患者行输尿管一结肠直肠吻合术,并对此术式作了一些改进。结果:随访3个月~60个月,效果满意,患者能自主排尿排便,经B超、IVP及血清电解质检测,有两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结论:改良输尿管一结肠直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10.
普外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素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2):1150-1151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腹部手术并留置导尿的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留置导尿〈3天者不更换尿袋,留置导尿3~7天者更换集尿袋1次,留置导尿时间〉1周者每周更换集尿袋2次 对照组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比较两组尿管拔除时发生菌尿及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菌尿发生率为3.37%,轻度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92%,主诉尿路疼痛 对照组菌尿发生率为14.86%,轻度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6.4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集尿袋更换时间有利于防止菌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FIGO 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1次,对于子宫颈病灶〉4 cm,术前大出血者加腔内后装治疗1次。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分析患者瘤体大小的改变、放化疗不良反应、手术难度的下降及术后病理改变等结果,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总有效率为82.5%,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Ib2~Ⅱb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RCP在胰胆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1例疑有胰胆管肿瘤病人的常规MR扫描及MRCP。结果:21例病人全部成功地进行了MRCP检查,胰胆管肿瘤主要表现为胰胆管的梗阻,某些病例可表现为特征的“双管征”。结论: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在对胰胆管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其图像质量不低于ERCP,诊断价值高于ERC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采用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PPD)治疗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探讨PP PD的手术彻底性。 方法 将47例PPPD与同期127例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作对照研究 ,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结果 PPPD组与P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0 %和27.6%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个月和29个月 ;两组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8.1%和31.0%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其中的胰头癌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15.7 %和21.2 % ,差别也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同时发现 ,Ⅰ、Ⅱ期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6.5% ,而Ⅲ、Ⅳ期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4.6%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 对于无明显胰外浸润转移的胰头癌及壶腹部癌患者可施行PPPD  相似文献   

15.
余力伟 《实用新医学》2007,8(6):499-500
目的 探讨胃癌肠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例胃癌肠道转移患者的诊疗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报道4例胃癌患者,均以肠梗阻症状收入院,手术中证实为胃癌肠道转移。结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胃癌肠道转移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提示患者已经出现广泛转移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5年12月106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其中,腹腔镜Miles术25例、Dixon术17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0例,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5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3.1%(88/106),中转开腹率16.9%(18/106)。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2.8%(3/106),无手术死亡病例。直肠癌(或肛管癌)平均清扫13.5枚淋巴结,结肠癌平均清扫23.4枚淋巴结。平均随访18.6个月,无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肿瘤复发。结论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90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重新诊断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81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和50例胃肠道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病例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GINEN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型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参照新标准对过去的病例重新进行组织学观察,在组织芯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yn、CgA、CD56和Ki-67的表达。结果 90例GINEN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瘤1级(NET 1级)23例,神经内分泌瘤2级(NET 2级)3例,神经内分泌癌(NEC)5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5例。Syn、CgA和CD56的表达率分别为78.89%、53.33%和33.33%。组织学类型与肿瘤大小、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密切相关(χ2=16.496、15.804、11.617、8.664,均P<0.05)。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混合型NEC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Log Rank检验χ2=0.913,P>0.05)。NET和NEC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87%和35%。结论 GINEN组织形态学表现复杂多样,但仍具备一定的病理特征,Syn和CgA的联合检测可协助诊断,诊断时须排除低分化腺癌及其他小圆细胞肿瘤,预后与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11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63例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对其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2例误诊为胸壁术后瘢痕,1例误诊为胸壁淋巴管炎。局部复发灶二维声像图表现分为3型:不规则肿块型(75%)、均质性结节型(21%)、致密浸润型(4%)。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81个复发灶血流检出率为86%,68%为Ⅰ级,18%为Ⅱ级。Ⅰ~Ⅱ级病灶内的动脉血流频谱,PSV:(9.13±2.26)cm/s,RI:(0.60±0.07)。结论超声对早期发现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灶有一定价值,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侵犯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声门上型喉癌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6例声门上型喉癌喉切除标本,经火棉胶包埋,制成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声带活动良好、声带活动受限及声带固定病例中对声门旁间隙下区的侵犯率分别为0(0/21),26.0%(7/27),55.6%(10/1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下区的侵犯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P<0.05);喉全切除术病例中侵犯声门旁间隙上、下区的侵犯率均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病例(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下区侵犯与淋巴结转移及声带活动情况有关,并影响到手术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mRNA在胃癌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间质血管新生的关系。 方法:利用74例胃癌标本,经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及形态定量分析法,进行MMP-9、MMP-9 mRNA、CD34及α-SMA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MMP-9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24例MMP-9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4例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MMP-9 mRNA阳性,其中3例血管壁周细胞MMP-9 mRNA阳性。 结论:胃癌细胞自身具有产生与分泌MMP-9的能力,MMP-9对肿瘤的侵润、转移及间质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