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台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并结合大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建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资助局面;提高资助水平,建立“高水平?广覆盖”的资助体系;转变资助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助人理念?  相似文献   

2.
论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有关情况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等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我院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合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标准及程序、认定体系、学生心态等5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路径为明确认定标准、设定申请资格、完善认定程序、做好公示与建档、实施有效监督与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隽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06-908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资助工作顺利进行和进一步开展辅导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社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平台。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公益服务类”是学生希望社团组织的活动类型;“人际交往”是学生希望提升的能力。新生与在校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对某医科大学药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家庭背景、消费水平、在校表现等进行比较研究.调查显示,农村户口或在农村成长、父母职业层级处于底层的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因病致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费和社交花费上明显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在担任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  相似文献   

7.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各项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某医学院校70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知情况及申请意愿、学生对认定工作现状的看法、学生认为认定工作合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认定评议模式及监督形式的看法等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城乡学生的异同,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构建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比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量表得分,剖析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水平的育人环境、认定机制、固有思维因素,提出从家校沟通、认定机制、资助模式、价值引领4方面入手,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构建合理、科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方法 根据新疆某独立学院2006-2009年的贫困生现状和资助情况,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在各种贫困生资助方式中,助学金的资助范围最广,资助人数最多,且每年的人数在增加;国家级奖学金和临时生活补助资助效果有限。结论 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0.
对比研究医学高校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医学高校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且应对心理困扰的积极性高.相对而言,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心理困扰的积极性低于城市学生.针对城乡学生特点,农村学生重点在于经济资助,并高度关注其心理状况,给予应对方式指导;城市学生关注其心理动态;加强学校作用.  相似文献   

11.
76名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6名新入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并与国内常模及127名非贫困生进行比较。结果56.6%的贫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3.2%的贫困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偏执等,贫困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和总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贫困生的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总分与非贫困生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对其应尽早进行心理健康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5所高校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0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性别、地域来源等有差异。结论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情感引导,尤其不能忽视对女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济贫思想和广泛的济贫实践活动,农村贫困医疗救助是与统治者主持开展的救灾救荒和扶贫济困行为密切相联系的,而长期以来乡村社会以情感和道德为主体的互助救济则作为医疗救助的最重要形式。现代意义上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要继承和借鉴农村济贫思想和发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优良传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这是农村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对医学院校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越高的贫困生越倾向于采用求助、合理化以及解决问题等成熟的积极的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越低的贫困生越倾向于退避、幻想以及自责等不成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结论:行为应对方式越积极,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越高,行为应对方式越消极,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越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分析影响因素,为探索护生自身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789名全日制护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83.39±28.92)分.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与护生的自主性、专注度、课外阅读时间、参加学校活动频率呈正相关,与兼职频率呈负相关.讨论 护生可从个人自主性、专注度、兼职、课外阅读以及参加学校活动方面培养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贫困生的现状、心理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经济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经济资相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护理大学生专业承诺和人格特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研究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和分析了360名护理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和人格特质。结果:护理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是很高,人格还需进一步完善;精神质和神经质是护理大学生专业承诺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贫困山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营山县的9个村的18岁以上的986名留守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状况。结果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49.7%,患者的两周就诊率为43.1%,50.1%的患者在个人诊所就诊;近一年的住院率为13.8%,需住院人数中未住院的人数占56.5%,57.4%的住院病人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有21.7%的居民的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一半以上,91.9%的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是自费的。结论营山县贫困山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差,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然而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却难以担当此任,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变革,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我国社会救助的法律地位,保障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作式学习对培养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为护理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利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自编问卷、自我效能量表以及期末考核成绩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问卷显示,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有所提高,实验组的自我效能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合作式学习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护理临床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