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肺组织活检在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不明的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行开胸肺活检,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接受开胸肺活检,肺结核3例,结节病2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2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例,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纤维化1例,癌性淋巴管炎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1例.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经临床、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影像学等检查不能确诊患者宜行开胸肺活检,其诊断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多种取材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I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129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做镜下钳夹、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TBNA)、灌洗(BAL)及刷片(BB)检查,对以上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上述方法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64例(49.6%),继发性肺纤维化13例(10.1%),肺癌17例(13.2%),肺结核7例(5.4%)及其它少见的肺部疾病.未能明确诊断者共18例(14.0%);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多种取材方法较初次TBLB确诊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联合TBLB、TBNA、BAL及BB等检查多种取材方法对IL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31例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分析病理诊断情况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共有28例患者明确诊断,3例未能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0.32%,其中弥漫性肺间质性14例(50.00%),非特异性炎症4例(14.29%),肺结核3例(10.71%),肺泡蛋白沉积症2例(7.14%),结缔组织病肺表现2例(7.14%),霉菌感染1例(3.57%),肺炎性假瘤1例(3.57%),肺间质性炎症1例(3.57%);本组31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中,29例患者检查后痰中出现少量带血,未采用特殊处理后,1~2天内均自行好转,无气胸以及大出血病例。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创伤较小,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389-392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C)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胸部CT显示为双肺弥漫性肺疾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TBLC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肺功能、胸部高分辨CT及TBLC等检查结果。结果 41例患者共获取TBLC组织样本102个,平均直径(4.6±1.5)mm。25例(61.0%)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病理类型为机化性肺炎9例、间质性肺炎8例、非坏死性炎症性肉芽肿6例、侵袭性黏液腺癌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16例(39.0%)未确定诊断,其中3例进一步经多学科会诊确立诊断。最终28例获得确诊,诊断阳性率为68.3%(28/41)。出血与气胸的发生率分别为51.2%(21/41)和9.8%(4/41);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活检标本直径分别为(5.5±1.5)、(5.0±1.9)mm,出血患者活检标本直径与未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88);发生气胸患者和未发生气胸患者活检标本直径分别为(5.6±1.9)、(5.2±1.7)mm,发生气胸患者活检标本直径与未发生气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614)。结论结合多学科会诊约70%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经TBLC能够获得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弥漫性疾病系指分布于两肺的肺泡、间质或血管及其周围的各种病变,这些病变有相同和相似的X线表现。X线表现上可以是结节祥、网织样、粟粒样、伴索条状阴影,但是其大小形态及分布可有很大差异。目前已知150多种疾病可在肺部产生弥漫性阴影,这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胸肺活检,有确诊价值,但是国内外都不易被患者接受,70年代以来随着纤支镜检查的开展,特别是经纤支镜肺活检的应用,为本组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本文对我院1982年~1997年经纤支镜肺活检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加深对恶性弥漫性肺疾患HRCT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肺间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复习文献并回顾分析5例肺淋巴管癌病临床病例及其HRCT特点。结果:肺淋巴管癌病是恶性肿瘤致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疾病,其HRCT特点: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不均一的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区别于良性肺间质病变HRCT改变。结论:HRCT作为常规的CT的一种补充,近年在肺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受到广泛重视,因其能清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故可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舒守宏  方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2-3194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行TBLB,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1例弥漫性肺疾病中有16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确诊率达31.4%,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5例(31.3%),普通型间质性肺炎3例(18.8%),肺泡细胞癌2例(12.5%),转移性肺癌2例(12.5%),肺真菌病1例(6.3%)结节病1例(6.3%),肺泡微石症1例(6.3%),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1例(6.3%)。结合临床诊断病例共28例,诊断率达54.9%,结缔组织病肺受累9例,UIP10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癌性淋巴管炎2例,炎性假瘤l例,未能明确诊断7例(13.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除外结节病、肿瘤和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组织活检术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使用肺组织活检术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经过治疗诊断治疗没有出现明显肺功能下降症状,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的患者占2例,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的患者占20例,诊断正确率为23.5%,在术前不能够明确而通过病理确诊的患者占50例(58.8%),术前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的患者占15例(17.6%)。结论:肺组织活检术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支气管肺活检对弥漫性及周围性肺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2例弥漫性及周围性肺病变患者进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支气管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结果确诊率为74.5%。三项检查联合进行可提高阳性率。肺周围包块≥3cm者肺癌的可能性大,局限性浸润者肺结核的机会多,而弥漫性肺病变则可见于多种疾病,故仔细研究胸片可提供病因诊断的线索。TBLB为一种创伤性小,并发症低,阳性率高和安全度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肺疾病3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漫性肺疾病(DLD)患者的诊治情况,以提高临床医师对DL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收治的395例DLD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等资料。结果本组395例DLD患者涉及的病种包括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BILD)等10余种类型。其中,男190例,女205例,男女比例为0.93,女性稍多。以男性占优势的疾病主要包括UIP(男女比例为1.87)、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男女比例为1.50)和RBILD(男女比例为1.33),以女性居多的病种主要包括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男女比例为0.25)、NSIP(男女比例为0.29)、结节病(男女比例为O.36)和胶原血管系统疾病(男女比例为0.24)等。随年龄增长DLD患病人数增加,>60岁者占36.2%。UIP以>50岁人群为主,占83.7%。1998年以后的6年收治的病例明显增加,占14年总病例数的85.3%(337/395例),活检例数占14年间的90.2%(92/102例)。有明确职业史者142例,占35.9%,其中农民占42.3%。吸烟者137例,占34.7%,吸烟率>40%的病种有肺泡细胞癌(72.7%)、DPB(60.0%)、RBILD(57.1%)和UIP(48.8%)。102例有活检资料的患者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为76.5%。不同病种的转归差别很大,DIP、COP、RBILD、DPB和结节病等的治疗有效率均达100.0%,NSIP为84.2%,UIP仅为40.0%。结论DL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因不同病种而异。除UIP外,其他病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良好。DLD的病理活检率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80例肺弥漫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均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检查,对其诊断价值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资料中,72例患者获得病理组织学的明确诊断,8例患者因活检钳无法接触病变,检查失败,后转开胸取标本确诊,诊为肺癌3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5例,肺结核13例,胶原血管病12例,另4例为正常肺组织或小支气管粘膜慢性炎变。并发气胸4例,咯血3例。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检查能提高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对肺弥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类诊断均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弥漫性肺病的疾病构成,分析其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1例弥漫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经过.结果111例患者中81例确诊,其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胶原血管病比例最高,分别为30例(27.0%)和23例(20.7%).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获得病理标本和经开胸肺活检(OLB)各9例,共18例(16.2%).诊断未明30例.结论IPF和胶原血管病是弥漫性肺病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高分辨CT(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弥漫性肺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直径的冷冻探针行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诊断弥漫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因胸部CT提示为弥漫性肺疾病就诊安徽省胸科医院和山东省胸科医院共43例,行TBCB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探针直径分为1.9 mm组和2.4 mm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就TBCB取得标本的大小、病理结果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1.9 mm组共23例患者,获取TBCB组织样本105个,平均直径(4.68±1.42)mm,发生气胸3例,发生中度出血3例;2.4 mm组共20例患者,获取TBCB组织样本89个,平均直径(5.10±1.22)mm,发生气胸9例,发生中度出血8例;两组患者标本直径大小、气胸及中度出血的发生率以及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中93%的患者均通过TBCB取得病理组织后明确诊断,且两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CB两种直径的探针在弥漫性肺疾病的取材中均安全有效,其中1.9 mm的探针较2.4 mm探针并发症更少、操作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肺弥漫性病变经纤支镜肺活检3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茂森  毛毅敏 《北京医学》1995,17(4):195-197
对35例肺弥漫性病变病因不明患者,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作了肺活检(TBLB),纤支镜活检阳性率为85%,诊断符合率达83.3%。除2例发生轻度气胸外,未见其它严重并发症。提示TBLB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Diffuse lung disease,DLD)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病理及临床证实的76例有感染性、肿瘤性和心源性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58例行平片和CT检查,12例行CT和HRCT检查,6例行平片、CT和HRCT(high resolution CT)检查。对比分析各种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在76例中,弥漫性肺实质性病变31例(39.6%),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25例(32.8%),同时弥漫性累及肺实质与肺间质性病变21例(27.6%)。结论肺部弥漫性病变,HRCT扫描对判定病变范围、部位和性质明显优于胸部平片和常规胸部CT扫描,但没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和病史对肺部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对提高此类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对98例肺部病变患者(局限性病灶89例,弥漫性病灶9例)进行研究。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别行组织学检查及细胞学涂片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病理学资料,观察气胸、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此技术对6例患者进行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穿刺后病理诊断为:98例肺部病变中恶性肿瘤81例占82.7%,良性病变13例占13.3%,无确定诊断4例占4.1%,穿刺成功率为95.9%(94/98)。穿刺并发症:除气胸8例,咯血3例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6例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治疗的病例全部植入成功,成功率为100%(6/6),1例出现气胸,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为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细胞学、组织学和病原学依据;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术者的操作及所选择的穿刺器材是阳性检出率的关键;此技术可为肺部病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X线透视下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期间在我院病房和门诊就诊的50例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腔内病变的周围型病变患者,在无X线透视下按胸部CT影像学解剖定位,经电子支气管镜对肺部周围性病变进行肺活检术(TBLB)。结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确诊15例,其阳性率为30%(15/50)。根据CT显示周围型肺癌不同病灶大小,与支气管镜活检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TBLB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病理类型中腺癌8例,鳞癌4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组(P<0.05)。且靠近肺内带和肺门达12例,明显高于靠近肺外带及胸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患者操作方便安全,可多次施行,治疗效果较理想,是唯一能获得诊断和正确定位的可靠检查方法,可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操作体会和对弥散性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弥散性肺疾病患者行TBLB,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5例弥散性肺疾病中有42例成功取得肺组织标本,24例明确诊断,确诊率达57.1%.患者耐受性良好,术后发生气胸2例(4.8%)。结论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散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特发性间质性肺病(IIP)患者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3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肺活检的66例I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肺活检方式分2组:(1)外科肺活检(SLB)组,21例,其中开胸肺活检11例,胸腔镜引导下肺活检10例;(2)非SLB组,45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肺活检(TBLB)28例,CT或B超引导下肺活检17例.统计患者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并将2组患者分别按有、无并发症分组,进行人院时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病理分型比较.肺活检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5 d、机械通气时间>72 h、急性左心衰竭、胸腔积液、气胸、咯血量>50 ml/d和IIP急性加重.统计患者术后90 d内病死率.结果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9%(27/66),SLB组为71.4%(15/21),非SLB组为26.7%(12/45)(x2=4.55,P=0.03).SLB组并发症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延长(10例,47.6%)、胸腔积液(5例,23.8%)、急性左心衰竭(5例,23.8%)和肺部感染(4例,19.0%);非SLB组并发症为气胸(12例,26.7%)、IIP急性加重(2例,4.4%)、机械通气>72 h(1例,2.2%)和肺部感染(1例,2.2%).SLB组有、无并发症患者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46.83 ±17.01)%和(75.93 ±25.62)%(t=2.55,P=0.02),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SLB组有、无并发症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活检后90 d内6例(9.1%)患者死亡,其中3例考虑与肺活检相关(CT导引下肺活检和TBLB术后出现IIP急性加重各1例,CT导引下肺穿刺后出现气胸致呼吸衰竭1例).结论 接受SLB患者较接受非SLB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正常可能是外科肺活检出现合并症的相关因素.Cr引导下肺活检或TBLB也可能诱发IIP急性加重而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