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对检测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LISA法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5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检测数值予以分析。结果ELISA法DCM组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S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刘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82-68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女性多(P〈0.05),发病时无胸痛者多(P〈0.05),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高(P〈0.05),预后差。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女性患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叶萍 《河北医学》2015,(6):956-959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与心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1例。按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ms,分为QRS时限正常组135例(QRS时限≤110ms),QRS时限延长组176例(QRS时限>110ms)。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浓度,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QRS时限延长组患者NT-proBNP 浓度、Killip分级水平均显著高于QRS时限正常组,而左心射血指数(LVEF)显著低于QRS时限正常组(P<0.05)。与QRS时限正常组比较,QRS时限延长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急性肺水肿、再梗死及住院病死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 P<0.05)。结论:QRS波时限延长的老年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因此,在全面评估AMI患者预后时,要考虑心电图QRS时限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黄荣宁 《中原医刊》2005,32(15):18-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38例AMI患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浓度(包括各级别心功能的AMI患者),同时与正常对照组100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级别心功能的AMI患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CRP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CRP含量有关,AMI患者病情越重,CRP浓度越高,同样CRP浓度增高,AMI患者病情亦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1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梗死前48小时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两组,即A组为心肌缺血预处理组(有心绞痛发作69例),B组为无心肌缺血预处理组(无心绞痛发作4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预后。结果 A组梗死部位多为单一部位,有46例(占66.7%),而B组多为复合部位,有22例(占44.9%),P〈0.05;A组血清心肌酶(CPK、LDH、AST)峰值比B组明显降低(P〈0.01);心电图显示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比B组低(P〈0.05);临床上A组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比B组低(P〈0.05);AMI发病后2周内病死者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缺血预处理(即梗塞前心绞痛)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保护机制,它有利于保护心肌及心功能,也.可明显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减少近期病死率,有利于改善AMI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D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少奎  初南  刘莹  应晓扬 《现代医学》2002,30(3):148-15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尿病对梗死前心绞痛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137例AMI患者分成4组,I组:DM伴AMI患者有梗死前心绞痛(14例);Ⅱ组:DM伴AMI患者无梗死前心绞痛(18例);Ⅲ组:不伴DM的AMI患者有梗死前心绞痛(43例);Ⅳ组:不伴DM的AMI患者无梗死前心绞痛(62例)。比较各组患者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Ⅲ组CK-MB峰值明显低于I、Ⅱ和Ⅳ组(均为P<0.05),I、Ⅱ和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身血分数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Ⅱ和Ⅳ组(均为P<0.05)。Ⅲ组组无心源性休克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I、Ⅱ和Ⅳ组(均为P<0.05)。Ⅲ组病死率最低,明显低于I、Ⅱ和Ⅳ组(均为P<0.05);I、Ⅱ和Ⅳ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不伴DM的AMI患者心肌有保护作用,但DM伴AMI患者梗死前心绞痛的心肌保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马金栋 《中原医刊》2011,(22):16-17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1例健康者和112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CA阳性百分率对照组为1.6%,冠心病组为36.2%,急性心肌梗死组为87.0%;21例AC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有6例分别于6~24个月发生AMI,ACA阴性的29例患者无AMI发生;54例AMI患者中,年龄在30~42岁的8例患者ACA全部为阳性。结论部分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可能与ACA阳性有关,尤以AMI相关性明显,对冠心病是否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A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不育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136例不孕患者进行了AsAb的检测。结果:52例原发不孕患者血清中AsAb6例阳性(11.5%)。84例多次流产不孕患者血清中AsAb 28例阳性(33.3%)。与原发不孕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8例正常已婚育龄妇女血清中AsAb 1例阳性(3.6%),与流产后不孕组相比,血清中AsAb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引起不孕或流产的重要原因,应重视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Immunolog'ilcal dys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evolution and progress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hich induces extension of AMI and postinfarction complications[" 2].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anti--cardiac myosin antibody (AMA) colld be detected in the serum ofpatients with AMI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week after the infarction,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25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AMA and changes of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betw…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 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男性多于女性,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大小改变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正常。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基本一致,症状多不典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重构者较多,心功能多降低。40~74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不明显,预后较好。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明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刘洁 《中外医疗》2016,(18):13-1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与否将患者分为并发组32例和未并发组60例,回顾性分析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将32例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既往有脑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均是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危险因素除心肌梗死相关面积、部位及病变支数外,包括既往有脑梗死史、心肌梗死史、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内科保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活性与炎症因子、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中BChE活性高低分为低BChE活性组及高BChE活性组。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级,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测定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观察患者预后。 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ChE活性组患者LVEF值低于高BChE活性组(P<0.05); 低BChE活性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高BChE活性组患者(P<0.05);BChE活性与LVEF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6,P<0.05),与hs-CRP、IL-6、TNF-α呈显著性负相关(r=-0.348、-0.316、-0.333,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ChE活性是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BChE活性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水平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评价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AMI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心功能状况。方法入选初发AMI患者41例,正常对照3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于胸痛发作48~96h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并常规检测CK和CK—MB,记录峰值浓度,同期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A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肌坏死标志物CK和CK—MB呈正相关。A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可反应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初步评价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0例AMI患者及12例非急性心肌梗塞者作~(99m)TC-PYP心肌闪烁图,旨在分析其强度及形态与临床关系,结果如下: 1.AMI组~(99m)TC-PYP心肌闪砾图阳性者77/80例,即敏感性96.2%,其中急性透壁心肌梗塞66/67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1/13例。非急性心肌梗塞组12例,显示阳性者1例,即特异性92%。阳性组死亡6例,阴性组无死亡。 2.阳性组77例,局限型67例,其中2级者29例,3~4级者38例;环形10例,其中9例ECG均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2例并有侧壁心肌梗塞,本组未发现弥漫型图形者。 3.~(99m)TC-PYP心肌闪烁图强度和形态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环形(炸面圈)者预后最差,局限型3~4级者预后次之,局限性2级者预后较好。心肌梗塞面积与预后的准确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室功能减低的临床特征,为AMI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116例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69例)与异常组(4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及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异常组年龄高于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心功能正常组。2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心功能异常组前壁心肌梗死比正常组更常见,心功能异常组CK峰值及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急性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结论AMI患者如年龄大、有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且梗死面积大者,易并发左心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CK-MB同功酶)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AMI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TnⅠ均为阴性;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28例CTnⅠ阳性,25例CK-MB阳性。结论CTnⅠ是一个特异、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范围、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6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的范围、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与AMI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AMI范围越大,左室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