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分类.方法:随机调查4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详细记录四诊信息,用Amos软件建立数据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结果:行四因子、五因子及六因子分析,其中六因子分析结果与临床实际相一致.结论:按六因子分析结果排序,以标准回归系数0.4作为主次证界值,将支气管哮喘分为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阻肺证、肺肾气虚证及脾气不足证等5大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候分型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 以因子分析方法对4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 因子分析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1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对应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等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 因子分析所得的慢性前列腺炎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心悸的中医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522例古今医案中患者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5%的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降维处理提取心悸主要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得到11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可反映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火等病理性质,病位在心、肾、脾、肺、肝等脏腑,可归为心神不宁、阴虚火旺、心阳虚、心血不足、痰火扰心等证型。结论:运用因子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悸证候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分类标准.方法 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患者的四诊信息记录下来,同时,采用AMOS软件建立相应数据模型,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上述信息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分类主要为气阴两虚、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滞痰瘀、阴阳两虚、肺肾气虚.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气阴两虚和肺阴亏虚,痰、咳、虚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研究中医证候分类中的实际意义,为肝炎后肝硬化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集31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公因子分析、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与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分可为7个类别:湿热内蕴型55例,湿盛脾虚型74例,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型73例,血瘀湿阻、气阴两虚型40例,气阴两虚型(单纯)16例,阴虚血热型6例及肝郁脾虚型23例.以上共计287例,占全部调查病例的92.58%.其余23例由于中医四诊信息量的限制(属"无症可辨")而难以进行证型分类.结论:公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的结合应用,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因子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28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26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428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血瘀占17.5%、阴虚、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100例重症肌无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临床证候可分为四类:脾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胃虚损、肝肾亏虚,分析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四诊信息。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有助于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诊断,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640例755诊次胃脘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胃脘痛临床证候可分为六类: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脾胃气虚、痰湿内蕴、瘀血停胃,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特异的四诊信息。结论胃脘痛有特异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对胃脘痛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能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1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4个症状、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有肝郁化火证、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6个证型。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病性有虚有实,实证有痰湿、湿热、血瘀、气滞(肝),虚证主要为脾气虚。结论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候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与咳嗽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据咳嗽辨证分型对x线胸片进行归纳。结果: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痰湿蕴肺证,其次为痰热郁肺证,再次为风寒束肺证。结论:慢性支气管炎x线胸片与咳嗽辨证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基础疾病发展程度与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各26例作为临床实验组(分别称为T1、T2、T3组),26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C1组),14例肺炎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C2组).各组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结果血浆ADM水平T3组高于T2组,T2组高于T1及C1、C2组(P<0.05),T1组与C1、C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M的血浆浓度可以反映从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咳嗽病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解剖学诊断和诱导痰检查方法,对连续105例时间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针对性治疗证实。结果在105例慢性咳嗽患者中,102例(97%)的病因得到明确。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占慢性咳嗽病因的51.4%,后鼻漏综合征占26.7%,病毒感染后咳嗽占8.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占5.7%、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荆相关咳嗽占2.9%、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占1.9%。针对性治疗可使84%的单病因慢性咳嗽在3周内消失。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后鼻漏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与T淋巴细胞各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对健康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各个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检测,并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支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各亚群紊乱,其中CD4+淋巴细胞增多,CD8+淋巴细胞减少,TNF活性增强,Th/Tc水平降低,Th1细胞数目增多,Th2数目减少,二者比值增大。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导致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而免疫功能的紊乱加剧了病情的恶化,所以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免疫类药物协同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对18例慢支急发期患者和10例缓解期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支气管粘膜组织活检。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EOS数和测定BALF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粘膜组织的总EOS和活化EOS(EG+2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急发期BALF中的EOS数和ECP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对照组,其粘膜组织中EOS和EG+2细胞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EOS参与了慢支急发期气道炎症过程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韶辉  赵美华 《河北医学》2009,15(10):1137-114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这类患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72),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88)。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颈动脉斑块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吸烟、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血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39,P值0.004)、吸烟(OR值5.296,P值0.003)、总胆固醇(OR值0.416,P值0.013)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年龄、吸烟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特定蛋白在病毒性重型肝炎中的价值及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激光速率比浊法对 6 7例病毒性重型肝炎患者 (其中急性 4例 ,亚急性 15例 ,慢性 48例 )血清体液免疫相关指标 :免疫球蛋白Ig(A ,M ,G)、补体(C3 ,C4 )和肝损伤有关指标 :前清蛋白 (PAB)、转铁蛋白 (TRF)、铜兰蛋白 (CER)指标进行检测 ,并以 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 ,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毒性重型肝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Ig(A ,M ,G)升高 ,而C3 ,C4 ,PAB ,TRF ,CER降低 ,且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病毒性重型肝炎亚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 ,IgA ,C3 ,C4 ,PAB ,CE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IgM ,IgG ,TRF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重型肝炎患者体液免疫呈现亢进 ,即免疫球蛋白升高 ,补体下降 ,肝损伤严重。以上指标有助于该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e,HP)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临床证据,探讨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进一步论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感染幽门螺杆对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慢性支气管炎组60例和志愿者组成健康对照组60例,首先检测所有纳入人员血清抗 HpIgG,14C 一尿素呼气试验方法用于检测 Hp 是否感染,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 Hp 以及未合并感染 Hp 的患者中分别检测血清 C 反应蛋白、白细胞的变化。结果:在患病组中血清抗 HpIgG 阳性的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测 Hp 感染与否结果表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健康人 HP 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 Hp 感染的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与慢性支气管未合并 Hp 感染者相比明显较高,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并且能够诱导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白细胞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规律,进行证素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对近10年慢性支气管炎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文献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软件对证候及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出现频次前4位的证型是痰热阻肺、痰湿阻肺、肺肾气虚和肺气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位证素为肺、肾、脾,出现频次前5位病性类证素是痰、热、气虚、寒和阳虚。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