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5例高龄(≥75岁)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组(35例)和阿司匹林组(40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初始剂量2.5mg/d,依INR目标值(2.0—2.5)调整剂量,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7%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6%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INR(2.0~2.5)情况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565例,比较不同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及是否加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对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肠溶阿司匹林服用时间延长、服药剂量加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P〈0.05);联用胃黏膜保护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P〈0.05),PPI组和H2受体拮抗剂组效果优于胃黏膜保护剂组(P〈0.05)。结论建议小剂量服用肠溶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建议联合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3.
胡静 《当代医学》2014,(17):74-75
目的采用抗凝血药物对糖尿病患者伴随的脑梗死进行积极的防治,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2年北方通用电子集团206所职工医院176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安慰剂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观察3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5d的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剂组、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5.6%、18.6%、22.4%;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浓度相比于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皮肤出血以及鼻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90%、3.45%、5.17%、3.45%。结论应用抗凝血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应注意积极防治抗凝血药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88例分为氯吡格雷组(82例,75mg/日),阿司匹林组(106例,阿司匹林肠溶75~100mg/日)。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结果: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P〈0.05)。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事件再发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并未增加出血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详细记录作者单位6家医院10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应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107例PD患者中异动症的发生率为13.08%,症状波动为18.69%,两者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5年以上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②伴发运动并发症的患者与不伴运动并发症的患者相比较,其病程长,发病年龄小,服用左旋多巴每日剂量更大、时间更长,高血压发病率更低(P〈0.05);③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服用左旋多巴的疗程(OR=1.014,P〈0.05)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剂量(OR=1.018,P〈0.05);异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左旋多巴每日剂量(OR=1.013,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普遍伴运动并发症,其中服用大剂量左旋多巴、年轻起病、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运动并发症;早期、持续、低剂量的多巴胺能刺激可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全世界熊去氧胆酸与安慰剂对照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1278例患者。熊去氧胆酸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但是不能改善患者的疲劳和瘙痒症状。Meta-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值为0.97(95%CI:0.61~1.53)、肝移植率OR值为0.87(95%CI:0.56-1.35)、死亡和/或肝移植OR值为0.96(95%CI:0.69~1.32)、肝病相关死亡率OR值为1.03(95%CI:0.75~1.41)、不良反应事件OR值为1.40(95%CI:0.72~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虽然可以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但是不能改善症状,也无足够证据支持熊去氧胆酸延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注射减毒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注射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以低、中、高3种剂量(0.16、0.32和1.6mg/kg)的蜂毒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对H22荷瘤小鼠施瘤内注射后,以小鼠生存期、血细胞、肝功能及其肿瘤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1)蜂毒素缓释制剂的毒性明显低于单纯蜂毒素(P<0.05);(2)蜂毒素缓释剂型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显抑制,低、中、高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20.7%、36.5%、53.3%;肿瘤组织广泛坏死,治疗后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蜂毒素组。结论: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局部注射能够通过延缓蜂毒素的释放速度,增加其与肿瘤细胞直接作用的时间等途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4例,其中复发患者为148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基本情况、就医时临床信息、生化指标、出院后情况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年龄( OR=1.062,95%CI:1.040~1.084)、舒张压(OR=1.054,95%CI:1.036~1.072)、语言障碍(OR=1.951,95%CI:1.256~3.030)、饮酒(OR=1.687,95%CI:1.030~2.764)、甘油三酯(OR=1.379,95%CI:1.073~1.772)等指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定期服用阿司匹林(OR=0.769,95%CI:0.599~0.988)和良好的睡眠(OR=0.620,95%CI:0.456~0.843)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结论年龄、舒张压、语言障碍、饮酒、甘油三酯、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和睡眠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华法林和拜阿司匹林在预防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导管血栓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方法:观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长期深静脉置管后服用拜阿司匹林(每日100mg)抗凝的患者18例,在出现2~3次导管功能不良事件后改为口服华法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5进行抗凝治疗。通过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华法林组和拜阿司匹林组平均每1000个导管日出现导管功能不良事件的次数、尿激酶的平均用量及出血情况。结果:拜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事件次数分别为6.9次/1000个导管日和4.1次/1000个导管日(P〈0.05),尿激酶平均用量分别为262万U/1000个导管日和88万U/1000个导管日(P〈0.05)。18例患者在服用拜阿司匹林期间无明显出血倾向,而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出现7次小出血和1次大出血事件(P〈0.05)。结论:华法林(INR为1.5—2.5)较拜阿司匹林(每日100mg)能更好地预防血液透析长期深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维持管路通畅,但出血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电话及门诊随访的方法,分别按以下目的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7年所有50岁以上,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例:①调查我院2007年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或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统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类,了解排除其他明确病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前有肠溶阿司匹林服药史的患者数量所占比例;②了解我院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需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每日服药剂量、持续时间及患者年龄的关系,并探讨减少出血发生率的方法:③了解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药物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结果 ①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492例病人中,病因分类依次是:消化道溃疡、肿瘤、肝硬化,分别占总人数的25.O%、21.3%和18.7%,口服阿司匹林的病人占17.5%,居第四位;②对427例因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增加;③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时,同时预防性口服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对于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同时用抑酸药及胃黏膜保护剂较单用胃黏膜保护剂好。结论 ①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不能忽视;②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人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总体上看来,服药时间长〉6月,年龄〉70岁的老年人,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人群;③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时,尤其是剂量较大时,及时加用保护胃黏膜及抑酸药物,可有效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