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伤寒论》之少阳及小柴胡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伤寒论》之少阳及小柴胡汤孔祥梅,赵习德,刘鹤香关键词伤寒论;小柴胡汤;少阳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以六经辨证的.何谓“经”,历来看法不一。柯韵伯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篇》指出的“仲景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  相似文献   

2.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皇甫谧《甲乙经序》 :“伊尹以元圣之才 ,撰用《神农本草》 ,以为《汤液》。”又云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 ,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 ,皆可施用。”林亿《伤寒论序》云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 ,诸家莫其伦拟 ,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 :伊尹以元圣之才 ,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 ,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 ,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 ,伊尹本神农之经 ,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是皇甫谧、林忆诸前贤大德皆谓《伤寒杂病论》在《伊尹汤…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的历史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认为 ,一部《伤寒论》经过归纳分析研究之后 ,极为清晰、极为醒目地突出了三个字 ,也就是 :证、治、辨而已矣。证与治是指方证 ,即《伤寒论》中的方证与治疗。其中既有仲景的继承 ,也有仲景的发展。如以证言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汲取了《内经·热论》的六经分证内容 ;如以治疗言 ,《伤寒论》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溯源穷流 ,经方是从《汤液经法》发展而来。殷商时期的伊尹撰写的《汤液经法》传到了西汉时期的太仓公淳于意 ,淳于意又传到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 ,张仲景继承了《汤液经法》 ,发扬光大 ,大放异彩 ,撰写了《伤寒杂病论》。梁·…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推求《伤寒论》渊源;其次旁引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文字与方药,证明其与仲景书有亲缘关系,皆源于古《伊尹汤液经》;又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结合伤寒原序,认为“仲景写成《伤寒论》不过数年之功”,没有“成熟的方书”作为参照是不可能的,说明《伤寒》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而并非依据《内经》理论自造。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升清降浊法是张仲景以“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而立论。纵观《伤寒论》药方中,升清降浊法约占1/3,笔者结合临床应用体会对该法配伍法度和脏腑病理变化的辨证关系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全的临床治疗医书.问世以来,为中外医者所重视。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探求《伤寒论》的真旨,遗留至今的约有400多家注本。此众多文献,析其流派,不外尊经维护旧论及错简重订二大学派,而“三纲”、“症状”流派是错简重订学派的主要内容。本文试评“三纲”、“症状”二流派,析其异同,供当前研究仲景学说之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伤寒论>12方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汤液经法>方剂的组成、药物剂量、主治、煎服法等,初步探讨<伤寒论>药物剂量与<汤液经法>的关系:<伤寒论>继承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二书成书年代虽不同,但两个年代的医用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均为秦汉之制.  相似文献   

8.
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张仲景为神农本草一派学术论点,源出自民国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考证《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关系,虽然古人认为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吻合无间,但目前还缺乏确凿史料证实两书有必然联系;《伤寒论》与敦煌医学残卷陶弘景《辅行诀》,其方同源出于《汤液经法》,均为现代研究仲景学说的重要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重新编次,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药89味;《金匮要略》载方205首,药155味[1,2]。仲景所博采或创制的方剂,组方严谨,疗效卓著,故后人尊张仲景为“医圣,”称其书为“方书之祖”。现就仲景方剂药物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推求《伤寒论》渊源;其次旁引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文字与方药,证明其与仲景书有亲缘关系,皆源于古《伊尹汤液经》;又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结合伤寒原序,认为"仲景写成《伤寒论》不过数年之功",没有"成熟的方书"作为参照是不可能的,说明《伤寒》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而并非依据《内经》理论自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