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7-2001年间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文献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997—2001年间中风中医药治疗文献的质量。【方法】收集1997—2001年间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采用《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性评价——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与1992—1996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97—2001年间中风中医药治疗的RCT文献有236篇,11篇(4.7%)文献简单描述了随机化方法,其中7篇描述错误;10篇(4.2%)采用了盲法;3篇进行了样本含量估算的说明;91篇(38.6%)的统计学方法完全正确;只有1篇报告了退出与失访病例,未对退出失访原因进行分析。【结论】1997—2001年间中医药治疗中风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与1992-1996年间相比未见明显进步。在今后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的RCT研究中,随机化、盲法的实施应加强,样本的证侯特点应予以描述,应加强对RCT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阳痿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阳痿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分析,以期系统地衡量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质量,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1989~2008年发表的阳痿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72篇,虽均有提及随机、random、随机分组等字样,但只有7篇说明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8篇采用盲法。72篇文献均未说明样本含量的估算及失访、退出病例;有不良反应观察的共11篇;有随访的1篇。在组间均衡性分析及疗效评价、结论推导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在科研设计和实施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系统评价,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结论,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真实的依据。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制订《支气管哮喘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经测试其重复性较好(主要条目Kappa值为0.46~0.48,中度一致);用其对1982-2003年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仅3.5%的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且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无一被采用;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组间基线均衡性的比较、结局指标的选择、统计方法的选择、发表性偏倚等方面。结论我国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科研设计不够严谨,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加强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性研究的科研设计,改进统计方法,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近二十年来有关乳腺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性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了解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及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1981-2001年CBMdisc与TCMLRS两库公开发表的、研究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方面的临床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对11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对照文献进行了质量评价。关于随机化的质量:11篇文献中,提到“随机”字样的文献(RCT)为8篇(有6篇考虑为随机的可信性不足);均没有提到随机分配方法的隐匿。关于盲法:11篇文献均未提及设盲。对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报告与分析:82%的试验中未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只有1篇报告未观察到不良事什及反应发生,1篇试验报告了不良反应的观察,但未说明用何种方法。结论 从评价的文献质量来看,近二十年来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乳腺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的文献.普遍处于低质量的水平,高质量的义献很少。中医药及中心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尚待根据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进行分析,以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CVA的疗效。【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1980~2006年发表的CVA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38篇,虽均有提及“随机对照”、“随机分组”,但只有4篇说明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较少采用盲法;所有文献均未说明样本含量的估算及失访、退出病例;有不良反应观察的9篇;有随访的10篇;在组间均衡性分析及疗效评价、结论推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结论】中医药治疗CVA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虽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在科研设计和实施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提倡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提高中医药治疗CVA研究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在严格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择国内发表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文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和方法,制定《抑郁症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评价表》,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1981-2003)和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TCMLRS1981-2003)中的有关文献从随机、组间均衡性、纳入排除标准、对照、样本含量、盲法、统计学方法、受试因素的标准化、疗效判断标准等9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质量.方法:机检和手检相结合检索1994年1月至2004年5月十年间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RCTs文献.纳入文献标准为文献中述及了"随机对照"、"随机分组"等方法进行分组为中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参照Cochrane手册提供的评价文献质量的指标,对文献进行评价.结果:本次共收集到118篇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RCTs文献,5篇对照临床实验(CCTs)文章.78.91%研究文献中皆提及"随机分组",但64.63%文献未对随机方法的分类及具体随机步骤说明,14.29%为可疑随机.11.38%文献采用了盲法,25.17%文献提出了采用的疗效评价指标方法,63.95%文献对所给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没有文献提及有样本含量估算的说明,没有文献提及了随访观察情况、退出与失访病例的记录与分析情况.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RCTs数量不少,但质量水平仍然有待不断提高,结论尚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对中风有肯定疗效的风府、哑门穴,通过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与针刺常规治疗对照,治疗中风偏瘫(脑血栓)53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的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48.26%,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发现: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提高血浆6-Keto-PGF1α含量,且治疗组提高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检索和评价,了解目前中草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研究质量,为系统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逐篇检索1994--2006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手册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的文献仅占69%,而且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没有被采用;另外对组问均衡性的比较、样本量的确定、统计方法的说明、入选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讨论的文献较少。结论:目前中草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资料证据级别较低。其研究方法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中药配合低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69例;对照组:用降纤酶、尼莫通治疗缺血性中风42 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8 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 例,恶化1 例,有效率为91.30% 。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例,有效9 例,无效11 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71.43% 。经χ2 检验,χ2= 7.6,Ρ< 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组中药配合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用降纤酶和尼莫通治疗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收集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的频散分布。发现前人把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综合为风、火、痰、瘀、气、虚6类是有其临床基础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证和痰证是中风发病时的主要病因病机、风证,火热证是中风病诸证组合中的主要证候。对本组病例的覆盖率较高的主要有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血瘀内停证,风火夹痰证、风火上扰、痰瘀互结证5类证候,可以作  相似文献   

12.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Meta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背景:中医药学几千年来各界了许多治疗中风有产的疗法和方药,如清开灵注射液()简称清开灵)等,但因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重视仍不够,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推广和国外医学界的承认。循证医学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日益得到了国际医学界和卫生决策部门的认可与重视,利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拿出Meta分析等数据,将极寺地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目的:在严格的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清开灵的临床疗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论评价中西医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证据强度,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制定的检索策略严格筛选评价合格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目前,西医对阿尔茨海默病以神经传导介质类药物为主流,其疗效优于非神经传导介质类药物。中医治疗此病的优势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研究来证实。发表于2002年以后及以迷你心智状态检查表为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同质性较高。比较性研究较试验性研究估算的比值比高1.5倍,以中医药学会制定的结果指标所估算的疗效为迷你心智状态检查表指标的2.58倍(4.79/1.86)。结论: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不多,且入选的随机试验和(或)半随机试验质量不高,比较性研究之证据等级也不高,在此基础上的meta分析结果外在效度较低。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性仍需要研究质量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之科研成果来支持。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发病迅速,症状严重,且常常留有后遗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综述近5年来中医药对此病的报道,发现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研究价值,同时对它的急性期抢救有效率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论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总结了我国临床试验中结局指标选择的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阐述了主要结局指标与 次要结局指标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了临床试验中结局指标的选择方法。指出只有选择对患者有直接影响的主要结局指标才能够证实干预措施的真正疗效,吧实验室检验为主的生物学指标只是一种次要结局指标,只有在主要结局指标不可行、且次要结局指标被证实与主要结局指标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够作为代替主要结局指标的替代指标使用;并提出了临床研究中亟需注意的三点事项;①应尽快引进与完善功能与生存质量评价;②寻找能发扬中医药优势的证候相关指标;③分清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的临床意义,严格进行结论的推导。  相似文献   

16.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关键点的变化及特点,及其所呈现的差异和新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自1997年1月起至今开展的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以 Excel 建立数据库,统计方案设计中的剂型变化、诊断标准的选择、疗程及评价时点的设置、对照药选择等关键点。结果在诊断标准的选择上,由国内专家共识逐渐采用国内最新的指南或临床指导原则;试验疗程及评价时点的设置方面,出现中风病(恢复期)疗程8周、12周并且呈增多趋势,且评价时点逐渐延长;采用多个评价量表进行综合评价;对照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安慰剂对照及安慰剂、阳性药同时对照(三臂试验),且呈增加的趋势。结论随着新药评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中风病中药新药的方案设计也呈现出新特点,促进中风病新药临床试验更加科学,实际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目前中风治疗的概况,介绍国外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在中风病人急救和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SU的特色、优势及临床实践模式,分析了我国发挥中医优势、建立中西医结合SU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临床路径指导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中医临床路径组50例,均根据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西医临床路径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采用回顾性队列的研究方法,对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愈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愈后方面,西医临床路径组与中医临床路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指导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西药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文献查阅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1977—2012年有关鹿茸及其鹿源系列中药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方面的106篇文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医疗保健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的迅速发展,鹿茸及鹿源系列中药的来源更为复杂多样,鉴别方法由简单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发展为多学科、多层次、多组分指纹图谱技术的综合鉴定,并引入化学、数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药材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但各种鉴定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解决鹿茸及鹿源系列中药真伪鉴别与质量控制等实际问题,必须进行管理、市场和技术部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