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中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的核心与精髓:认为身体健康有中和;身体疾病为失中和;主张治疗疾病求中和;养生保健顺中和。  相似文献   

2.
潘润存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158-159
"生病起于过用"出自《素问·经脉别论》,该书提出生病起于六气、七情、劳力、劳神、房劳、饮食、药物、安逸等因素的过用,同时该书中提出"和于阴阳,法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免疫观和养生思想,体现了顺应四时阴阳、调和饮食、调摄精神情志、劳逸结合、药物调理等养生观。这些养生思想为人类的养生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养生的理论、现代研究、发展前景等方面简述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古人倡导"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预防观,"顺乎自然、燮理阴阳"天人相应整体观,"固守精微、摄养精神"形神合一生命观。自古以来,中医养生倡导天人相应,应顺应四时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房事适当,形神共养,动静适宜,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以上皆是中医养生的终极目标和归宿。通过养生,养自己达到一个健康平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医养生中庸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中医养生学理论和养生方法的中庸思想,指出中庸、和谐、平衡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顺应四时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房事适当,形神共养,动静适宜,时时秉持中庸思想,就能使人体外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内为一个阴阳和谐平衡的统一体,因而身体健康,精神安乐。  相似文献   

5.
太极图以黑(阴)白(阳)两鱼的环抱,演绎了天地万物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方面的规律。由太极而衍生出的八卦,更是以阴阳为基础。结合八卦太极图分析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变化,不仅可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更可将医易相结合指导养生,彰显出中医预防医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周易>为五经之首,由<易经>和<易传>两部构成,<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这两部巨著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两者对养生观均有较系统、精辟的论述,且观点鲜明.然而,<内经>成书于<周易>之后,故受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便有历代诸多医家"医易相通"、"医者,也"、"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说.唐孙思邈云:"不知<易>者,便不足以以知医".明张景岳曰:"早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由此可见,<内经>的养生观源于<周易>.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有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分过后气温逐渐回升,阳气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加快,正是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养生的最佳好时节,而老年人如果利用春天阳气欣欣向荣的时机,顺势适当进补,对养生防病和治病大有裨益. 从中医理论上看,此时却是养生的好时节,借着春分阳气上升,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等方面着手,效果最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因此,养生的核心就是调和阴阳,平衡阴阳.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人群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相似文献   

8.
家父何任教授,对中医养生学深有研究,所撰《漫说养生》一文,以"三因学说"来考虑养生,从精神养生、气候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进补养生五部分进行阐述。结合何老的一生经历与卓越成就,学后颇有感悟。1、何老十分注重养心,认为养心宜以"诚"为第一;2、何老书画写健康,集诗、书、画、医于一身,把诗的意、书的智、画的魂寄之于医、汇之于医、用之于医,把医的精气神输之于诗、书、画;3、何老有追求,会放下,自小养成勤于书卷的习惯,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挚爱自己的事业,同时在遇人生磨难时能及时地放下、放开,多次战胜种种肉体上与精神上的考验和痛苦,在创造一次次生命奇迹的同时,还不断获得丰硕的工作、学习、生活成果并惠及他人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使机体阴阳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和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最高行为准则。《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对于认识生殖、生命规律的变化,研究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  相似文献   

11.
《灵枢》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护理理论。分别从5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进行养生、护理;二是"天人相参"根据四时不同进行养生、护理;三是养生、护理过程中要治神;四是整体养生、护理观;五是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12.
晓京 《开卷有益》2014,(10):67-67
<正>寒露寒露季节,深秋来临,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在养生方面,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饮食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  相似文献   

13.
王冰深谙道家养生之旨 ,养生思想独具特色。主要特点 :一是奉养天真的守道观 ;二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养生观 ;三是形神一体的养生观 ;四是和谐守度的养生法则 ;五是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深入探讨王冰的养生思想 ,对指导养生、防治疾病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的健康观及维护健康的特色和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健康观念及养生智慧,不仅囊括了现代健康的内涵,更极具自身特色。中医学的健康观主要包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和谐观、气血阴阳的平衡观。中医学维护健康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治未病、调情志、重正气、法自然。深入研究并推广运用中医学的健康观和调节手段,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中医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着重阐述中医阴阳理论和养生的关系,为养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未病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病观是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内容,具体有不同的方法,《黄帝内经》从宏观上给予了指导,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孙教授的养生总则是“合则安”;养生要诀是“上善、中和、下畅”;养心法则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推崇的养生方法是干祖望教授提出的:“童心、蚁食、猴行、龟欲”。具体操作方法有顺应自然、修心养性、护肾保精、运动锻炼、调摄饮食、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养生,避其邪气以防病等。  相似文献   

17.
佛教膳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是以饮食心理的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与儒家和道家的饮食观相比,其“食为行道,不为益身”的精神理念甚为明显.笔在对佛教饮食观与中医养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佛教饮食遵循的“戒杀”、“素食”、“饮茶”以及“分餐”而食所体现的饮食精神和蕴涵的科学养生观,影响着中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分析并结合元代养生家贾铭所撰《饮食须知》的论述,分析《饮食须知》中的食疗养生观,总结出《饮食须知》对于食物的选用十分考究,强调饮食禁忌,重视食物的寒热调和,不提倡生食、久食、多食的学术特色,以期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社会的养生。  相似文献   

19.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中医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着重阐述中医阴阳理论和养生的关系,为养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包括精神的、躯体的健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