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少见(6.1%),D-二聚体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症(PrE)敏感度达100%,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为95.7%。结论溶栓、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据欧美国家的初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因此.对肺动脉栓塞的深入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  相似文献   

3.
张翠英  王小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05-1006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病因,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经肺动脉造影、螺旋CT确诊以及综合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血气分析、D-二聚体作出诊断的15例肺栓塞病例。结果除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猝死外,其余13例经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改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得到缓解。结论肺栓塞病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尤其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者,特别是并存多个危险因素的病例,需有较强的诊断意识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金荣  张宇宁 《医学综述》2003,9(4):222-223
肺栓塞临床较常见 ,但诊治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预后。正确诊治者病死率 8% ,诊治不当者病死率达 2 5 %~ 30 % ,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病因[1] :①未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过分强调栓子的来源 ,过分强调三联征。②如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 ,则常常是首先考虑心脏病 ,而忽略肺栓塞的诊断。③对肝素应用尚未掌握 ,害怕引起出血。④抗凝过程中输入血浆而致病情加重 ,因此急性患者正确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肺栓塞的诊治进展做如下综述。1 诊断学进展肺栓塞的患者大多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2 ] ,即年龄大、肥胖、吸烟、大量…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动脉栓塞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浩  朱英  顾清  许国根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83-184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陛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的90例AP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情况。结果D-二聚体对APE具有高度敏感性,联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可确诊APE。早期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APE临床表现多样,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APE筛选检查;肺动脉造影是确诊APE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提高APE的早期诊断率,及时进行规范的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生对肺栓塞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12例,好转9例,无效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7%。结论在基层医院缺乏先进设备的前提下,只要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治愈病人降低死亡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 对26例误诊的肺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栓塞误诊率高达52%,易误诊的疾病有:慢性心肺疾患、肺炎、肾病综合征、肺癌、妊高症等.结论 肺栓塞是一个临床各科见病,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
金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的早期诊断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3例老年肺血栓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后存活11例,死亡2例。结论对可疑肺血栓栓塞老年患者行血浆D一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有早期筛查作用,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及肺动脉螺旋cT检查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单纯抗凝治疗是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安全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确诊为肺栓塞7例,而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5例,急性心功能衰竭3例,心绞痛2例,急性肺炎2例,胸膜炎1例,肺不张1例,误诊率为66.7%。结论: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掌握肺栓塞诊断技术是减少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回顾性分析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ECG及超声心动图对肺支脉栓塞诊断有帮助,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首选确诊方法。基础病变为下肢静脉炎、手术史及高血压。认为全面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近期手术史、长期卧床、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常见,D-二聚体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敏感度达92%~100%,结合超声心动图、CT肺血管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等检查可明确诊断,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肺血栓塞症筛选检查,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5岁,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手术史,无静脉栓塞病史。2天前间断胸闷、胸痛,到单位诊所做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医患双方均未介意。第三天早晨5:10分突发双侧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气短,急来我部门诊。病人当时情况:气急,大口吸气,呼吸极度困难,双侧胸部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病情危重,但若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我院和苏州大学附属一院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PE患者17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栓塞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分析15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过程及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旨在探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思路及溶栓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动脉栓塞(PE)误诊的常见原因,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方法:对我院心内科1999年3月~2005年10月误诊的14例PE患者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例;冠心病心绞痛2例;心源性晕厥1例;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结论:PE是一个人们认识不足的疾病,应予以重视,加强鉴别诊断的能力,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喆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51+153-151,153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查和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最大程度的减少误诊情况,提高APE的存活量。方法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APE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从临床特点、检查和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APE患者中,呼吸困难是最普遍的症状;利用D-二聚体检查APE敏感性较高;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心脏彩超对APE诊查效果准确明显。治疗APE患者采用溶栓抗凝方法,能够较好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结论临床中需要对APE复杂多样的症状进行严格诊断;D-二聚体能够用于APE患者筛选诊查;CTPA结合APE是较好的诊查方式;科学的溶栓抗凝治疗可减少APE患者的不良反应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APE)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记录2003~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PE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主要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措施及临床转归情况。用比浊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D-二聚体水平,随访3个月,记录预后情况。结果  共入选113例患者,男51例(45.13%),平均63.22岁。3个月的总体死亡率为12.39%,D-二聚体水平为500~2499ng/mL、 2500~4999ng/mL和>5000ng/mL的死亡率分别为49.56%、 26.55%和20.35%。与 500~2499ng/mL组相比,2500~4999ng/mL组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他的1.91倍(95%CI 0.91~4.09),≥5000ng/mL组患者的风险是其2.94(95%CI 1.42~6.25)。D-二聚体水平为随访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帮助对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减少临床肺栓塞的漏诊及误诊。方法:对1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肺栓塞中11例由CT肺动脉造影确诊,3例为临床诊断。4例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其中1例死亡;7例仅接受抗凝治疗,无死亡;3例临床诊断患者中2例因肺动脉栓塞猝死,1例自动出院。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性,诊断需结合易患因素,CT肺动脉造影是首选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