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NIHSS、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康复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于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对性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康复组护理30 d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天和治疗后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能力(ADI)。结果:经6周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ADL(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5.
张守敏 《中原医刊》2011,(15):96-9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入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早期给予Bobath法及健康教育。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包括运动疗法、ADL训练及心理干预等。于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简式Fugl—Meyer(FM)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遇辉  孙志璞 《中外医疗》2013,32(3):141-14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神经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发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及护理3个月后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高长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67-1168,117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260例首发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140例)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对照组(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包括卧床期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心理干预,被动运动等,采用Fud—meyer评分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康复护理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确实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2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降低肢体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非综合康复组,二组均在同时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值与BI值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入组后3个月时二组的残疾率(BI≤60)。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值和BI值均有提高,二组间增加值比较,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二组的残疾率比较,综合康复组也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介入针刺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 0人 ,对照组 2 0人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进行末经任何指导的自行锻炼。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90d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明显程度改善 ,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偏瘫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评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文  李丹  张国锋 《河北医学》2009,15(5):554-556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医护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入院时,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入院2周、4周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Brunnstrom分级上下肢I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能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2 0 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 0例 )。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 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FMA)、ADL(Barthel指数 )两组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59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药物、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时间为4W。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积分显著改善(P〈0.05或P〈0.01),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无明显的差异(P >0.05);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应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急性中风病偏瘫后遗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经筋理论的康复和护理,2组均7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评分(GCS)情况和四肢肌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2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变化,患者上肢肌力恢复状态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急性中风病偏瘫后遗症的预后作用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可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进行研究,为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以循证医学为手段,以训练修复理论为指导构建专门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主训练依从性。结果 康复训练实施8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但干预组两项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为临床提供了精准、系统化的脑卒中康复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最终有助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