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琼  ;卢月月  ;易宏锋 《医学综述》2014,(22):4183-4184
目的分析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内分泌科住院的8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指标将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肾病组43例及非糖尿病肾病组40例,另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中的NT-pro BN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 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1。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1[(0.21±0.04)U/L vs(0.08±0.02)U/L]及NT-pro BNP[(4.73±1.02)ng/L vs(1.24±0.43)ng/L]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非糖尿病肾病组IL-1及NT-pro BNP水平又高于对照组[(0.06±0.01)U/L、(0.09±0.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IL-1及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患者经规律性血液透析后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2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患者在首次透析前及规律血液透析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表现评分、体重、肌酐及NT-proBNP水平测定.结果 22例患者规律透析2周后临床表现评分、体重、肌酐及NT-proBNP水平均较透析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患者的百分比为0.00%.结论 规律性血液透析2周可使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改善,肌酐及NT-proBNP(pmol/L)下降.  相似文献   

3.
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NT-proBNP)是评价心功能的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价、评估高血压左室肥厚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本文主要针对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正常值范围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所致的不同级别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2年临床确诊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90例,其中Ⅱ级28例、Ⅲ级38例、Ⅳ级24例。对照组为109例心功能正常者。测定患者血NT-proBNP,比较NT-proBNP在不同级别(Ⅱ、Ⅲ、Ⅳ级)的心力衰竭中的水平。结果 NT-proBNP在AMI伴心力衰竭Ⅱ级患者中为(1 328±847)pg/mL、Ⅲ级水平为(4 887±1 191)pg/mL、Ⅳ级水平为(26 605±5 636)pg/mL,每一级别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心力衰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级别越高,其水平越高。38例在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NT-proBNP显著降低(P<0.05)。结论 NT-proBNP在AMI患者中可作为心力衰竭指标,其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价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清尿酸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检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0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0例。再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指数以及治疗前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检测值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组的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清尿酸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变化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1月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30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7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0例,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采用PiCCO监测EVLW及中心静脉压(CVP),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EVLW及NT—proBNP的差异。结果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EVLW水平分别为(7154-53)ml和(5274-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EVLW与CVP水平呈正相关(r=0.750,P〈0.01)。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215&#177;386)ng/L和(196&#177;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NYHA心功能亚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呈负相关(r=-0.601,P〈0.01)。结论EVLW及NT—pro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8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91例伴糖尿病肾病)及105例正常对照组IL-6基因多态性,包括IL-6基因启动子-572C/G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不伴肾病组和对照组(P〈0.01),IL-6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18倍(OR=1.618,95%CI:1.082~2.418),携带G等位基因的糖尿病肾病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361.71&#177;93.42pg/ml VS 343.03&#177;86.54 pg/ml,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动态变化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ICU的58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监测这些患者各个时间段NT-pro BNP的数值,分析NT-pro BNP及其变化值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用COX回归方法研究NT-pro BNP及NT-pro BNP变化值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NT-pro BNP 24、NT-pro BNP 48 d、NT-pro BNPmin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P<0.05),OR值结果分别为1.205(95%CI:1.201~1.208)、1.303(95%CI:1.298~1.307)、0.896(95%CI:0.893~0.898)。结论 NT-pro BNP 24、NT-pro BNP 48 d、NT-pro BNPmin可能是ICU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NT-pro BNP24、NT-pro BNP 48 d与病死率呈正相关,NT-pro BNPmin与病死率呈负相关。但是NT-pro BNP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环境来应用和解释,如何在更多混杂因素的环境下研究NT-pro BNP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仍然需要更多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3)与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内科住院的31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组)和102例正常对照者(健康组)血浆NT-proBNP、Gal-3水平,比较两组间两项标志物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项标志物水平与心脏彩超参数、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病例组患者的血浆Gal-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7.88±9.78)ng/mL vs(4.57±4.59)ng/mL,P<0.01],NT-proBNP水平也明显升高[(2425.03±8119.83)vs(139.46±158.75),P<0.01];Gal-3、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01);血浆Gal-3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正性相关(r=0.593,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组血浆Gal-3、NT-proBNP的水平更高,Gal-3、NT-proBNP水平升高能够客观反映心功能的下降,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NT-proBNP和Gal-3水平的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B型利钠肽在诊断左心衰竭中的价值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Zhao XY  Yang YJ  Zhang J  Dang AM  Ni XH  Huang J  Kang S  Ma WH  Zhao D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7):1165-1169
目的 评价B型利钠肽(BNP)在左心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和111例正常人,以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静脉全血BNP。左心衰竭患者再分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n=111)和〉4JD%组(n=132);心衰代偿组(NYHAⅠ~Ⅱ级,n=110)和失代偿组(NYHAⅢ~Ⅳ,n=133)。比较各组BNP的水平,评价其对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 BNP在左心衰竭组显著高于正常组(292.0ng/L vs 17.9ng/L,P〈0.001),在LVEF≤40%组明显高于LVEF〉40%组(471.0ng/L vs 138.5ng/L,P〈0.001),在心衰失代偿组明显高于心衰代偿组(579.0ng/L vs 84.8ng/L,P〈0.001)。BNP在诊断左心衰竭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0.927、LVEF≤40%组(AUC=0.989)、心衰失代偿组(AUC=0.991)以及区分代偿与失代偿组(AUC=0.941)时的AUC最高,诊断准确性好。以90.0ng/L为阈值点时,诊断有无左心衰、LVEF≤40%和失代偿心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9%、98.1%和98.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5%、94.0%和96.5%。以50.0ng/L为阈值点时,诊断LVEF〉40%及代偿心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0%和84.7%,阴性预测值为72.6%和72.1%。结论 BNP对LVEF严重受损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临床采用90.0ns/L作为左心衰竭、LVEF≤40%及心衰失代偿患者的诊断阈值;采用50.0ns/L做为LVEF〉40%及代偿心衰的诊断阈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心肺复苏(CPR)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5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A组:CPR 30 min,无效死亡;B组: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复苏成功,存活出院;对照组(D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于CPR开始(0 h)、3、6、12 h和24 h留取静脉血,检测BN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CPR初期,A、B、C三组BNP无明显激活,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CPR 3 h激活程度与C组接近,于CPR 6 h显著激活,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持续至24 h;C组于CPR 3 h激活,6 h达峰值,24 h降至较低水平。结论CPR过程中,BNP的激活呈动态变化,患者CPR后出现了心功能不全。BNP的早期激活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BNP大量持续表达提示CPR患者心力衰竭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血量、改善重要脏器血液灌注可以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情况下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探讨BNP在AC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检测35例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水平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ACS患者PCI前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评分(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结果: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却明显下降(P=0.027);PCI术前、术后血浆BN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均较不稳定心绞痛组高;血浆BNP水平,PCI前LVEF〈50%的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01),且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88,P〈0.001),但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与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介入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住院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房内径(LAD)、左心射血分数(LVEF),四腔切面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峰值(E)及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a),取平均值计算E/Ea值;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加重,LAD、LEVDD、E、E/Ea值逐渐升高,LVEF、Ea值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加而升高,对DHF的早期诊断、危害判断有重要意义,其测定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测定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AHF)的价值。方法:30例AHF患者测定其血浆BNP,并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NP。结果:AHF组的BNP为(150.80±83.7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BNP (40.05±15.63) pg/ml (P<0.01)。结论:BNP结合既往病史及心脏超声可能更好地诊断AHF。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肾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6例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肾功能损害将其分为单纯心衰组(113例)和心肾综合征组(103例)。测量2组患者血液中BN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soma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浓度。并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30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同单纯心衰组相比,心肾综合征组患者BNP与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分别为334.00(180.50~628.00)pg/mL vs 794.00(509.00~1 620.00)pg/mL(P<0.01),22.51(13.09~35.26)ng/mL vs 32.62(21.10~61.24)ng/mL(P<0.01)。同单纯心衰组相比,心肾综合征组30 d病死率明显升高,为7.1%vs 24.3%(P<0.01)。结论 BNP的失代偿是导致心肾综合征发病的因素之一。合并肾功能损害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更差,短期内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中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法(ECLIA)测定87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1例正常人血清NT-pro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其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与左室舒张末径(LVDd)呈正相关(r=0.40,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62.,P<0.01)。结论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且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的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增加,能较好地反映左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B型钠尿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后来发现BNP主要从心室分泌,其结构与A型钠尿肽(心房脑钠肽)相似。它们的发现,说明心脏也是一种内分泌器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BNP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生化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B型利钠肽(BNP)水平和6m in步行试验(6M W T)均与慢性心力衰竭(CH 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但它们可能反映了CH F的不同方面。研究BNP、6M W T与下列指标的关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 A)及生活质量的2项指标(躯体亚量表)———明尼苏达心衰生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CHD)相关的危险因素多达几百种.其中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相关脂蛋白等传统危险因素,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较多地被重视.并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部分CHD患者和一些早发CHD患者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而与炎症、促凝物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高度相关。本期介绍两篇论文从内分泌多肽和心率变应性角度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冠状动脉不是唯一受累的器官,本期介绍一篇论文探讨冠心病患者CRP水平增高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为该领域研究者拓宽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