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雄  王丽娟 《循证医学》2005,5(6):332-334
1文献类型 预防。 2证据水平 1b。 3文献来源 ① Diener HC, Cunha L, Forbes C, et al.European Stroke Prevention Study 2. Dipyridamoleand Acetylsalicylic acid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of stroke [J]. J Neurol Sci, 1996, 143(1-2) : 1-13.  相似文献   

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再发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阳春 《当代医学》2011,17(6):52-53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的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与对照组4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的两种用法,3年随访观察。结果多发性脑梗死再发率对比,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是:3例(0.06%)、12例(26.09%),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意义。结论两组对多发性脑梗死二级预防效果有显著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较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预防.方法 将211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组.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71例,阿司匹林治疗70例,氯吡格雷治疗70例,随访3年,观察脑梗死的发生.结果 3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首发脑梗死病人1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藻酸双酯钠0.1g,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服药基础上加服洛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进行对照治疗2年。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10.2%明显低于对照组23.3%,P〈0.05。结论洛伐他汀对脑梗死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复发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依从性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规范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2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检查、复发前二级预防执行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结果⑴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二级预防依从性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首次复发、受教育年限<6年;保护因素为本地户籍、享有医保、复发前病程<6个月;而性别、年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只有受教育年限、医保状况、是否首次复发、复发前病程进入回归模型。⑶复发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率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戒烟率低。结论临床医生应当依照临床指南要求加强对社区医生及患者的二级预防教育,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对各项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11-113
目的 探讨三七粉对脑梗死血瘀证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确诊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干预,试验组予三七粉联合阿司匹林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2个月及半年后,两组在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Rankin量表评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瘀证脑梗死患者中,三七粉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联合用药其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药物漏服率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降低药物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静滴活血化瘀类药物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潍坊市脑科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487例,随机分为2组,定期输液2次的患者为预防组,共241例,未输液的患者246例作为对照组.电话及门诊随访1~2年,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预防组的复发率为37.3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静滴活血化瘀类药物对脑梗死二级预防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目前老百姓就医还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大医院挤,小医院空”,老百姓急切盼望一种新的卫生服务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直接进入社区家庭的基本医疗服务。我院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后回访观察,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脑梗死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最新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在脑血管病中脑梗死的危害性最大。再发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Systematic 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关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筛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符合标准的RCT,包括脑梗死或TIA患者8619例,治疗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4315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43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OR=0.84,95%CI0.730.97,P=0.02)及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1 0.690.97,P=0.02)及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1 0.690.92,P=0.002),而主要出血发生率(OR=0.91.95%CL 0.730.92,P=0.002),而主要出血发生率(OR=0.91.95%CL 0.731.14.P=0.41)和病死率(OR=0.90,95%CI 0.781.14.P=0.41)和病死率(OR=0.90,95%CI 0.781.04,P=0.16)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现状,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不当的原因及脑梗死复发情况。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广饶县2家二级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32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规范应用阿司匹林组(n=121)与未规范应用组(n=203),分析从脑梗死初发到调查时应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及其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未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出现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停药或减量的有43例患者(21.18%)。患者从未被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只单用活血化淤类中药22例(10.84%)。因临床医师建议剂量不足或患者自行减量12例。存在禁忌症9例。其他原因4例。324例脑梗死患者中112例(34.57%)复发。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中18例(14.88%)复发,未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中94例(46.31%)复发。未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χ2=33.11,P0.005)。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不足,未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其脑梗死复发率高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在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疗效,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照组74例,治疗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各种远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长松  肖峰  尚进  蒋苏莉  姚茂元  潘琼 《重庆医学》2011,40(25):2567-2568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的脑梗死二级预防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该院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75 mg口服,1次/天)进行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A组(n=91)单用氯吡格雷;B组(n=53)予氯吡格雷联合奥美拉唑(洛赛克10 mg,2次/天).对其临床资料及发病...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对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简单评估。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28/33),对照组63.6%(2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小板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与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刘立海 《疑难病杂志》2012,11(2):132-13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二级预防过程中再发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二级预防过程中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2组均依据病情均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剂、调控糖尿病、调节血压及对症治疗等。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拜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每日1次,7 d后改为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14 d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1%vs55.0%,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8%vs 92.5%,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二级预防过程中再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12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和单用阿司匹林进行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结果 经过5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治疗组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对于脑梗死二级预防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梗死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可提高FMA和BI评分,降低NIHSS评分,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Cys-C、Hcy、hs-CRP水平,进而降低脑梗死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其预防效果优于单独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