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心脏电交替现象,近几年来已被众多学者所认识,是很有临床价值的心电图。我们从收集的66例心脏电交替心电图,以直观法来浅谈其发生机理。资料和方法66例各类型心脏电交替  相似文献   

2.
柯淑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74-1374
心脏的电交替现象可以出现于心电图的各个波段。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合并出现.但单纯ST段电交替较为罕见,现将笔者所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上激动起源于同一起搏点,与心外因素无关的各波段振幅、形态、时间发生交替性改变的电学活动现象,称为心脏电交替,伴有或不伴有QRS波的T波电交替为最常见的电交替类型。较少见的单纯P波电交替、u波电交替、QRS波阶梯现象  相似文献   

4.
心脏电交替伴心律失常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林 《四川医学》2005,26(10):1126-1126
本文对106例心电图出现心脏电交替伴心律失常 ,结合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玉冰 《广西医学》2003,25(12):2452-2453
T波电交替 (TWA)是心电图上 T波幅度、形态的逐搏交替变化。心电活动交替现象最早由 Hering在 1 90 3年报告 ,早期认为可能是病人心脏电机械性不正常。此后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 ,开始出现一系列 TWA的文献报道。新近发现TWA是一种特殊心电现象。这种心电现象可见于长 QT综合征 (L QTS)、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猝死以及电解质紊乱。TWA可以从体表心电图上直接发现 ,但也可能只是微小 T波交替 (微伏级 ) ,肉眼不能观察到而需要由特殊的信号处理技术才能记录到。这种微小 T波交替被认为与心肌易颤性增高有关。近年来人们开始利…  相似文献   

6.
多样化的心电交替性改变,是近代心电图学的新课题。六十年代以前报告心电交替是指出大量心包内液体压迫引起继发的R波交替电压。近30年来证明在心肌电生理的各个时相都可出现交替电活动。下面将我们20年来搜集的另外五种类型的交替电活动心电图及其发生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心脏电交替以单纯T波或者QRS-T波电交替为多见,而出现P-QRS-T电交替即心脏的全电交替实属罕见,我们最近遇到1例,报道如下: 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患者女,15岁,以发热、咳嗽、双膝关节酸痛伴心慌、胸闷20天入院。入院查体:高枕卧位,颈静脉稍怒张,心率115次/分,心律齐,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可闻及室性奔马律,心底部P_2>A_2。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侧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腹软,肝肋下3cm,肝颈返流征阳性,下肢未见浮肿。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除表现为ST段压低和T波倒置,也可表现为ST段延长和T渡幅度降低。但常规心电图有时记录不到这些改变,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因此已广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的心电图与青年人的心电图有不同之处。老年人的心脏有衰老的变化;其主要的变化有:心肌纤维的褐色素沉着,心肌萎缩,瓣膜口增宽,瓣膜弹性丧失,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沉着。心肌和传导系统均可受影响而反映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损害及传导障碍。如老年人同时伴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时其心电图上会有更多异常的发现。有时心脏虽有老年性变化,但心电图上可以没有特殊改变。老年人心电图上出现的变化有:电  相似文献   

10.
常规心电图中出现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尚有报导,但常规心电图正常,活动平板运动中试验中诱发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报告罕见,现将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8岁。因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生胸闷、心悸来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查体:BP18.0/10.2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一)。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大小正常,心率72bpm,律齐,无瓣膜杂音,A_2=P_2。心脏B超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正常。第二天平板运动3分钟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6bpm,P—R间期固定为0.15s,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与完全性右来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在临床心电图检查工作中,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交替出现被称为紊乱性房性心律失常。但随着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有人发现缠绕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上的心肌组织(肌袖)发放的单个或连续、有序或无序的快速电冲动,触发或驱动心房肌导致了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卢桂菊 《中原医刊》1997,24(10):27-28
ECG的临床应用及评价卢桂菊开封师专保健科(475000)1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的产生或是由于心脏冲动起源的障碍或是冲动传导的障碍。传导的体表心电图的生物电的变化。而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变化在常规体表心电图上则不能显示出来。在常规体表心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变化与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不同出血部位对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Q-T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波电交替发生率增加;双侧内囊内侧型、右侧额颞叶、脑干和脑室出血较其他部位出血Q-T离散度较明显延长,T波电交替发生率增加。结论:脑出血患者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变化与出血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栓塞心电图QRS电交替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经CTA确诊的55例肺栓塞心电图。结果有QRS电交替的肺栓塞20例占36.4%。结论心电图QRS电交替无特异性,但可作为肺栓塞诊断的重要预警之一。  相似文献   

15.
心脏电交替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异常现象 ,其在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对心脏电交替的认识还存在着有一些模糊认识 ,故正确认识电交替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1次 ,运动平板试验诱发心律失常和电交替现象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大一  李瑞杰 《当代医学》2001,7(6):22-23,89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诊断进展主要是无创心脏电生理技术领域的进展,包括12导联动态心电图、微型心电图监测仪、心室晚电位检测、倾斜试验、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和T波交替分析等其治疗方面主要是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观念的改变,射频导管消融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用Ag—AgCl电极于50例正常人的前胸体表,记录到每搏窦房结电位。它在相应的心电图P波前出现,窦房传导时间为54~174ms,舒张期斜坡不明显,向上斜坡之dv/dt为0.33~2.17mv/s,波幅7~45μv。在4条麻醉狗,同步记录体表窦房结电图、腔内窦房结电图和肢体导联心电图,作对比定性观察,证实了从体表记录到的P前波是窦房结区电活动在体表的反映。通过对1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SSS)及10例其他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显示出它在反映心脏传导系统各部分、特别是窦房结的电活动方面的优越性,能起到常规心电图无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波电交替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影  黄织春 《医学综述》2008,14(1):130-133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与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心肌活动不稳定的指标。在现有的检测手段及检测仪器条件下,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是一种价廉、方便且无创的检查形式的代表,但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其对于发生各种致死性心脏病危险分级的作用仍需要临床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现就T波电交替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目前大量研究认为T波电交替是人类及动物缺血心肌发生室速、室颤的标志,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有力预测指标。现就T波电交替的溯源与发展、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脏电交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心电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有报道。我院自1980年以来发现6例,其中4例为单纯性QRS波电交替,1例QRS-T波电交替,1例孤立性T波电交替。现结合患者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