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立碧  易岂建 《中外医疗》2014,(28):197-198
肺动脉瓣膜狭窄(PS)是心脏瓣膜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手术创口和并发症方面存在优势,使其逐步取代了外科手术。该研究就当前PBPV的治疗方法和术后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1988年~1998年对62名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患者平均年龄201岁。PBPV后即刻肺动脉瓣跨瓣压差(ΔP)由术前71±27mmHg降至37±15mmHg,54例随访1~9年,平均47±21年,ΔP进一步降为24±9mmHg。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即刻与中远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3.
4.
黄大鸣 《广西医学》1998,20(6):1039-1041
本文报告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18例。其中,中度狭窄15例,术后右心室收缩平均3.7±0.3kPa,下降61.6%;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平均1.3±0.3kPa,下降85.5%;瓣口内径平均16.1±2.0mm,增加220%。重度狭窄3例,右心室收缩压平均6.0±0.5kPa,下降54.8%;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平均4.9±0.3kPa,下降59.0%;瓣口内径平均8.6±0.9mm,增加19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所有先天性心赃病患者中占8%~10%[1,2].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是右心室的血液流出受阻,从而引起与狭窄程度成比例的右室压力增高,右室工作负荷大,右室肥厚以保持正常的心博量.  相似文献   

6.
7.
我院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 (percutaneousballoonpul monaryvalvuloplasty ,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pulmonarystenosisPS) 13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2~ 35岁 ,平均年龄 11 8± 7 2岁。经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二维和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右心室造影等检查证实为PS。其中单纯PS 12例 ,PS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 1例。1 2 方 法 按陈传荣等[1] 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为了解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行2次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发生率,并探讨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中远期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1999年5月~2004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2次PBPV术的发生率及其再手术的原因。结果 86例中有3例行2次PBPV术。其中2例原跨瓣压差过高需行2次手术,另1例发生再狭窄行2次手术。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中远期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加强PBPV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即刻和远期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病例选择为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共39例?术前导管测肺动脉瓣收缩期峰值跨瓣压差为(65.6±29.8)mmHg?结果:术后导管测即刻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28.8±14.2)mmHg,跨瓣压差<36 mmHg的患者31例,占79.5%?成功随访31例?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测跨瓣压差为(32.7±21.1)mmHg?随访时跨瓣压差<36 mmHg,共25例,占80.6%?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其中2例再次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肺动脉瓣跨瓣压差降至36 mmHg以下,其余2例继续观察?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长期疗效最主要的因素为术后即刻跨瓣压差,术后即刻跨瓣压差>36 mmHg的患者,远期疗效相对较差?术中及随访时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安全?创伤小,但有小部分患者特别是术后即刻压差>36 mmHg的患者易发生再次狭窄,术后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Inoue球囊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成人肺动脉瓣狭窄(PVS)的临床疗效.方法:成人PVS患者56例,采用PBPV进行治疗,并以超声多普勒评价其疗效.结果:56例行PBPV患者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由(103.4±27.2)mmHg(1mmHg=0.133kPa)降至(49.5±17.6)mmHg(P〈0.01),右房压由(17.2±5.5)mmHg降至(9.2±4.4)mmHg(P〈0.01),肺动脉压由(14.8±3.2)mmHg升至(22.1±5.3)mmHg(P〈0.05),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P)由(78.2±26.1)mmHg降至(22.8±12.4)mmHg(P〈0.01).多普勒超声随访:术后3mo△P较术后即刻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结论:INONUE球囊PBPV治疗成人PV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经临床、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前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跨瓣压差,观察PBPV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射流,跨瓣压差,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用球囊扩张成功,跨瓣压差下降63.65%(P〈0.01),1例出现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术中出现窦缓,用阿托品后消失,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婴儿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结果:手术总成功率95.5%(21/22),术后跨瓣压差由(8.28±2.32)kPa降为(3.72±1.53)kPa(t=7.52,P<0.05),右室收缩压由(10.99±1.81)kPa降至(5.76±1.71)kPa(t=9.62,P<0.05)。随访期间跨瓣压差无明显变化,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是治疗婴儿期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施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方法改进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其疗效。方法重度PS患者,因右心导管不能通过瓣口或当通过时出现缺氧性昏厥、抽搐及呼吸骤停,故采用Inoue球囊导管、参考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时球囊导管通过房间隔的方法,并加以改良通过肺动脉瓣口行PBPV。结果17例均获得有效扩张,PBPV后右心室压(RVP)由(133±29)mm Hg(1mm Hg=0.133kPa)下降至(45±1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VG)从(89±28)mm Hg下降至(21±1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瓣口面积(PVA)则由(0.62±0.31)cm2增大至(1.98±0.38)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压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平均随访(106±26)个月无再狭窄发生。结论对特别严重的PS患者,采用Inoue球囊导管、参考PBMV时球囊导管通过房间隔的方法,并加以改良通过肺动脉瓣口能够获得满意的有效扩张,操作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判明影响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疗效的因素和术后心脏形态学的变化。方法:用逐步回归法对82例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跨瓣压差、球囊/瓣环比值、肺瓣口面积和球囊充盈时间进行分析;对术前和术后的右室腔直径、右室壁厚度和ECG的Rv1行t检验;对术前、术后和随访所测量的跨瓣压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跨瓣压差(12.34±0.73)kPa,术后压差(4.79±0.36)kPa,下降百分比为(59.45±2.14)%(P<0.001);设术后残余压差(A)为因变量,术前跨瓣压差(X)、球囊/瓣环比值(Y)、肺瓣口面积(Z)和球囊充盈时间(W)为自变量,得回归方程为A=13.46+0.3208X-6.9626Y-0.7535Z,R2=0.6506;4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7±26.3(38~126)个月,平均随访压差(3.73±0.42)kPa,随访压差较前明显降低(P<0.001);随访所测量的右室腔直径、右室壁厚度和ECG的Rv1较治疗前有显著良性转归(P均<0.05)。结论:PVS严重程度是影响PBPV疗效的关键因素,术后心脏形态学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大年龄患者的好转机会小于儿童。提示PVS一经确诊,即应行PBPV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进行PBM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显著下降(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01),心排量明显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结论PBMV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近期疗效好,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PBPV)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PBPV 6例青少年肺动脉瓣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6例治疗均获得成功 ,右室收缩压由术前 9 82kPa± 1 57kPa降为术后4 84kPa± 0 83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 2 58kPa± 0 85kPa升为术后 3 98kPa± 1 0 6kPa。右室肺动脉跨瓣压差由术前 6 82kPa± 1 53kPa降为术后 1 0 9kPa± 0 84kPa。并且术后体检杂音均明显减弱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PBPV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可作为先天性圆顶样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霖  杨立华  黄创 《海南医学》2007,18(12):10-10,34
目的观察分级次扩张法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MS病人采用分级次扩张法PBM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显著下降(P〈0.001),左房内径明显缩小(P〈0.05),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结论分级次扩张法PBMV治疗重度MS疗效好,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8~1993.5完成二尖瓣球囊形成术(PBMV)115例,其中111例成功(成功率94.5%),根据我们的经验,PBMV是治疗风湿性MS的有效方法,它能明显的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使二尖口面积增加1倍左右,心功能改善1~2级,对获双侧交界裂开的病人,其疗效与OMV相似,如包括不同程度交界裂开的病人在内,则其总体效果与CMV相同。PBMV治疗风湿性MS的主要机制是使粘连的交界裂开,而风湿  相似文献   

20.
崔泽敏  吕兴  蔡定邦  文忠 《华夏医学》2004,17(3):322-323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 (PBPV)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7例单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PS)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 PS的轻重 ,3例选择单球囊法 ,4例采用双叶球囊法 ,进行瓣膜扩张术。结果 :7例患儿 PBPV术后 ,即时跨瓣压力阶差 (Δ P)均显著下降 (ΔP<2 0 mm Hg)。结论 :PBPV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