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 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 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结果 与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浓度为50.00 mg/L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增加;25.0 mg/L,50.0 mg/L浓度组培养液中NO浓度显著降低;胆固醇浓度为6.25、12.5、25.0、50.0 mg/L组与无胆固醇组比较,随着胆固醇浓度提高,培养液中NOS活性逐渐降低,MCP-1浓度逐渐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定浓度的胆固醇能直接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影响内皮细胞的部分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水平的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对照组、高糖组和糖浓度递增组,使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NOS、NO和SOD的吸光度,计算出活力或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OS活力和NO含量增加,SOD活力下降;递增组NOS活力、NO含量增加及SOD活力下降幅度均较高糖组更加明显.结论:递增性高糖较持续的高糖对内皮细胞SOD的抑制作用和NOS、NO的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高糖对ECV304细胞中Cofilin-1表达及PK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对ECV304细胞中Cofilin-1的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ECV304细胞,分组给药后,非放射性酶法检测该细胞中PKC的活性,RT-PCR法检测细胞Cofilin-1总mRNA的表达。结果:经高糖作用后,ECV304细胞PKC活性较低糖的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细胞内Cofilin-1总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预先给予PKC抑制剂GF109203x处理能显著地抑制高糖介导的ECV304细胞内PKC活性的升高(P<0.01)和胞内Cofilin-1总mRNA的表达(P<0.05),但对正常组PKC活性和Cofilin-1总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高糖刺激可能通过PKC信号传导通路使Cofilin-1表达增强,进一步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糖尿病状态下,一氧化氮(NO)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cyclase,sGC)均被氧化,使NO-sGC-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通路传导异常,NO-sGC-cGMP信号通路异常是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基础。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cinaciguat,CIN)可激活失活的sGC进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制造高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C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CIN干预组,每组6例。高糖组及CIN干预组均加入33.3 mmol/L的葡萄糖制造高糖细胞损伤模型,而CIN组同时加入0.1 μmol/L CIN干预。各组细胞在培养6、24、48 h时,检测上清液中的NO水平及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培养48 h后RT-PCR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粘附分子-1(VCAM-1)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NO、NOS含量呈现早期升高晚期下降的趋势,而CIN组上述趋势消失;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内皮细胞的e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NOS mRNA、ICAM-1与V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CIN组eNOS mRNA表达水平较高糖组明显升高(P<0.05),iNOS、ICAM-1与V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CIN可平衡NOS的活性,调节NO的生成及ICAM-1与VCAM-1的表达,改善高糖状态下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和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分别培养和共同培养 ,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 6h后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高糖共同培养时SOD活性比两者分别单独培养时更低(P <0 .0 1) ;共同培养时茶多酚干预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高糖组 (P <0 .0 1)。高糖共同培养时MDA含量较两种细胞单独培养明显增高 ,高于两种细胞单独培养的总和 (P <0 .0 1) ;共同培养时茶多酚干预组MDA含量低于高糖组 (P <0 .0 1)。结论 :( 1)高糖环境下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能促进肾细胞活性氧的产生 ;( 2 )茶多酚通过干预活性氧的产生影响细胞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支气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鄄1)和核因子-κB(NF鄄κB)的表达、炎性细胞浸润的变化,探讨雷公藤多甙干预后的影响。方法:18只Wistar大鼠分为哮喘组(A组),雷公藤多甙治疗组(T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ICAM鄄1、NF鄄κB在3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的表达。结果:①哮喘组支气管上皮ICAM鄄1、NF鄄κB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支气管上皮ICAM鄄1、NF鄄κB的蛋白表达与哮喘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③哮喘大鼠支气管NF鄄κB与ICAM鄄1蛋白表达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1)。结论: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NF鄄κB对于ICAM鄄1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雷公藤多甙对于哮喘的治疗机制之一可能通过下调受NF鄄κB调控的ICAM鄄1表达,减少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对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氧化氮合酶(NOS)活性、NO含量、细胞总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及自然传代法分离培养体外兔椎间盘髓核细胞,HE染色观察髓核细胞形态;利用不同浓度(0.1,1,10,100 mg/L)的米诺环素干预P2髓核细胞,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NOS活性和NO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成功建立了兔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米诺环素可以降低NOS活性和减少NO分泌,并且可以增加细胞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定浓度的米诺环素可以有效减缓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 h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均增加(P<0.05);茶多酚干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表达的增加,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此效应.  相似文献   

9.
EOLA1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及调控功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overexpressedlipopolysaccharide associatedfactor1,EOLA1)基因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通过基因组步移克隆EOLA1基因5′侧翼区不同长度的片段,插入β半乳糖苷酶(βgal)报告基因载体,分析各片段在ECV304细胞中的βgal调节活性。结果含EOLA1基因5′侧翼区-1~-2659bp和-1~-1951bp序列的重组质粒在ECV304细胞中能明显表现βgal上调活性,而-1~-361bp序列的重组质粒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EOLA1基因5′侧翼区-361~-1951bp内存在基因转录启动子元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脉复生(主要由牛大力、熟地黄、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终浓度为1μg/m L),LPS诱导+脉复生高、中、低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10、1、0.1μg/m L),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加氧酶-2(COX-2)、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细胞上清液中NF-κB p65、TNF-α、i NOS、COX-2、ICAM-1、VCAM-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脉复生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减少LPS诱导细胞中NF-κB p65、TNF-α、i NOS、COX-2、ICAM-1、VCAM-1蛋白表达水平,其中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脉复生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ECV304细胞中NF-κB、TNF-α、i NOS、COX-2、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调节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ICAM-1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缺氧 - 复氧内皮细胞ICAM - 1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取内皮细胞株EVC304,随机分为5组进行相应处理.空白组(A)37 ℃, 5%CO2正常培养24 h;缺氧组(B)持续通入95%N2+5%CO2混合气24 h;缺氧 - 复氧组(C)持续通入95%N2+5%CO2混合气12 h后,改用正常培养12 h;西药组(D)实验前加入终浓度为10 ng /L的尼莫地平,方法同C组;补阳还五汤组(E)以补阳还五汤培养,方法同C组.硫氰酸胍 - 酚 - 氯仿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以β - Actin为内对照,将RT - PCR产物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用ICAM - 1和β - Actin的光密度比值表示mRNA水平.结果缺氧 - 复氧组ICAM - 1mRNA表达最高(P<0.01),补阳还五汤组和西药组均显示ICAM - 1mRNA表达抑制(P<0.01,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内皮细胞ICAM - 1mRNA异常表达,对缺氧 - 复氧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川芎嗪衍生物阿魏酸川芎醇酯(TMPF)对H2O2引起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ECV304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川芎嗪(TM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TMPF对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按试剂盒说明测量微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测定ICAM-1mR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TMP与TMPF各浓度保护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损伤组(P<0.05或P<0.01),且TMPF保护组MDA含量均低于同剂量TMP保护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12.5μmol.L-1 TMP保护组和TMPF保护组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P和TMPF的其他浓度上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2O2可上调ICAM-1mRNA的含量,正常对照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245倍,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454倍,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376倍。H2O2损伤组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低于H2O2损伤组(P<0.05),而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H2O2损伤组(P<0.01)。结论 TMPF对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提高SOD活性,TMPF能降低损伤细胞ICAM-1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表达。TMPF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中ICAM-1表达上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TMPF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人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为靶点,研究Ox-LDL和8-Br-cAMP对ATP-结合盒转运子Al(ABCAl)、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阐明ABCAI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苏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12h后.分别加入Ox-LDL(30ng/m1)、8-Br-cAMP(0.5mmol/L)刺激3、6、12、24h,设未加刺激同时孵育24h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RT-PCR和Westem蛋白印迹法检测ABCA1、ICAM-1及MC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在给予Ox-LDL刺激后,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增高,ICAM-1的高峰时间在12h,其余高峰时间在6h;在8-Br-cAMP的刺激下,ABCAl、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也增高。高峰时间均在6h。结论 公认的致AS因素Ox-LDL可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中炎性细胞因子ICAM-1、MCP-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增加,参与AS的形成,同时抗AS基因ABCA1在Ox-LDL刺激下代偿增加,具有AS保护作用。cAMP不仅可增加ABCA1的表达,而且可增加ICAM-1、MCP-1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人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为靶点,研究Ox-LDL和8-Br-cAMP对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阐明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复苏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12 h后,分别加入Ox-LDL (30 ng/ml)、8-Br-cAMP (0.5 mmol/L)刺激3、6、12、24 h,设未加刺激同时孵育24 h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ABCA1、ICAM-1及MC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在给予Ox-LDL刺激后,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增高,ICAM-1的高峰时间在12 h,其余高峰时间在6 h;在8-Br-cAMP的刺激下,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也增高,高峰时间均在6 h。结论公认的致AS因素Ox-LDL可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中炎性细胞因子ICAM-1、MCP-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增加,参与AS的形成,同时抗AS基因ABCA1在Ox-LDL刺激下代偿增加,具有AS保护作用。cAMP不仅可增加ABCA1的表达,而且可增加ICAM-1、MCP-1表达。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ECV304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一氧化氮(NO)产生中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检测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细胞p38MAPK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的ECV304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用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23580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LPS 刺激内皮细胞后15min,p38MAPK的活性达到高峰,维持45min后逐渐下降,结论:p38MAPK参与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可通过阻断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iNOS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为败血症休克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Endothelial cells ( ECs) are an i mportantsource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 . PAI-1 is the major physiological inhibi-tor of fibrinolysis and has been considered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1].The higher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PAI-1 may reduce fibrinolysis ,then induce the i mbal-ance between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 Fibrindepositing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an not bedissolved easily , which promote thrombosis . Per-oxiso…  相似文献   

18.
Zhang K  Chen B  Wu G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0):784-786
目的 克隆、分离血管内皮细胞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下差异表达的基因。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在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诱导下,用改进的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表达水平明显差异的cDNA。对差异显示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比较。用Northern Blot证实差异显示基因片段。结果 LDL诱导ECV304细胞出现 上调和下调表达的cDN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