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肝衰竭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结果:115例患者中,体温正常者占53.04%,低热者占17.39%,中度发热者占13.91%,高热者15.65%;腹胀者占73.91%,轻微腹痛者占42.61%;腹部体征轻,主要表现为轻压痛、腹肌张力稍高;主要并发症为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60.87%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9.57%的患者升高,少数患者降低;血液PCT为(1.35±3.00)ng/mL,且97.56%的患者升高;腹水常规检查中细胞计数多<300×106/L(68.09%),且以淋巴细胞为主(76.60%);17.02%的患者腹水PMN计数≥250×106/L.47例腹水细菌培养中阳性为5例(10.64%).115例患者治愈37例(32.17%),好转30例(26.09%),无效48例(41.74%),死亡12例(10.43%).结论:肝衰竭患者SB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且预后差,临床工作中对于肝衰竭合并腹水的患者应警惕SBP的发生,早期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适度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本研究从肠道菌群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招募运动组和少动组志愿者人群,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志愿者肠道菌群结构.结果 高通量测序共获得61 888个OTUs,其中已注释的OTUs有61 149个.PCoA分析显示,运动组和少动组之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运动组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丰度显著高于少动组(P=2.5627×10-7,P =0.000 178 4),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的丰度显著低于少动组(P=0.000 003 46,P=0.000017 41).有3株可培养的菌株在运动组中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瘤胃球菌属的Ruminococcus_sp.5_1_39BFAA,双歧杆菌属的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以及丁酸产盐菌属的Anaerostipes_hadrus.在运动组中显著增加的肠道菌,如拟杆菌科,双歧杆菌属的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以及Anaerostipes_hadrus,能够代谢产生丰富的SCFAs,对肠粘膜免疫系统动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运动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及其与肠黏膜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OA)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入我院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72例作观察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4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OA水平与肠道菌群门与属的相对丰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DO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厚壁菌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及放线菌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不明肠杆菌科、韦荣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及乳酸菌丰度显著增加。本研究将门、属水平肠道差异菌群与血浆DO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血浆DOA水平与链球菌(r=0.642,P<0.001)、韦荣球菌(r=0.412,P<0.001)相对丰度呈正相关。结论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DO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肠道菌群构成与物种均发生改变,其中异常富集的链球菌、韦荣球菌与血浆DOA水平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慢性肝衰竭患者1 003例,从中选取并发SBP者385例,其中腹水多形核白细胞( polymorphonuclear leuc...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39-143+封三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另有8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分别提取肠道菌群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扩增V3~V4区序列相应基因片段,建库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间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发现两组间部分菌群的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解纤维素根瘤菌(Cellulosilyticum)、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ella)、毛螺菌(Lachnospiracea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和摩根菌(Morganella)降低,亨盖特拉菌(Hungatella)显著升高。此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BC组和NC组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发现PBC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在一定水平上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望为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新的敏感微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S患者20例(AS组)以及10名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和健康者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针对16Sr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得到两组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数据,随后结合文献智库信息挖掘,进行组间样品菌群组成分析、组间样品多样性分析、样品组间差异性分析及功能预测及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样本中,门水平主要包括Bacteroidota, Firmicutesy, Actinobacteriota等,属水平主要包括Bacteroides, Prevotella, Faecalibacterium等。属水平上的分析显示Lachnospira、Agathobacter、Tyzzerella、Romboutsia、Roseburia、Lachnospiraceae UCG-003、Intestinibacter、Monoglobus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Cyc...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评估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差异性.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4例RA患者和14例pSS患者的晨起粪便.收集每份粪便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变化。方法: 利用卡介苗(BCG)诱导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水平,并留取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门水平上,两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正常对照组分别占59.50 %和37.90 %,造模组中依次占47.92 %、46.84 %,门水平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模型组厚壁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对照组相比丰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水平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丰度较高的前20个菌属中,模型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丰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布劳特氏菌(Blautia)、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介苗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存在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厚壁菌门及乳酸杆菌属丰度明显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升高,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衡,肠道屏障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异烟肼(INH)致大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时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0组)、INH灌胃10 d组(H10组)、INH灌胃28 d组(H28组),分别于连续灌胃0、10和28 d后收集大鼠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并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D0组比较,H10组和H28组α多样性未发生改变(均P>0.05),β多样性发生变化(均P<0.05),门水平上Verrucomicrobia丰度减少而Tenericutes丰度增加(均P<0.05),属水平上Lactobacillus、Romboutsia和Akkermansia丰度减少而RuminococcaceaeUCG-005、Dubosiella、norankf_noranko_MollicutesRF39、unclassifiedf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肝功能衰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择取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有无达到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作为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为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者,研究组40例为生化指标达肝功能衰竭诊断标准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观察两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血常规、腹水培养情况.同时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代头孢抗生素应用与肝功能衰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显著低于亚胺培南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后两者治疗时间较三代头孢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对三代头孢敏感度、大肠杆菌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水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感染较重,腹水培养阳性机率较低,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与亚胺培南治疗效果显著,对三代头孢治疗的敏感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影响SBP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及早预防、治疗,从而减少其患病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44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与38例肝硬化腹水未并发SBP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因、性别、TBIL、DBIL、GLO、A/G与SBP均有明显关系,根据腹水白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结合腹水透明度、利凡他试验及比重可初步作出诊断。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肝功能检查可预测发生SBP的可能性,常规作腹水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0%~30%,在临床观察中,及时发现腹膜炎先兆,早期、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本院住院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送检腹水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38株(70.4%),革兰氏阳性菌16株(29.6%).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较好,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临床应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指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腹腔急性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也见于其他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肝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等。肾病综合征、心源性腹水、孕产妇、术后乳糜性腹水亦可发生SBP ,但发生率相对较低。SBP多发生于腹水的基础上,亦有报道可发生于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据国内统计SBP占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的2 0 6 % ,肝硬化无腹水患者的10 3% ,其发生率与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如合并肝性脑病者SBP可达36 % [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SBP是肝硬化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衰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肾功能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302医院2003-2008年1 810例肝衰竭患者中选取合并SBP者143例(A组),选取腹水细胞学检查不足诊断SBP标准,但临床上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者276例(B组)做为对照组。按出院时患者预后分好转组与非好转组。对基本资料、抗生素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非好转患者肌酐值均大于好转患者(P〈0.05)。A组中好转患者治疗中肌酐值明显下降(P〈0.05),非好转患者肌酐值无明显变化(P〉0.05)。B组非好转患者治疗5d时肌酐值升高(P=0.003)。结论肝衰竭合并SBP患者治疗过程中肌酐值下降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细菌种类以及临床特点,减少漏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16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中69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1.32%),共分离细菌21株,包括7种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43.72%;139例(83.2%)患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