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丹  郑穗联 《当代医师》2013,(11):1470-1473
目的ReteamIII筛查婴幼儿眼底病变,将结果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婴幼儿共1097例,门诊筛查的婴幼儿333例(设为I组),新生儿科住院筛查的早产儿共764例(设为II组),将眼底筛查结果记录,并将ROP与胎数、出生体重、孕周、性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o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ehopulmonarydysplasia,BPD)、新生儿小肠结肠炎(neeroffzingenterocolitis,NEC)等疾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I组中ROP有98例,发病率为12.8%。胎数、出生体重、孕周与ROP显著相关(P〈0.05),ROP与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呈显著相关(P〈0。05),与PDA、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心脏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RetcamIII是检测婴幼儿眼底病变的重要手段,而ROP仍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眼病,温州地区ROP发病率为12.83%,胎数、出生体重、孕周、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是ROP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34~35周早产者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42例孕34~35周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8例,分娩前48 h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64例,不进行促胎肺成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头围与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促胎肺成熟的治疗可降低孕34~35周早产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儿的病死率,虽然会对体液免疫造成一定影响,但利大于弊,早期干预不良影响,可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同时分析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1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患儿。结果 ROP发病率为19.1%,不同出生体重(BW)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LBW)、低胎龄(SGA)、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是形成ROP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该进行ROP筛查,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ROP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丹  郑穗联 《当代医师》2014,(11):1494-1497
目的 探讨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差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早产儿共1 183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 058例自然受孕儿设为Ⅰ组,125例试管婴儿设为Ⅱ组,将ROP筛查结果记录,对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性进行pear-son x2检验,将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与ROP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中ROP有138例,发病率为13.0%;Ⅱ组中ROP有17例,发病率为13.6%,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分类,两组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孕周与ROP呈负相关(r=-0.13,-0.159,P<0.05);胎数与ROP无关(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ROP呈正相关(r=0.096,P<0.05);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与ROP均无关(P>0.05).结论 温州地区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ROP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唐碧莲  杨黎焱  汤慧丽 《吉林医学》2009,30(13):1281-1283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生后30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予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NCPAP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早产儿NRDS、呼吸暂停发生率、机械通气应用率。结果:治疗组NRDS、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机械通气应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对孕周〈34周的早产儿能减少NRDS、呼吸暂停的发生,减少机械通气,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金宏  刘丹  陈如  范芳丽  郑穗联 《浙江医学》2015,37(18):1497-1500
目的 比较分析规范氧疗指导前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4 月至 2006 年 10 月进行了 ROP 筛查的早产儿(体重<2 000g)共 297 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规范氧疗指导前(2002 年 4 月至 2004 年 4 月)的 127 例早产儿作为组一,规范氧疗指导后(2004 年 10 月至 2006 年 10 月)的 170 例早产儿作为组二。分析比较两组 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方式、相关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 病、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 组一中早产儿 ROP 总发病率为 22.8%,严重 ROP(3~5 期)发病率为 9.4%,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5.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0.3%,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分别为 10.3%、8.7%。组二中早产儿 ROP 的总发病率为 18.8%,严重 ROP 发病率 4.7%, 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6.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12.0%,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 分别为 7.7%、2.2%。组二中 1 500~2 000g 早产儿 ROP 的发病率低于组一同体重者(P<0.05),而<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和 ROP 总发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规范氧疗指导后,早产儿严重 ROP 发病率下降(P<0.05)。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均相关(均 P<0.05)。 结论 规范氧疗指导后,降低了早产儿严重 ROP 的发病率,对于体重范围在 1 500~2 000g 的早产儿能够降低 ROP 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7月1日~2007年2月1日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25例早产儿和20例足月新生儿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的诊断和分期.结果 125例早产儿中ROP的患病率为6.4%,对照组足月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质量≤2000 g的早产儿ROP患病率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000 g的早产儿(x2=6.42,P=0.01),孕周≤32周组的早产儿ROP患病率(17.5%,7/40)显著高于孕周>32周的早产儿(1.1%,1/85,x2=9.52,P=0.002).孕周(OR=0.865,P=0.038)和出生体质量(OR=0.768,p=0.042)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未发现吸氧、机械通气、使用消炎痛、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质量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可早期发现ROP.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佛山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诊治情况,为更好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胎龄37周行ROP筛查的50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字2检验分析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ROP的发病及诊治情况,分析总结相关防治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共有502例早产儿行ROP筛查,发生ROP病变32例,发病率为6.37%;出生胎龄≤28周组、~32周组、~34周组、34周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66,P0.005);出生体重≤1000 g组、~1500 g组、~2000 g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37,P0.05);氧疗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字2=4.32,P0.05),机械通气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字2=20.18,P0.005)。结论:佛山市ROP发病率为6.37%,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氧疗、机械通气是ROP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规范、全程进行ROP筛查及诊治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34周早产儿自身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32例≤孕34周早产儿的孕周、出生体重与≤孕34周早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孕28—31^+6周组早产儿的死亡率、极低体重出生率明显高于孕32—34^+6周早产儿(P〈0.001),孕28~31^+6周组与孕32—34^+6周早产儿的窒息率无差异(P〉0.05),极低体重儿的死亡率明显高于1501—2499g组(P〈0.001),极低体重儿的窒息率高于1501—2499g组(P〈0.01)。结论孕周与出生体重对≤孕34周早产儿死亡率有一定影响,极低体重儿对≤孕34周早产儿窒息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高危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5月1日~2004年11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172例胎龄小于37周,或胎龄大于37周、但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儿定期检查眼底。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期。同期住院的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72例早产儿中,放弃治疗或死亡12例,检查并随访完全160例。早产儿ROP的患病率为19·4%,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重≤2000g组的ROP患病率(28·4%)显著高于出生体重>2000g组(8·3%)(χ2=10·217,P=0·001)。孕周≤32周组的ROP患病率(42·5%)显著高于孕周>32周组(11·7%)(χ2=18·258,P=0·000)。胎龄(OR=0·959,P=0·036)和出生体重(OR=0·999,P=0·026)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输血(OR=0·076,P=0·029)和Apgar评分(OR=23·62,P=0·012)与ROP的发生具有负相关性。未发现吸氧方式、表面活性物质、多巴胺和出生前地塞米松的使用、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重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早期发现ROP。  相似文献   

11.
彭军  张惠明 《四川医学》2011,32(9):1438-1440
目的评价早期高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接受静脉营养的早产儿95例随机分成3组,高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3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5g/(kg.d),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2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5g/(kg.d),低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1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g/(kg.d)。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尿素值、血氨值、三酰甘油值及生后28d内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结果 3组资料比较,高剂量组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3组各项血清学指标及生后28d内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16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加用了吲哚美辛预防颅内出血,观察两组之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吲哚美辛可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测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浆中mir-124-3p和SPOCK2蛋白的临床意义,为早产儿严重肺损伤寻找新的高危因子和治疗靶标?方法:根据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诊断标准,早产儿分成RDS组17例及对照组(无RDS等并发症的普通早产儿)21例?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外周血浆中和体外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中的SPOCK2蛋白?采用TargetScan分析与SPOCK2基因3′末端非编码区结合的可能miRNA,并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扩增候选miRNA?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对血浆中SPOCK2蛋白和miRNA进行相关分析?构建mir-124-3p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研究mir-124-3p过表达对SPOCK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早产儿血浆中SPOCK2蛋白浓度为(7.24 ± 0.43)μg/L,而RDS组升高为(16.43 ± 0.54)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P < 0.01)?SPOCK2基因3′末端存在mir-124-3p?mir-25-3p?mir-122-5p等候选的miRNA结合位点?荧光定量RT-PCR证实外周血中不能测到mir-25-3p?mir-122-5p?mir-124-3p表达在对照组中较高,在RDS组中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mir-124-3p的表达量与SPOCK2蛋白血浆水平呈负相关(r=-0.645 9,P=0.012 6)?mir-124-3p慢病毒载体转染可以显著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中SPOCK2蛋白的表达?结论:测定早产儿血浆中SPOCK2蛋白,可能对RDS等肺疾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利用mir-124-3p调控SPOCK2蛋白表达,可能对早产儿RDS等严重肺损伤的治疗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早产儿出生后4周内肠道微生物产气量及各种气体成分所占比例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2020年5月1日—6月1日期间生后即入上海市儿童医院治疗的19名早产儿。被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均符合出生胎龄≥28周同时<37周,无畸形或代谢性疾病,被纳入前均获得父母书面知情同意。收集其出生后3天内,出生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时自然排出的粪便,12h内送达实验室处理。通过体外发酵系统,将所收集的粪便接种到分别以乳糖(lactose,LAT)、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FL-2)和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作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发酵;另外检测肠道菌群的产气量、各种气体成分(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硫化氢)等代谢指标。结果 培养基组早产儿的肠道微生物经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均逐渐增加。早产儿自出生起至第4周,肠道微生物体外产气中均测到甲烷。早产儿自出生2周后,其他气体普遍产生,肠道微生物的体外产气中二氧化碳占比最多,其次为氢气、甲烷和硫化氢。此外,不同日龄早产儿肠道微生物皆在以FL-2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产气量最少,以LAT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产气量最多。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4周内,肠道微生物经体外发酵的产气量与其日龄呈正相关。早产儿出生后4周内所排粪便可能含产甲烷菌。  相似文献   

15.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旨在降低其伤残率。方法将62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干预组早产儿出生后即提供发育支持护理,接受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定期随访,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定期评估,用CDCC婴幼儿智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6、9、12个月时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时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达到正常百分数85.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其伤残率。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以引起慢性呼吸系统后遗症,影响早产儿的远期生命健康。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且维生素A可促进肺泡发育,维生素A被视为预防BPD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维生素A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晚期早产儿是指妊娠时间为340/7~366/7孕周(即孕239~259天)出生的婴儿[1],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疾病发病率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再次入院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早产儿生后12~24h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监测,探讨其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早期预测和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93例早产儿生后12~24h内应用TCD监测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将监测结果与颅脑超声检查IVH发生与否及12月时的神经发育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其在早产儿IVH早期诊断和神经发育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93例早产儿中,62例发生IVH,其中轻度28例,重度4例。有IVH组早产儿生后早期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速率(Vm)及舒张期流速(Vd)分别为(单位:cm/s)40.3±8.3、22.9±5.7和10.3±5.5,均明显高于无IVH组(分别为32.9±5.1、16.6±3.9和4.0±4.8)(P<0.001),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别为1.49±0.48和0.75±0.14,均明显低于无IVH组(1.96±0.52和0.89±0.15)(P<0.001)。对57例作神经发育预后分析,神经发育不良和正常者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早期预测早产儿IVH的发生与否,对预测神经发育预后可能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调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8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4例早产儿在生后3~7 d内常规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对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损伤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平均胎龄为(33.27±1.99)周,平均出生体重(1 992.9±505.2)g。总的颅内出血(IVH)发生率35.2%(142/40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3.5%(14/404),轻度脑损伤发生率23.5%(95/404),重度脑损伤发生率13.6%(55/404)。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但与颅内出血程度无关。并发症肺透明膜病(RDS)、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出血、低血糖、多器官功能损害及贫血与脑损伤程度有关。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多因素有关,头颅B超可对早产儿脑损伤作出早期诊断,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阳性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早产儿147例,生后2 h内检测咽拭子UU-PCR,根据PCR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BPD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UU阳性是否为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早产儿UU阳性与BPD的关系。结果147例早产儿中,56例(38.1%)早产儿UU阳性,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孕周、性别、产前地塞米松使用情况、生后猪肺磷脂注射液使用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阳性组早产儿BPD发病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小孕周(OR=0.481,95%CI:0.279~0.829)、男性(OR=0.304,95%CI:0.093~0.997)、UU阳性(OR=3.870,95%CI:1.176~12.734)、动脉导管未闭(PDA)(OR=5.280,95%CI:1.148~24.280)均增加早产儿发生BPD的风险。结论早产儿UU阳性可能与BPD的发生有关;UU阳性、小孕周、男性、PDA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