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是细胞膜转运水分子的特异性通道蛋白,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其表达异常与一系列水平衡紊乱导致的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水通道蛋白的基础研究、水通道蛋白特异性抑制剂和水通道蛋白分子靶向治疗等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AQPs)是介导水分子穿透细胞膜的蛋白通道的总称。水通道蛋白在真菌,霉菌,原生生物,植物以及动物体内都有表达。迄今为止,学者们在人体不同组织中共发现13种水通道蛋白(AQP0-12),并把它们全归为水通道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又可以根据它们的渗透特征分为两个亚组:水通道蛋白和水甘油通道蛋白。AQP3 ,AQP7,AQP9和AQP10属于水甘油通道蛋白亚组,因为他们既能介导细胞对水的运输又能介导对甘油等其他一些小分子溶质的运输。学者们已经初步确定水甘油通道蛋白在保持生物体水稳态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它们作为甘油通道的生理病理重要性还没有被完全认识清楚。学者们在对AQP7做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它不仅在保持机体能量平衡和葡萄糖稳态发面均发挥重要作用,还与机体脂肪细胞、脂肪组织的形态、生理变化及肥胖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AQP7与肥胖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毅  ;史振伟 《医学综述》2014,(24):4448-4450
调节细胞膜的水渗透性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求,水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一组与水通透性有关的转运蛋白。目前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表达或功能的改变,可以改变细胞膜转运水的速度。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临床上各种形式的水肿形成相关,通过改变体内水的平衡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水通道蛋白在维持肺脏的液体平衡中同样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及其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通道蛋白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孔道特异蛋白质家族, 有13个家族成员。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与多种临床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通道蛋白在哺乳动物机体中调节作用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水通道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参阅了国内外近年来众多有关水通道蛋白的研究文献,介绍了水通道家族的分子结构,以及理化因素、激素和其他蛋白等调节水通道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水通道蛋白在脑水肿、肺水肿和肾脏疾病中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类促进水转运的低分子跨膜蛋白。在正常妊娠过程中,水通道蛋白表达于胎盘、子宫、附件、大脑、泌尿系统及泪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局部的暂时性的调节在正常妊娠、胎儿发育、羊水量的稳定及其他器官中的水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水通道蛋白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表达,了解水通道蛋白对妊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水通道蛋白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表达及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水通道蛋白是具有高选择性的跨膜蛋白家族,迄今共发现13个家族成员,即AQP0-12,水通道蛋白1是最早被发现的,研究发现,它参与鼻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鼻腔粘膜高表达。本文参阅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通道蛋白1的研究文献,就水通道蛋白1在鼻部的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鼻部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脊髓水肿是脊髓继发性损伤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影响着脊髓损伤的修复与预后。水通道蛋白-4广泛 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在脑和脊髓中高表达。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是近年发现的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 上的蛋白,在功能上与水通道蛋白互通。水通道蛋白-4和内向型整流钾离子通道4.1在脊髓水肿形成和消除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并且对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兴奋性毒物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特异转运水的蛋白家族,能显著增加细胞膜水的通透性,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调节。AQPs在肠道上皮细胞大量表达,肠道水代谢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因此推测其表达的变化与肠道水代谢之间可能存在较为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水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起重要作用 ,也参与完成一些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水通道 (waterchan nel)即水孔蛋白 (aquaporin ,AQP) ,分布广泛。迄今为止至少已发现并鉴定出 10种水孔蛋白 (AQP0 ~AQP9) [1] ,而水通道在脑内表达的主要是AQP4 ,此文简要介绍水通道的分布、结构、作用及AQP4 在脑内表达的研究进展。1 水通道家族的发现及分类1.1 水通道家族的发现研究表明水穿越细胞膜有两种方式[2 ] ,一是弥散通过脂质双分子层 ,其通透性 (pd)与温度有关 ;二是通过细胞膜上能选择性通透水的通道蛋白。渗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1、3 (AQP1、AQP3)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复发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 blot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5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及15例复发组织水通道蛋白1、3的表达量,分析两者在复发前及复发前后表达量的差异与复发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后水通道蛋白1、3的表达量较复发前有所增加,且复发前蛋白表达量高的容易复发,其蛋白表达增加的量与随访的复发时间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水通道蛋白1、3的表达量在复发后的明显增加,其增加的量及初发后蛋白表达量与随访的复发时间相关,AQP1、AQP3可成为检测膀胱癌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冯璟  王俊平 《医学综述》2007,13(17):1295-1297
水通道蛋白是动植物细胞膜上转运水的特异性孔道,目前发现至少有8种在消化系统有表达。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异常已被证实与临床许多疾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其表达的调节及调节机制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得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因脏而异:心肺气虚,血行乏力,气血运行不畅;心阳不足,温通失职,痰瘀搏结,痹阻心脉;脾胃虚弱,水湿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脾两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肝气郁结,气机郁滞,痰浊血瘀内阻心胸;肾虚本亏,阴阳不足,心脉失养,甚或水饮凌心。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从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并确定了以整体调治为原则,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赵燕  杨秋萍 《医学综述》2007,13(22):1699-1700
细胞凋亡是一种调节机体结构与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均与细胞凋亡有关。灯盏花素能调节Bax/Bcl-2、能抑制细胞凋亡,临床研究也发现它对上述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胥受天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认为带下病的主要病机为湿邪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以致任脉失约、带脉失固,本虚标实是带下病的病机特点。治疗以燥湿为主,少佐利湿,且根据年龄不同治法各异,选方以四妙丸加减为主,善用药对。   相似文献   

16.
近20余年大量研究发现miRs靶向mRNA,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控制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参与个体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miR-424是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miR-424在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表达变化、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论瘀热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瘀与热是瘀热形成的病理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皮肤、黏膜的异常、积、肿块、出血;热为六淫病邪之一,临床表现为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而瘀热相搏证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抉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时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温热论》的邪留三焦证及其治法。叶天士在河间分消和中满分消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消走泄法,分消走泄法主要包括分解湿热和分部走泄两个方面的内容,湿热痰浊郁结是邪留三焦的主要病机,分消走泄法乃主要治法。分消走泄法在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可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