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MACO再灌注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缺血脑组织IL-1β、IL-1R1、IL-1ra、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模型组IL-1β、IL-1R1、IL-1ra和ICAM-1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强(P<0.05和P<0.01).补阳还五汤组IL-1β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生物碱组和苷组较模型组有所降低;补阳还五汤组IL-1R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生物碱组和苷组IL-1R1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接近.补阳还五汤组、生物碱组和苷组IL-1ra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P<0.01).补阳还五汤组、生物碱组、苷组ICAM-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苷通过抑制IL-1β、IL-1R1、ICAM-1 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对缺血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各药对脑缺血后IL-1ra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茶叶中茶多酚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导致的神经损伤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与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GCG对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IL-1β、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缺血1.5 h后,将尼龙线拔出,行再灌注24.0 h.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EGCG1组(I/R+12.5 mg/kg EGCG)、EGCG2组(I/R+25.0 mg/kg EGCG)、EGCG3组(I/R+50.0 mg/kg EGCG)5组.Sham组大鼠除不予栓塞大脑中动脉外,其余与I/R组相同.采用干湿重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色法检测MPO活性,RT-PCR测定IL-1β及IL-10 mRNA水平,ELISA测定IL-1β和IL-10含量.另取原代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组、OGD/R+EGCG组(OGD/R+50.0μmol/L EGCG)3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元IL-1β和IL-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PO活性、IL-1β含量、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IL-1β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与I/R组比较,EGCG3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PO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IL-1β含量显著减少,IL-10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与I/R组比较,EGCG2组、EGCG3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IL-1βmRNA水平显著下调、IL-10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神经元IL-1β及IL-10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OGD/R组比较,OGD/R+EGCG组神经元IL-1β蛋白质表达明显下调,IL-10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EGCG可抑制脑缺血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一效应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素甲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91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大剂量(HD)及小剂量大黄素甲醚组(LD)。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病变侧脑组织IL-18的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本实验Model组各个时间段脑组织IL-1β含量明显升高,再灌注6h达高峰(1.295±0.0352ng/ml,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随之开始下降,再灌注48h仍处于较高的水平。HD组与Model组相应的时间段比较病变侧脑组织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且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大黄素甲醚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IL-1β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金荣  徐超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309-311,254,F0003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黏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小时和22dx时组,应用微夹法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半暗带组织内IL-1β、IL-6和ICAM-Ⅰ的表达以及缺血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神经元坏死程度。结果 IL-1β、IL-6的表达在再灌注早期和晚期均增加;ICAM-Ⅰ的表达在早期增加不明显,晚期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早期缺血半暗带组织内微血管可见有中性白细胞黏附和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人脑实质以及少量的神经元坏死;再灌注后期半暗带组织内有大量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同时神经元坏死程度严重。结论 炎症反应以及炎性因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30 mg三硝基苯磺酸(TNBS)+0.25 ml体积分数为50%乙醇制成大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然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入7 mg/kg IL-1ra,进行实验性治疗,以静脉注入3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为治疗对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病变结肠组织学变化,测定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变,以原位杂交法观察结肠道组织IL-1β和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均出现粘膜下充血、水肿、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粘膜溃疡和隐窝脓肿,以致炎后3 d为著,7 d后减轻,21 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二次致炎后上述表现再次出现.整个炎症期均有IL-1β mRNA表达,而IL-8 mRNA表达出现于致炎后3 d.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部位均主要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单核巨噬细胞,但在致炎后3 d内,IL-1β mRNA在肠上皮细胞也有表达.IL-1ra治疗后3组大鼠结肠炎症均明显减轻,伴随相应的MPO下降和SOD上升,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均未检出.结论IL-1β和IL-8参与了实验性结肠炎发病过程,IL-1ra对实验性结肠炎有预防性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1β和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水蛭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对照组、水蛭注射液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规定时间取脑标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再灌注3h后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明显升高,水蛭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P〈0.01~0.05)。结论:水蛭注射液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CAM-1的表达,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I/R组和IP组各50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每组又分为6、12、24、48、72h等5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后处理方法为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再灌注15s-缺血15s,反复3次。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 I/R组大鼠可见神经行为学的缺失及缺血侧大脑半球的梗死,与之相比,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t=2.683~5.657,P<0.05)。TNF-α、IL-1β蛋白及mRNA在sham组额顶叶有微弱表达,其在I/R组和IP组的表达于再灌注6h时开始升高,24h达高峰。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IP组TNF-α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2.333~7.814,P<0.05)。结论 IP可显著下调TNF-α和IL-1β的表达,缩小I/R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抑制I/R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用药组,Longa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浓度.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降低再灌注6、12、24、48 h后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ICH组(n=30)和假手术组(n=6);ICH组进一步随机分为ICH后3、61、2、24、48 h 5个时间点(n=6)。ICH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ICH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的表达;假手术组大鼠尾状核注入生理盐水。结果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表达在ICH后1 h开始上升(12.58±2.10),6 h达峰值(29.39±2.78),12 h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24.13±1.47),24 h降至11.36±1.51,48 h阳性细胞消失(F=32.8)。假手术组无阳性细胞表达。结论IL-1β参与了IC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PGSF)对脑组织中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a+-K+-2Cl-combined transporter type 1,NKCC1)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GSF低剂量组、PGSF中剂量组、PGSF高剂量组,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缺血1 h、再灌注24 h.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给药.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NKCC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处理使病灶组织中TNF-α、IL-1β、IL-6及NKCC1的mRNA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GSF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GSF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NKCC1的mRNA表达也显著下调.结论: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NKCC1可能是PGSF在整体水平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靶点之一,PGSF还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作用.神经炎症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与NKCC1相关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再灌注损伤24 h后脑组织细胞黏附分子-1( 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CAM-1的含量及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ICAM-1含量与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下调机体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猪胆酸阻抑脑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猪胆酸显著降低ICAM-1的表达(P<0.05)。结论猪胆酸可能通过干预ICAM-1表达而阻抑脑缺血损伤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变化及特点,阐明TNF-α?IL-1β在脑缺血大鼠MMP和TIMP-1引起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2 h再灌注6?12?24?48?72 h和7 d组?运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及脑组织中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和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于缺血再灌注6 h明显增加(4.38 ± 0.73 vs 2.63 ± 0.14?5.28 ± 0.71 vs 3.46 ± 0.47;22.34 ± 3.56 vs 12.13 ± 4.26?9.56 ± 0.85 vs 4.23 ± 0.83; P < 0.05),12 h达到高峰,随后各时间点表达开始下降,至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脑组织中MMP-3?MMP-9含量于再灌注6 h开始升高,24 h明显升高(P < 0.05),48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脑组织中TIMP-1含量在再灌注各时间点均低于假手术组(P < 0.05)?且血清和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含量与MMP-3?MMP-9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 < 0.05),与TIMP-1含量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MMP-3?MMP-9在脑缺血大鼠缺血再灌注早期水平即升高,提示MMP-3和MMP-9在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可通过促进脑组织中MMP-3?MMP-9的生成,抑制TIMP-1的生成,进一步加重缺血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了解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神经细胞坏死情况,进一步探讨溶栓时间窗问题。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模型,分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2、1、2、3、4、5、6h再灌注2,4、48、72h)、脑梗死组、永久缺血组及假手术组,于再灌注后24、48、72h处死大鼠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表达、TTC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缺血1/2h,再灌注24h时ICAM-1表达开始增加,随着脑缺血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呈上升趋势;ICAM-1表达高峰的缺血时间为3h。每个缺血时间点内,ICAM-1表达高峰的再灌注时间是48h。缺血1h再灌注可降低ICAM-1表达,减轻脑梗死面积,但缺血3h后再灌注增加ICAM-1的表达且增加脑梗死面积。结论 ICAM-1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促使缺血后继发脑损伤。一般情况下,血管再通应在缺血3h内进行,否则再灌注损伤带来的副面影响将远远大于恢复血流本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生存素(Survivin)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16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缺血2、3、6、8h后再灌注4h、24h、72h、1周、2周然后处死。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h,经免疫组化测定Survivin、Caspase-3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常温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缺血侧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30min,应用局部亚低温能够减少梗塞面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与亚低温促进梗塞灶周围半暗带Survivin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肺缺血再灌注时环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日本大耳兔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 三七总皂甙(PNS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活力,肺组织环氧酶-1(COX-1)、环氧酶-2(COX-2)蛋白表达;肺组织COX-1mRNA、COX-2 mRNA表达.结果:PNS组血清MDA、XO均显著低于IR组,SOD明显高于IR组(P<0.05和P<0.01);PNS组肺组织COX-2蛋白和COX-2mRNA表达皆显著低于IR组(均P<0.01),肺组织COX-1蛋白和COX-1 mRNA表达三组间无明显变化.结论:PNS可通过增强抗氧化应激和下调肺组织COX-2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进行假手术操作,未使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I-R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1后,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 mg•kg-1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测定脑梗塞体积;HE 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P< 0.05);I-R组海马神经细胞发生严重损伤,细胞核固缩、浓染,P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显著减轻;I-R组和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 0.05),但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I-R组(P<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抑制大鼠脑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Injection Coryadlis Decumbens Pers,ICD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24h模型,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量脑组织梗死面积;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ICD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DP 0.05ml/kg、0.025 ml/kg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或P〈0.05);ICDP 0.01ml/kg组脑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CAM-1 mRNA在各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涉及ICAM-1 mRNA的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胚胎肝激酶-1(Flk-1)因子表达变化揭示脑脉通促进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SD雄性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脑脉通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测定脑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场面积以及Flk-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脑脉通组缺血3 h和缺血/再灌注1、3、12 d的MVD,缺血3 h和缺血/再灌注3、6、12 d血管场面积,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脉通组缺血/再灌注12 d MVD增加(P<0.01),缺血3 h血管场面积增大(P<0.01).模型组MVD自缺血3 h持续下降至缺血/再灌注12 d;血管场面积缺血/再灌注1 d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至12 d降至最低.脑脉通组MVD 缺血3 h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1 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缺血/再灌注6 d降至最低,至12 d又明显增加;血管场面积缺血3 h有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1 d降至最低,3 d时有所升高,至6 d再次降低,随后再次升高,至12 d恢复至缺血/再灌注3 d时水平.脑脉通组各时间点Flk-1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强(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脉通组缺血/再灌注1、6、12 d Flk-1表达增强(P<0.05,P<0.01),缺血/再灌注3 d Flk-1表达减弱(P<0.01).模型组Flk-1表达于缺血3 h开始增强,缺血/再灌注1 d达到峰值,1~12 d表达迅速减弱;脑脉通组Flk-1于缺血3 h有较强表达,缺血/再灌注3 d达到峰值,此后表达稍有减弱,至12 d表达仍处于较高水平.脑脉通组各时间点Flk-1 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强(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脉通组缺血/再灌注6、12 d Flk-1 mRNA表达水平增强(P<0.01).模型组Flk-1 mRNA表达于缺血/再灌注1 d最强,1~12 d迅速下降;脑脉通组Flk-1 mRNA缺血3 h即有较高表达,缺血/再灌注1 d达峰值,此后逐渐下降,至12 d表达仍能维持一个较高水平.结论 脑脉通可促进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提高Flk-1及其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水肿、脑组织内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测脑心通胶囊对脑含水量、MPO活性以及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脑心通胶囊0.24、0.48 g/kg能减轻模型大鼠脑水肿,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ICAM-1、VCAM-1、E-selectin的表达。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水肿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ICAM-1、VCAM-1、E-select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