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酮症倾向糖尿病(DKA)患者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将70例酮症倾向的糖尿病(KPD)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与肥胖组52例与体重正常组18例,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治疗方式及胰岛功能。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及肥胖组胰岛储备功能好于体重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体重正常组比较,超重及肥胖组尚保留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更倾向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在胰岛素短期治疗后,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25~45岁糖尿病患者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检测,根据抗体的阳性和阴性、胰岛β细胞的功能差异、尿酮阴性和阳性将其分为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酮症组和2型糖尿病非酮症组。将2型糖尿病酮症组与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非酮症组在临床特征和实验指标方面进行比较总结。结果与2型糖尿病非酮症组比较,2型糖尿病酮症组的患者发病年龄小、病程短、胰岛功能差。与1型糖尿病组比较,胰岛β细胞功能相对较好,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结论自发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不同BMI的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以BMI 24 kg/m2为界,分为肥胖组28例和非肥胖组22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并随访15周。应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5周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肥胖组与非肥胖组胰岛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肥胖组较非肥胖组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尤其肥胖患者胰岛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KPD)临床特点和分类。方法:2002年6月-2009年7月确诊的KPD患者,以酮症为首发症状,除外1型糖尿病,共28例。随诊3个月后观察胰岛B细胞功能是否恢复。结果:本组病人男性多于女性(3:1),多肥胖(6:1),病程短,自赏症状不重,来诊时血糖较高,TG升高,未检查出GADAb和IAA阳性者,虽然酮症时胰岛功能下降但治疗后大多能恢复(23:5)而停用胰岛素治疗。讨论:KPD病人与华盛顿大学Baylor医学院提出的“Aβ分类”中的A—B+亚组(自身抗体阴性,有B细胞功能)的临床特点相似,究竟应归属与糖尿病分型中的那一个类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诊断以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ketosis-prone type 2 diabetic, KP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以酮症起病的T2DM患者(KPD组)25例,无酮症起病的T2DM患者(T2DM组)56例。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所有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各点的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lu)、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葡萄糖处置指数(DI)及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差异。结果KPD组的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T2DM组而年龄显著小于T2DM组(P均<0.05)。KPD组的TG及FFA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而FCP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P均<0.05)。与T2DM组相比,OGTT试验后KPD组的血糖水平在120、180min显著增加,胰岛素水平在30、60、120min及C肽水平在30、60、120、180min均显著降低(P均<0.05)。糖负荷后两组的血糖高峰值均在120min出现且KPD组显著高于T2DM组,KPD组的胰岛素及C肽释放曲线出现延迟,高峰在180min,T2DM组的胰岛素及C肽释放曲线延迟且高峰在120min。KPD组患者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而IS、AUCINS、(△I30/△G30)、DI及HOMA-β值均显著低于T2DM组(P均<0.05)。结论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KPD患者较无酮症倾向T2DM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酮症起病抗体阴性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酮症起病抗体阴性中青年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根据胰岛β细胞功能保留与否分为β+组与β-组,比较不同组别在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FCP)、血脂、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其随访观察,6个月后比较各组血糖、胰岛功能等情况。并选取非酮症起病2型糖尿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酮症起病抗体阴性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起病时平均Hb A1c达12.39%,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82∶1,超重和肥胖占67.7%,高甘油三酯血症(TG)占58%;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起病年龄较小,Hb A1c较高,FCP较差(P<0.05),BMI、血脂各项、高血压史、6个月后Hb A1c和FCP及临床缓解、非胰岛素依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体阴性中肥胖组较之非肥胖组,起病时BMI、TG、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较高,6个月后胰岛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后者,血糖控制效果更好,临床缓解和停用胰岛素比例高(P<0.05)。抗体阴性中β+组较之β-组,起病时BMI、FCP较高,6个月后胰岛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后者,血糖控制效果更好,临床缓解和停用胰岛素比例明显高(P<0.05)。结论酮症起病抗体阴性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许多2型糖尿病类似的临床特点,大多数经短期胰岛素治疗后胰岛功能恢复较好,分类上考虑归为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和胰岛β细胞功能保留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茁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共有4种组合即A+β+,A+β-,A-β+,A-β-)分型的4种酮症倾向糖尿病(ketosis-prone diabetes,KPD)的临床特点,进一步为KPD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00至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无诱因的自发性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住院的初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和谷胺酸脱羧酶抗体。采用空腹C肽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共收集134例患者,各组异质性较大,四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ratio,WH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MI:P=0.000;WHR:P=0.026;血糖:P=0.009;HbA1c:P=0.001;TG:P=0.044)。两两比较各组之间指标发现A-β+组患者与A-β-组患者之间差异最为明显,前者入院血糖及HbA1c低于A-β-组患者(血糖:P=0.036;HbA1c:P=0.010),但BMI、WHR和TG水平明显高于后者(BMI:P=0.005;WHR:P=0.004;TG:P=0.015)。结论:KPD 临床特点不同,自身免疫抗体和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显著,提示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β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可进一步为KPD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对14例自发酮症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在起病时血糖、血脂、血酮、β细胞功能、胰岛素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肥胖糖尿病患者在起病时存在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升高,β细胞仍有部分功能的特点,随访中9例患者可停用胰岛素治疗.结论: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肥胖糖尿病主要因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而发生酮症,治疗上在酮症纠正后,根据不同类型、胰岛功能予以相应治疗,在密切随访,监测血糖的情况下,多可不依赖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 69例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记录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一般资料,检测血糖、血酮、血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自身抗体、空腹及餐后2h C肽。结果:⑴抗体阴性组(n=56)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比抗体阳性组(n=13)大,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空腹C肽、餐后C肽均较抗体阳性组高,血酮及HDL-C较抗体阳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短病程组(<6月,n=38)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比长病程组(≥6月,n=18)小,短病程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大,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半年后达到缓解期的患者比率均较长病程组高,酮症诱因所占比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短病程糖尿病酮症患者中肥胖组(BMI≥25kg/m2,n=18)发病年龄比非肥胖组(BMI<25kg/m2,n=20)小,肥胖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大,腰臀比、空腹及餐后C肽、半年后达到缓解期的患者比率均较非肥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病程酮症患者可归类于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且肥胖的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缓解期,在缓解期能基本恢复正常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体重指数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分成两组,肥胖组和正常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8个月后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进行分析。结果:肥胖组患者治疗前后HOMA-β、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与疗效基线值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18个月后随访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与疗效基线值相比仍显著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体重指数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作用,而且具有长期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