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煅烧骨复合物动物体内植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TBC)为载体,培养兔骨膜成内细胞(POB)构建复合物,把该复合物移植到BALB/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以单纯TBC植入做为对照,28d后取材,制成不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裸鼠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多样,有的已变为软骨细胞,TBC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环绕。组织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可见片状类骨质。兔子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有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孔内充满软骨细胞并可软骨组织钙化、崩裂、成骨现象、有片状骨组织形成;而单纯TBC对照组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未见骨组织形成。结论 将TBC-POB材料植入体内后,成骨细胞能存活并产生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胶原涂层煅烧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体内后成骨性能,探讨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TBC),并涂以胶原制成胶原涂层煅烧骨(TBCc),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POB),构建复合物TBCc-POB;将该复合物移植到BALB/c裸小鼠背部右侧皮下,4周取材;同时将该复合物植入兔背部右侧肌袋内,8周取材。两种动物均在对侧相应部位植入单纯TBCc作为对照,并在相应时间内取组织块常规处理后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植入材料在皮下及肌袋处均有成骨细胞大量生长、增殖,并有软骨组织、骨组织形成,而对照组则没有。结论将TBCc-POB 材料植入体内后,成骨细胞能够存活并产生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胶原涂层煅烧骨-成骨细胞复合物入体内后成骨性能,探讨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TBC),并涂以胶原制成胶原涂层煅烧骨(TBCc),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POB),构建复合物TBCc-POB; 将该复合物移植到BALB/c裸小鼠背部右侧皮下,4周取材;同时将该复合物植入兔背部右侧肌袋内,8周取材。两种动物均在对侧相应部位植入单纯TBCc作为对照,并在相应时间内取组织块常规处理后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植入材料在皮下及肌袋处均有成骨 细胞大量生长、增殖,并有软骨组织、骨组织形成, 而对照组则没有。结论:将TBCc-POB材料植入体内后,成骨细胞能够存活并产生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兔骨膜成骨细胞分离培养建立了成骨细胞生物学模型。本法有骨膜取材方便、骨膜生发层所含的成骨细胞量多而集聚的优点,分离培养技术也简单易行,为研究成骨细胞的代谢及成骨潜能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制备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一定的方法制备出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 ceramic—like biologic bone,BCBB).观察BCBB与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取材丰富的猪椎骨经煮沸、脱水、低温锻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BCBB为载体。将体外培养的兔BMSCs复合到BCBB后第4、8天取材,行扫描电镜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在第2、4、6、8、10天时用酶标检测仪测定光密度(OD)值.结果:4d后BCBB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8d后细胞明显增多,有胶原纤维形成.第8天时,BMSCs、载体联合培养细胞增殖达稳定期.结论:通过低温煅烧的方法可以制备出BCBB,BCBB与兔BMSCs有良好的相容性,第8天移植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分子支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幼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分离、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的成骨细胞接种在盘状LDIG高分子支架上复合培养,同时以多孔聚乙醇酸材料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计数、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结果 骨髓源成骨细胞在高分子支架上生长良好,其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理想的多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可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7.
聚乳酸膜包裹煅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聚乳酸膜联合煅烧骨治疗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手术建立兔桡骨不愈合模型,将48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PLA组、TBC组和对照组,PLA组在骨缺损区植入煅烧骨(TBC),表面用聚乳酸(PLA)膜严密覆盖;TBC组仅在缺损区植入TBC;对照组缺损区不给予任何处理。术后2、4、8、12周行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时间动态X线和组织学检查发现,PLA组和TBC组骨缺损的修复在骨缺损两端呈现传导成骨的特性,新骨由骨端向植骨区长入;PLA组同时出现诱导成骨,植骨早期其内部出现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并逐渐与两端骨痂相接。12周时PLA组骨缺损修复较理想;TBC组骨再生和髓腔重建较缓慢,有2例尚未骨性愈合;对照组所有骨缺损均发生骨不连接。结论: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和煅烧骨联合应用对骨缺损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去蛋白脱钙骨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猪肋骨用理化方法处理制得部分去蛋白脱钙骨(PDDB),在对PDDB理化性能检测的基础上,将其与人胎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了解其细胞相容性。结果:PDDB的无机成份为羟基磷灰石。含有少量蛋白质,仍具有原骨组织骨盐支架的二三维多孔网状孔隙结构系统,对复合培养的人胎骨膜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倍体水平尤有害影响。结论:PDDB具有原骨组织的网状孔隙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望用于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张明  吴小涛  董寅生 《现代医学》2010,38(3):242-245
目的:探讨经表面修饰的左旋聚乳酸(PLLA)多孔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兔成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将成骨细胞与PLLA材料共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能力,并将材料植入成年新西兰兔体内,术后30、60 d观察大体形态、X线片及骨密度检测、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结果:(1) 成功从新生兔颅骨组织块中分离培养出成骨细胞;(2) 与材料共培养后,材料表面可见成骨细胞附着;(3) 各组兔术后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症反应,愈合良好;(4) 大体观察、X线检查、放射学评分及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术后30、60 d实验组与对照组评价骨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GEL/HA涂层PLLA复合材料组术后60 d骨缺损修复情况明显好于不植入任何材料组及单纯PLLA多孔材料组.结论:经表面修饰的PLLA多孔材料具备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生物活性玻璃BG/聚羟基烷酸酯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了解其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与BG/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对复合体进行形态学、扫描电镜、细胞增长能力的测定,评价细胞与材料的相容性。结果:骨髓基质细胞有较强的向成骨细胞分化和繁殖能力成骨细胞与BG/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8d,分布于支架材料的成骨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并形成钙结节。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是骨组织种子细胞的良好来源BG/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一种理想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胶原修饰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表面,与成骨细胞复合进行体内异体移植,观察体内成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鲜牛松质骨经脱脂、H2O2浸渍及部分脱钙处理,制成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antigen-extracted massive bovine cancellous bone carrier,MBC).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与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后体外共同培养,4 w后将复合材料进行异体桡骨移植,于移植后2 w、4 w、8 w和16 w取材,经HE染色观察.结果:植入2 w时,复合材料表面及孔内有成骨组织细胞黏附生长,材料周围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分化,炎症反应不明显;4 w时有新骨成熟成岛状分布;8 w时有骨板形成;到16 w时,骨缺损就已完全修复,MBC部分降解,但在新骨中仍能见到残留体.结论:MBC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更强,该材料复合成骨细胞后移植显示出了良好的骨诱导性和成骨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培养模型。方法用新生24 h SD大鼠,分离获取髁突,去尽软骨层,获得纯尽软骨下骨。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反复消化法培养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并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值能力。结果细胞呈多种形态,有三角形、梭形、不规则形。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细胞接种后1~3 d内细胞增殖缓慢,第8天达到高峰,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结论该方法获得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能在体外稳定培养,并且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培养的胎兔成骨细胞在异种脱蛋白松质骨(DPB)支架上黏附行为及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成骨细胞从胎兔中分离,实验组为HGF/DPB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对照组为DPB与成骨细胞常规培养.通过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HGF/DPB表面生长与附着状态,同时检测细胞增殖状况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等,评价成骨细胞生长情况和细胞活性.结果:成骨细胞在复合肝细胞生长因子脱蛋白骨外表面及孔隙内表面均可贴附生长,增殖、分化良好.HGF/DPB对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HGF/DP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备选的复合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骨膜成骨细胞与生物衍生骨材料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山西省医用组织库生产的冻干人同种骨植入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兔胫骨前骨膜的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后作为种子细胞与冻干人松质骨小粒在体外联合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解成骨细胞在人松质骨小粒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冻干人松质骨材料具有天然不规则网孔结构,体外复合培养3天,细胞贴敷伸展,个别部位有少量细胞增殖;培养1周,形成了由一层或几层细胞构成的细胞膜片,覆盖整个骨小梁网架表面;培养3周,所形成的细胞膜片已较厚,细胞表面有基质分泌。结论人同种骨为天然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吸附性,是细胞良好的载体材料,可作为骨组织工程中较好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henotypic changes of some cell surface antigens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 lineag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METHODS: The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bone marrow and cultured in the medium in the presence (experimental group) or absence (control group 1) of dexamethasone, ascorbic acid and beta-glycerophosphate, or in the alpha-MEM only (control group 2). The expressions of CD45, CD34, CD117, CD90, and HLA-DR were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on culture day 7, 12, and 17. RESULTS: Human bone marrow 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cel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steoblasts in vitro. The expression of CD45 was low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s on culture day 7, and became negative from day 12 in all groups. The expressions of CD34 and CD117 were negative at all time points. The expression of CD90 increased on day 12 in all groups, and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was gradually elevated along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maturation of osteoblas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ut dropped in the control groups in the later time points. CONCLUSIONS: 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osteoblasts after induction. The expression of cell surface antigen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has characteristic changes, which may be key mark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osteoblasts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组织工程骨,从超微结构观察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血管再生的变化,探讨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将成骨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培养2周。未复合细胞的单纯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将复合培养细胞与单纯材料分别植入无胸腺裸鼠皮下,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植入前和植入后4、8、12周成骨细胞、血管生成的变化过程。结果体外复合培养见细胞在材料上生长、分化、增殖良好,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置入体内后成骨良好,形成大量的血管;12周后材料被吸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单纯材料中央部位有大量小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周围多为成纤维细胞,无成骨细胞。结论小肠黏膜下层作为以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有利于骨的再生和血管化形成,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