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散系数(ADC)值对单纯性及病理性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常规扫描序列对88例压缩性骨折行MRI检查,分析单纯及病理性压缩骨折椎体的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两组ADC值差异.结果 单纯压缩骨折组ADC值为(2.21±0.68)×10-3mm2/s,病理性压缩骨折组ADC值为(1.39±0.4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测量对椎体压缩骨折的病因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经临床及MRI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152例393个压缩椎体.其中良性压缩骨折225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168个椎体,分析比较病变压缩椎体外形,骨髓信号改变,椎弓受累,椎旁软组织影及增强后改变的磁共振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病例中,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呈凹形占63%,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倒楔形占98%;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2.4%后缘成角,恶性压缩骨折79.1%后缘圆隆;良性椎体压缩骨折60.8%T1WI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55.3%呈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多累及附件及椎旁软组织,增强后呈不均强化.结论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准确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3.
MR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脊椎良恶性骨折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其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明确椎体压缩的病因是实施治疗的前提。目前MRI已成为脊柱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反映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技术,在鉴别脊椎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已初步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单纯压缩骨折的水肿和肿瘤所致的浸润提供可靠的鉴别信息,还能为肿瘤治疗后效果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弥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技术,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无创性检查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其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出不尽相同的观点,本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于骨质疏松性与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3年中经MRI诊断为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老年人患者共15例,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9例,转移性肿瘤6例。结果:椎体转移性肿瘤在MRI的主要表现有:椎体多为弥漫性信号异常,椎体压缩,椎体后缘呈弧形或球状隆起,椎弓根受侵犯,软组织肿块形成。"倒楔形"及"扁形"盘状压缩是转移性肿瘤压缩较典型表现。而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则表现为:"扁形"凹状压缩,椎体后缘平直,后上角向椎管突出,在T1 WI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是椎体骨质疏松压缩的较典型表现。结论:MRI检查对于骨质疏松及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椎体压缩骨折的MR征象在鉴别良恶性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椎压缩骨折的MRI征象在鉴别其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椎压缩骨折198例(恶性90例,良性108例),对椎体压缩程度、明显强化椎体数、附件受累、椎间盘破坏、压缩椎体跳跃分布及椎体边缘台阶状变的椎体节数进行计数并统计分析。结果Ⅰ、Ⅲ、Ⅳ度压缩、椎体明显强化、台阶征节数、附件受累、椎间盘受累椎体数及跳跃征例数在良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压缩椎体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骨折的一些MR征象对鉴别脊椎骨折的良恶性病因的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MRI水样信号特征,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原因。方法比较142例MRI上有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其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椎体转移性肿瘤65例(197个椎体),外伤77例(96个椎体),外伤时间12 h~20年。采用GE 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常规作矢状位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脂肪抑制T2加权(STIR)成像、横断位STIR成像,转移瘤患者中有29例作Gd-DTPA静脉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脂肪抑制T1WI;外伤病例中仅1例作增强扫描,其中15例又作了CT平扫。结果在压缩骨折的椎体中水样信号以椎管内的脑脊液为参照,其形态为线形、三角形和斑片状,在55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3月)患者的68个椎体外伤中,25例患者的31个椎体(31/68,45.2%)出现水样信号;在65例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骨折中,12例患者的26个椎体(26/197,13.2%)出现水样信号;在22例慢性中后期(>3月)患者的椎体外伤中,2例患者的3个椎体(3/26,11.5%)出现水样信号。结论MRI水样信号在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的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出现,提示骨髓水肿;在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中水样信号很少出现,对于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MRI水样信号特征,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原因.方法 比较142例MRI上有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其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椎体转移性肿瘤65例(197个椎体),外伤77例(96个椎体),外伤时间12 h~20年.采用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常规作矢状位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脂肪抑制T2加权(STIR)成像、横断位STIR成像,转移瘤患者中有29例作Gd-DTPA静脉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脂肪抑制T1WI;外伤病例中仅1例作增强扫描,其中15例又作了CT平扫.结果 在压缩骨折的椎体中水样信号以椎管内的脑脊液为参照,其形态为线形、三角形和斑片状,在55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3月)患者的68个椎体外伤中,25例患者的31个椎体(31/68,45.2%)出现水样信号;在65例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骨折中,12例患者的26个椎体(26/197,13.2%)出现水样信号;在22例慢性中后期(>3月)患者的椎体外伤中,2例患者的3个椎体(3/26,11.5%)出现水样信号.结论 MRI水样信号在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的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出现,提示骨髓水肿;在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中水样信号很少出现,对于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ADC值在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压缩骨折85例共147节椎体,其中恶性组55例共100节椎体;良性组30例共47节;选取同一患者病变椎体附近的正常椎体组成对照组69例共69节椎体。b值为0、300s/mm2。并测量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相应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6.95±1.97)×10-4mm2/s、(4.54±1.10)×10-4mm2/s及(1.41±0.84)×10-4mm2/s,经T检验,良恶性组间、良恶性组与对照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测定对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的病因有一定价值,但部分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