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洁灵 《广西医学》2003,25(8):1436-1439
母乳性黄疸 ( breast milk jaumdice,BMJ)自 2 0世纪 60年代报告以来 ,随着认识的提高 ,诊断逐年增多 ,国外报道在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 ,母乳喂养且未发现致病因素的占 80 % (1) ;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亦有逐年增加趋势 ,已成为高胆的重要原因 (2 )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中 (多为足月儿 )的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 ,而其它方面正常 ,可分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 ,其发生率欧美国家为0 .5 %~ 2 .6% ,日本为 1 0 .0 %~ 1 5 .0 % ,我国北京报告为 2 0 %~ 30 % (3 ) 。1 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母乳性黄疸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首先报告,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其他原因以血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欧美发病为O.5%~2.6%,日本10%~15%,近年来国内由于对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认识提高,加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 对2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中,母乳性黄疸73例,多因素混和50例,围产因素42例,感染因素23例,原因不明10例.治愈189例,未愈11例.结论 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黄国珍 《中外医疗》2008,27(21):54-54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新生儿高疸红互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分的总结.结果 8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至黄疽占5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62.5%,包括因溶血致黄疸7例,围产因素致黄疸33例,母乳性黄疽10例;感染因互致黄疸30例,占黄痘发病率37.5%,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脓疱疹,败血症等.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疸虹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2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安徽医学》2007,28(5):425-427
目的对216例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回顾性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16例患儿进行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功能(SGPT+A/G)检查,并选择性做血培养,病灶分泌物培养和Torch抗体等检查。结果216例高胆中,母乳性黄疸75例,多因素混和55例,围产因素43例,感染因素27例,原因不明13例。治愈204例,未愈12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血清胆红素监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产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1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发生原因中的围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因素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上升趋势,逐渐超过感染、溶血等因素。结论:围产因素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提高产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母乳性黄疸48例(54.54%),感染21例(23.86%),围产因素17例(19.32%),原因不明2例(2.27%).结论: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为主,感染及围产因素占重要地位,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杨英莲 《重庆医学》2013,42(14):1659-1661
1963年Newman等[1]首先报道11例母乳喂养儿发生迁延性黄疸,1964年Arias等[2]又报道2例,以后的报道逐年增多。其发生率20世纪60年代早期文献报道仅为1%~2%。随着对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认识及警觉性的提高,以及母乳喂养的普及,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刘霞等[4]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近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发病因素由原来的感染因素为主转为目前围产因素为主,本仅对围产因素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作一探讨。围产因素主要包括高危妊娠,围产缺氧,病理分娩,药物影响及高危儿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