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 细胞/mL, 2×107细胞/mL, 5×107细胞/mL和1×108细胞/mL四种剂量,取0.1 mL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在致瘤性方面和亲代细胞无明显差别,四种剂量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均有肿瘤生长,接种第28天时,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接种两个高剂量肿瘤细胞的小鼠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接种后31 d,发现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接种后42 d,小鼠陆续发生死亡。结论根据转移和死亡情况,确定接种1×106个细胞/只不仅肺转移明显,而且存活时间一般超过45 d,比高剂量接种存活时间长,为最佳肺转移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25种microRNA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中发挥的作用,以筛选新的抑制乳腺癌转移的microRNA分子。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25种鼠源microRNA表达载体转染至4TO7细胞,经G418筛选结合流式细胞仪分选获绿色荧光细胞得稳定表达鼠源microRNA的细胞株。将细胞2×105个/只尾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14 d后解剖分离肺组织,统计小鼠肺组织结节数目。结果和接种阴性对照细胞小鼠相比,接种mir-449a稳转细胞的小鼠肿瘤肺转移减少。而接种mir-1935稳转细胞的小鼠肿瘤肺转移增多。其它23种microRNA稳转细胞接种小鼠肿瘤肺转移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结论从25种鼠源microRNA中筛选到2种与乳腺癌肿瘤转移相关的microRNA:mir-449a抑制乳腺癌细胞肺转移,mir-1935则促进癌细胞肺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探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别采用组织决法及培养细胞法建立裸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肿瘤在肠原位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并应用该细胞成功建立了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经连续7周动态观察表明,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腹部皮下触诊显示肿瘤逐渐增大,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荧光素表达面积和强度也逐渐增大.结论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评价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及转移情况,为体内深部肿瘤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工牛黄单用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制备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每只小鼠尾iv 2×105 4T1-Luc细胞,制备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注射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人工牛黄组每天ig人工牛黄120 mg/kg 1次,连续给药4周;环磷酰胺组每天ip环磷酰胺30 mg/kg 1次,连续给药1周;每组选取3只小鼠监测肿瘤转移情况。4周后将小鼠断颈处死,肺脏经Bowin氏液固定,计数肺部转移瘤数目;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灶大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细胞接种21 d后,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发光强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种肿瘤细胞28 d后,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肺部转移瘤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0.01),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转移灶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 人工牛黄具有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肺转移的潜在作用,并与环磷酰胺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Smad3基因剔除的骨髓细胞移植对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荧光素酶)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肺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细胞系,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和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方法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Luc双标的SPC-A-1和SMMC-7721细胞系,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使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各稳定转染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PC-A-1-GFP/LHC和SMMC-7721-GFP/Lti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肺原位移植和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观测到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所建立的稳定表达GFP/Luc的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能够对动物模型深部的肿瘤病灶进行活体、实时、定量检测,且灵敏度极高,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iferase(荧光素酶,Luc)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FP/Luc,并建立该细胞的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I.alC双标的SMMC-7721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该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MMC-772l-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观察到裸小鼠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直接观察肝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助于了解人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特性,鉴于其敏感、直观,动态、可靠的优点,它将为肝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极其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及小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发光和小动物PET-CT成像的比较。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人肝癌细胞BEL-740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肝门静脉接种5×105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和小动物PET-CT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Luc的人肝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发现能够成瘤,小动物PET-CT影像观察发现小鼠肝脏边缘对18 F-FDG有高摄取区域。结论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结合小动物PET-CT技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对裸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MKN-45-Luc胃癌细胞组织瘤块后,进行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方法 将转染Luc的MKN-45胃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后取瘤块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的皮下和胃部,并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定期监测MKN-45-Luc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 从第1~5周,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增加,皮下和原位瘤所表达荧光素酶的面积逐渐增大,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加,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成正相关(r=0.882,P<0.001).5~6周时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无相关性.结论 采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非常完整地观察活体动物体内胃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为研究MKN-45胃癌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人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的体内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GFP/Luc)的人肺癌低转移细胞SPC-A-1和高转移细胞SPC-A-1sci,在此基础上,建立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和解剖学方法观察肿瘤在肺原位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uc的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并成功建立了肺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显示,SPC-A-1-GFP-Luc和SPC-A-1 sci-GFP-Luc细胞模型中荧光素酶表达率分别为50%(12/24)和62.5%(20/32),SPC-A-1 sci-GFP-Luc组荧光素酶表达的面积及表达强度高于SPC-A-1-GFP-Luc组.解剖学检查显示,SPC-A-1和SPC-A-lsci组的肺原位成瘤率分别为50%(12/24)和62.5% (20/32);体内自发转移率分别为25% (3/12)和40% (8/20).结论 通过建立肺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能够再现肿瘤在肺内的生长及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MDA -MB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和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 ,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BALB c裸鼠的乳房垫和腋背侧皮下移植。结果表明 ,SCID小鼠对两株人体肿瘤细胞系成瘤率为 10 0 % (2 1 2 1)高于BALB c裸鼠 57 1% (8 14)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潜伏期明显缩短、且肿瘤生长较快。MDA -MB - 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移植组 ,SCID小鼠乳房垫接种者肺转移 10 0 % (5 5)、淋巴结转移 2 0 % (1 5) ,腋背侧皮下移植肺转移 50 % (2 4 )、淋巴结未见转移 (0 4 ) ;而BALB c裸鼠乳房垫接种者未见转移 (0 4 ) ,腋背侧皮下接种者仅 2 0 %(1 5)有肺转移。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移植组SCID鼠无自然消退 ,而BALB c裸鼠消退率 50 %(1 2 )。结论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更适宜做某些肿瘤移植模型 ,尤其是乳腺癌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随访、病理复查、单变量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5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的转移、复发及死亡率,判断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结果显示:颗粒细胞瘤39例,术后转移复发死亡率低于其它类卵巢恶性肿瘤。早期预后好,晚期预后类似其它类卵巢恶性肿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分级、病程、手术种类及化疗均有关。卵泡膜细胞瘤13例无复发死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66例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着重X线诊断的分析探讨。男4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1.5岁。发病部位分布广泛,66例分布于23个骨部位。跟骨巨细胞瘤有单房和多房两种基本表现形式。脊椎巨细胞瘤具有明显的侵袭性,有的肿瘤表现颇似脊椎结核。巨细胞瘤易跨越关节。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肱骨、股骨颈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16例骨包壳进行了详细观察,认为骨壳不是骨皮质膨胀变薄,而是肿瘤刺激骨膜形成的反应性新生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已有不育史的5个年龄组雄性F344大鼠的睾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及病理形态分析。结果提示:睾丸间质细胞为增生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癌前期病变,两者对引起雄性F344大鼠不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巨细胞瘤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之德  沈建中 《上海医学》1994,17(12):699-702
报告1973年10月至1991年3月本院共收治50例骨巨细胞瘤。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12例,占24%。骨巨细胞瘤采用抓刮植骨术复发率40%。文章讨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恶性骨巨细胞瘤,赞同Mc Grath将恶性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类:I.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Ⅱ.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Ⅲ.继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对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更要提高警惕和重视,定期随访和注意恶性趋势。一旦有恶性表现立即果  相似文献   

15.
正常动物细胞的增殖是一个可控的过程,而恶性肿瘤细胞则可不受控制地生长。多肽类生长因子、致癌基因和致癌蛋白关系的新发现有助于阐明这些过程。本文基于这些研完成果,提出了通过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两大类物质调控细胞增殖的假设。已有的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假设的合理性,这预示着可设计一些实验来寻找未知的调控细胞增殖的物质。这一假设的提出,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作组织学分型和核分裂计数,并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弥漫型PCNA表达水平高,核分裂数多,患者预后差;幼年型和圆柱型PCNA表达水平低,核分裂数少,患者预后好。提示PCNA表达水平、卵巢颗粒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及核分裂计数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The histomorphometry of ten cases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was studied using an automatic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eight criteria of measurements were analysed.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is system provided a new technique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that similar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in various lesions of bone may be distinguished with bone histomorphometry. This method will form the basi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ree demensional structure of cell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占148例骨细胞瘤中的14.86%。着重探讨致使恶变的可能因素及X线表现。其中肿瘤骨干侧的虫噬样和长孔状骨破坏是长管骨巨细胞瘤早期恶变的可靠征象,认为系侵袭性强烈的恶性肿瘤细胞沿哈、伏氏管浸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喉癌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7例喉鳞状细胞癌病人、25例喉良性疾病病人和40例正常人血清TNF水平。③结果喉癌病人血清TNF水平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增高(t′=5.82,5.67,P均<0.01);以大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的x±2s为阳性,喉癌组阳性率为75.7%,良性疾病组阳性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4.72,P<0.01);喉癌病人血清TNF水平与临床分期无关(t=0.16,P>0.05)。④结论喉癌病人血清TNF水平升高,检测血清TNF水平有助于喉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六例骨巨细胞瘤,探讨了多核巨细胞的超微結构改变,其组织发生有迹象表明由单核基质细胞融合形成的。根据形态特征、恒定存在和生物学行为综合分析,认为多核巨细胞也是骨巨细胞瘤的实质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