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在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配合药理活性筛选,确认金樱子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TLC、HPLC分析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1HNMR、13CNMR、13CNMR-APT、MS、IR、UV)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金樱子皂甙A(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β-吡喃葡萄糖甙),野鸦春酸,2α-羟基乌苏酸。结论2α-羟基乌苏酸为首次从金樱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夏枯草茎叶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夏枯草茎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柱层析等手段,对夏枯草茎叶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再采用紫外、红外、质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夏枯草茎叶中分离得到7个乌苏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乌苏酸(1)、1β,3β-二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2)、2α,3β-二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3)、3-O-α-L-阿拉伯吡喃糖-19α-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4)、3β,23-二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5)、2α,3β,19α,23β-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6)、3α,19α,23,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7).结论 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秀丽莓(Rubus amabilis Focke)干燥茎中的化学成分,阐明秀丽莓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水提取、柱色谱法以及结晶法对秀丽莓干燥茎进行分离纯化,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LC/MS-IT-TOF)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SunFire~(TM)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A)-0.5%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为质谱离子源,同时采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获得不同化合物的多级质谱数据。结果从秀丽莓干燥茎中分离出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8-三甲氧基-6-羟基酮、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齐墩果酸、(+)-儿茶素及(-)-表儿茶素。根据高分辨质谱结果和MS/MS碎片信息,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及相关文献,共鉴定推断出27个化合物,其中1个酮: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1个单萜:7-epiphlomiol;5个二萜类:对映-贝壳杉-16-烯-9-醇、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对映-贝壳杉-3α(β),16β,17-三醇、甜茶苷、甜茶单糖苷;9个三萜类:2α,3β,23α-三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2α,3β,23α-三羟基-乌苏-12,19-二烯-28-酸、19α-羟基熊果酸、2α,19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2α-羟基乌苏酸、2α,3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β,16α,22α,28-四羟基齐墩果-12-烯、3β,16α,22α,23,28-五羟基齐墩果-12-烯及萎陵菜酸;11个黄酮类:原花青素B1~B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及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结论化合物1,2,8-三甲氧基-6-羟基酮为蔷薇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儿茶素与(-)-表儿茶素为首次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秀丽莓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 19,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 3α, 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 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猫人参Actinidia valv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猫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Ⅰ)、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积雪草酸(Ⅴ),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4-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Ⅶ)、熊果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日本路边青Geum japon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以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为坡模酸(pomolic acid,Ⅰ)、1β,2α,19α-trihydroxy-3-OXO-12-ursen-28-oic acid(Ⅱ)、3β-O-trans-ferulyl-2α,19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Ⅲ)、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Ⅳ)、2v,3β,19v,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V)、乌苏酸(ursolic acid,Ⅵ)、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Ⅶ)、2α,19α-dihydroxy-3-oxo-12-ursen-28-oicacid(Ⅷ)、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tormic acid,Ⅸ)、蔷薇酸(euscaphic acid,Ⅹ)、goreishic acid(Ⅺ)、swinhoeic acid(Ⅻ)、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Ⅹ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Ⅳ).结论 化合物Ⅰ~Ⅲ、Ⅺ~ⅩⅣ为首次从日本路边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 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1);3β-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 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获得,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获得,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8.
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结合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 3β, 28-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1)、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 3β, 23, 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命名为猕猴桃素A。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木莓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析法,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果。结果 从木莓根部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胡萝卜苷(I)、乌苏酸(Ⅱ)、3β、19a-二羟基-2-氧-乌苏-12-烯-28-酸(Ⅲ)、2a、3β,23a-三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Ⅳ)、2a,3β,23a-三羟基乌苏-12,19-二烯-28-酸(Ⅴ)、2a,3β,19a,23a-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Ⅵ)、2a,3β-二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Ⅶ),2a,3β,19a-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Ⅷ)、2a,3β,19a-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IX)和蔷薇酸(X)。结论 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中药猫人参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中药猫人参(镊合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Dunn.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测试了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三萜类化合物: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1),积雪草酸(2),科罗索酸(3),2α,3α,23,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4),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11-烯-13β,28-内酯(5),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6),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7),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20(30)-二烯-28-酸(8),2α,3β,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9),齐墩果酸(10);1个植物甾醇:β-谷甾醇(11)。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1、2、3、4、7对A549(人肺癌细胞)、LOVO(人结肠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等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2、3对LOVO和HepG2细胞株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随着单体化合物极性的增大,细胞毒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导向性IFN-α2a-α-MSH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重组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方法:将本实验室已构建的pET-22b( )IFN-α2a-NGR用BamH Ⅰ和Sal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将得到的大片段与设计的α-MSH多肽片段退火后的产物进行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IFN-α2a-α-MSH,将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Rosetta-gamiTM2(DE3)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了IFN-α2a-α-MSH的稳定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采用超声裂菌的方法,用疏水作用层析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IFN-α2a-α-MSH蛋白.  相似文献   

12.
(S)-2-吡咯烷-α,α-二取代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合成一组具有重要用途的光学活性β-氨基醇. 方法:以手性天然产物L-脯氨酸为原料经酯化、氨基保护、格氏反应和催化氢解等四步反应合成四种光学活性的β-氨基醇. 结果:从原料L-脯氨酸到目标分子,四步总产率46%. 产物的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与结构和元素组成相符. 结论: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 为合成手性β-氨基醇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肖调立  龙剑虹 《医学综述》2007,13(3):175-177
α-促黑素细胞刺激素是一种由皮肤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产生的神经免疫调节肽,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色素沉着、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如IL-8、TGF-β1)的分泌以及抑制瘢痕炎症等的调控。白细胞介素-8是一种多源性的炎症趋化因子,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微血管的产生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二者在病理性瘢痕中表达均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硒元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单纯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SPF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HF)、硒元素低剂量(L-Se,0.5mg/kg)组、硒元素高剂量(H-Se,1.0 mg/kg)组,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硒元素对体重、血清TC、TG、HDL-C、LDL-C、ALT、AST含量,肝中TC、TG含量及蛋白脂肪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的影响。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的变化。RT-PCR测定各组大鼠PPARα、C/EBPα、SREBP-1c及SREBP-2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应用硒元素(0.5~1.0 mg/kg)干预后,大鼠血清TC、LDL-C、ALT、AST及肝指数水平明显降低,肝总脂酶活性明显升高,RT-PCR结果显示,硒元素各剂量组能显著下调肝脏SREBP-1c及C/EBPαm RNA的表达,上调PPARαm RNA的表达(均P<0.05),但SREBP-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肿大,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抑制附睾脂肪组织增大。 结论 硒元素可通过纠正血脂紊乱,改善肝功能和肝细胞脂肪变性防治单纯性脂肪肝,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α、下调C/EBPα、SREBP-1c mRNA表达,提高肝总脂酶活性,进而增加TG分解,降低TG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各亚型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例浆液性交界性腺癌、46例浆液性腺癌、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及10例其它恶性肿瘤亚型中ERα、PR、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间ERα、PR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浆液性卵巢癌中,E-cadher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③卵巢恶性肿瘤中,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年龄、淋巴转移)进行内部比较ERα、PR、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异;④浆液性卵巢癌中ERα、PR、E-Cadherin间未检测出相关性(P>0.05)。结论:ERα、PR可能成为临床区分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的一项重要特征;E-cadherin可能在浆液性腺癌的癌变过程中起作用,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TNF-α、IGF、TGF-α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量TNF α、IGF、TGF α在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TPV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及由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患者玻璃体液中的含量 ,探讨这些生长因子与该类疾病的关系及作用。方法 选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以 13例正常人眼为对照 ,对TPVR、PVR、PDR共 5 0例患者玻璃体中TNF α、IGF、TGF 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TPVR、PVR、PDR患者玻璃体中TNF α和I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PVR组中TNF α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5 )。TPVR、PVR、PDR患者玻璃体中TGF 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TNF α和IGF参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根据目前研究 ,尚难对TGF α在PVRPDR、TPVR病中的作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解放军总院及保定市级医院住院的初发AD患者36例作为AD组。Stanford分类:A型主动脉夹层12例(AAD组),B型主动脉夹层24例(BAD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就诊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及不同Stanford分类患者的CRP、TNF-α、MDA、SOD水平,并分析4种指标在AD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D组患者hs-CRP、TNF-α、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病死者hs-CRP、TNF-α、MD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SOD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TNF-α、MDA、SOD对AD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层黏连蛋白(laminin,LN)α1,α2,α3,α5亚基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77例脑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以及10例脑内转移瘤标本中LNα1、α2、α3、α5亚基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人脑胶质瘤中.LNα2,α3呈阴性.LNα1,α5阳性染色位于瘤细胞质及细胞膜,其阳性染色强度与病理级别密切相关(P<0.01);(2)LNα5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呈阳性染色,染色强度与病理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强于脑内转移瘤(P<0.05),后者常表现为基膜不连续弱阳性染色.结论 (1)LNα1,α5亚基的表达强度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密切相关;(2)LNα5在脑胶质瘤和脑内转移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表达的差异可能与瘤细胞转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浓度并探讨其与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 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按体重指数 (BMI)分为非肥胖组 30例 (BMI <2 5 )和肥胖组 30例 (BMI≥ 2 5 ) ,测定各组的BMI、腰臀比 (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 (FBG)、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血尿酸 (UA)、空腹胰岛素 (F -INS)以及TNF α值。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TNF α值为 (12 .2 5± 4 .2 1) pg/mL ,2型糖尿病之非肥胖组与肥胖组的TNF α值分别为 (19.5 6± 9.99)pg/mL、(2 3.6 4± 7.6 4 ) pg/mL ,非肥胖组和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P均 <0 .0 0 1)及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 (P <0 .0 5 )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NF α与BMI(r =0 .4 0 3,P <0 .0 0 1)、FBG(r =0 .2 4 6 ,P <0 0 1)、TG(r =0 35 2 ,P <0 .0 0 1)、UA(r =0 .2 98,P <0 .0 0 5 )、F -INS(r =0 .4 18,P <0 .0 0 1)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HDL(r =- 0 .195 ,P <0 .0 5 )则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 α浓度增高 ,并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几个特征性指数的代谢异常之间呈现相关性 ,提示TNF α可能在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TNF-α在血清中的分布及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TNF-α在两种疾病相互关系中可能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病理机制的联系。方法选取冠心病组(P-CHD+)19例,牙周炎组(P+CHD-)21例,冠心病牙周炎组(P+CHD+)19例,健康对照组(P-CHD-)2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牙周检查,收集病人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P+CHD-、P-CHD+、P+CHD+、P-CHD-四组血清TNF-α浓度分别为:(34.71±11.60)pg/ml、(19.23±5.12)pg/ml、(12.21±3.26)pg/ml、(47.19±17.51)pg/ml。四组之间差异性显著。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症的发生发展,并在牙周炎和冠心病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