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测定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和近交系F344大鼠及BALB/c小鼠4项凝血指标,比较不同动物间差异,明确脑缺血模型近交系长爪沙鼠的凝血特性。方法采用MC-4000四通道血凝仪检测4组动物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MU/1的APTT、FIB和CMU/2的FIB标准差较大;CMU/1和CMU/2的PT、FIB与F344大鼠差异显著,APTT与BALB/c小鼠和F344大鼠差异显著。结论脑缺血模型长爪沙鼠近交系动物凝血4项指标与近交系BALB/c小鼠接近,与近交系F344大鼠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长爪沙鼠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爪沙鼠是严重危害农牧业,又传播某些疾病的一种小型野生鼠类。又是正被开发研究的实验动物,常用作癫痫、肿瘤、听觉、寄生虫、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研究长爪沙鼠的生长发育,不仅具有生物学的理论意义,在开发应用实践中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我们于1987年4~10月,对人工饲养繁殖的长爪沙鼠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并与国外的一些资料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物的生长繁殖性能是其生理学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验动物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离乳的长爪沙鼠 80只 (雌雄各半 ) ,一雌一雄长期同居。结果 每胎产仔 3~ 7只的居多 ,占总胎数的 77% ;平均每胎产仔 (5 .0 2± 2 .1 1 )只 ;每年产仔胎数 5~ 9胎的较多 ,占总胎数的 91 .7% ,平均 (7.4 9± 2 .0 1 )胎 /年 ;最早的初产周龄为 1 3周龄 ,最长的 5 2周龄 ,在 1 3~ 2 0和 2 5~ 2 8周龄的居多 ,占总对数的 80 %。长爪沙鼠的平均出生重为 3.5g ,成年鼠平均体重雌性 5 5 .6g ,雄性 6 7.2g。结论 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配种日龄最早在 6 5日龄 ,初产日龄超过 2 0 0日龄的长爪沙鼠应淘汰 ;性别对长爪沙鼠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和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一种严重危害农牧业的小型啮齿动物。1935年春,日本从我国引去进行人工驯化,饲养繁殖成为实验动物。后又传入美国。如今已广泛用做研究癫痫、脑梗塞、铅中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等的模型动物,亦常用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和免疫学的研究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已开始重视捕捉野生长爪沙鼠进行驯化,饲养繁殖作模型动物。然而,有关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和繁殖资料,国内报道尚少。我所自1978年9月开始驯养野生长爪沙鼠,生产繁殖一直较稳定,已育成一个封闭群,供应省内外许多单位应用。我们对该群长爪沙鼠的各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将其饲养管理和繁殖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长爪沙鼠是一种野生啮齿动物。近年来,国外利用它作为实验动物,特别在丝虫病的研究方面,它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淋巴寄居性丝虫的模型动物。我组为建立我国人体寄生丝虫的小型动物模型,于1973年8月开始在实验室内饲养该鼠。现将长爪沙鼠在实验室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观察记录整理报道如下。一、长爪沙鼠的饲养方法1.动物来源:长爪沙鼠又称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鼠,属仓鼠科,沙鼠亚科(见前文图1、2,22页)。我组分别于1973年7月和1975年6月二次由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6.
清洁级长爪沙鼠大群繁殖性能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清洁级长爪沙鼠的生产群饲养在亚屏障系统内,经观察发现,在保持级条件下,繁殖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长爪沙鼠在我国主要用于脑外科和寄生虫学的研究。本文就其生长发育相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源: 选用1985年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引进的长爪沙鼠封闭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第44代Z:ZCLA长爪沙鼠生长繁殖性能的研究与分析,为长爪沙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实验动物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繁殖性能优良,毛色具有光泽,体质健壮的亲本所产的仔鼠200只,雌雄各半,在2.5~3月龄采用随机交配的一雌一雄长期同居法配种饲养.结果 结果表明:每胎产仔数最少的1只,最多达14只,累计生产了455胎,生产仔数为3191只,每胎平均7.01只,每胎产仔数大多在5~9只,占总胎数的79.34%;观察100只母鼠不同生产胎次的间隔,胎间隔最短20天,最长127天,胎间隔大多在20~60天之间,占总数的72.16%.结论 长爪沙鼠从出生到4月龄体重、体长、尾长的增长迅速,在离乳前雌、雄差异不明显,离乳后的整个发育期,雄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均大于雌鼠.  相似文献   

9.
长爪沙鼠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对封闭群长爪沙鼠的生存和生殖两大系列行为进行了观察,包括:摄食,饮水和排泄行为,活动与休息行为,探索行为,啃咬行为,争斗行为,社会行为,性行为,分娩行为和父性母行为等。长爪沙鼠具有不同于大鼠,小鼠,仓鼠的特有行为,如一夫一妻交配行为,好奇心很强的探索行为,高超的筑巢技巧,性成熟后新同笼激烈咬架,侵袭行为,及癫痫样发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沙鼠做为实验动物的应用近廿年来取得很大进展。在病毒研究领域中,浙江省防疫站证实,沙鼠对来自黑线姬鼠、褐家鼠或病人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均敏感。与大鼠相比,具有对EHFV敏感性高,适应毒株范围广,病毒在体内繁殖快,分离病毒和传代时间短等优点。故沙鼠成了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理想实验动物。在细菌学方面,沙鼠不仅对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其它需氧和厌氧菌本身敏感,对其培养物也极为敏感。Robert等将此类细菌接种于中耳泡上腔内5~7天后,经用x线耳镜检查,发现其反应极为敏感。此外,在接种厌氧菌的慢性研究中,病理组织学反应也很明显。沙鼠不仅成为研究细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1.
长爪沙鼠应用于实验研究已有50多年。在其解剖、生理和行为学方面,与大鼠和小鼠相比沙鼠有其独特之处。近年来已应用于脑血管病、寄生虫病、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了扩大沙鼠应用领域,作者测定了30例沙鼠的血脂值,并将其与人和大鼠的血脂含量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动物所用沙鼠30只,引自山东海洋药物研究所的封闭群。外观健康,雌雄各半。另有6月龄Wistar系大鼠30只,雌雄各半。动物饲养于航海中心实验室,控制温度为16~29℃,饲料为颗粒料(北京西苑颗粒饲料厂提供)。 2.方法采用无麻醉快速断头取血,时间  相似文献   

12.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学、血清学、内分泌和肿瘤等多学科的实验研究。该鼠皮毛较其它实验用鼠长而浓密,这为多种体外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寄生、栖息和隐蔽场所。在长爪沙  相似文献   

13.
长爪沙鼠是源于我国的"多功能"实验动物资源,在某些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将被发现,这些将使长爪沙鼠资源利用更加多元化.本文对长爪沙鼠的开发研究历程及在分类学、寄生虫学、脑缺血、脂质代谢、神经性疾病和肿瘤学等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爪沙鼠发情周期,揭示发情规律,优化判定方法。方法 连续18 d采集50只长爪沙鼠阴道上皮脱落细胞涂片,采用角化细胞计数法研究长爪沙鼠发情周期规律。比较瑞氏染色、HE染色和直接镜检判定发情周期4个时相的优缺点。结果 长爪沙鼠的发情周期有稳定型、不稳定型、假孕三种类型。其中稳定型占68.6%,发情周期为(106.3±35.0)h,可分为4个时相。4个时相角化细胞的比例分别为发情前期(13.5±7.8)%、发情期(86.7±9.9)%、发情后期(27.9±12.8)% 和发情间期(3.3±2.8)%。结论 角化细胞计数能准确地判定长爪沙鼠的发情周期及各个时相。直接镜检法能快速反映阴道脱落细胞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长爪沙鼠又称沙土鼠(Mongolian gerbil),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沙鼠亚种,沙鼠属[1],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及毗邻省区的草原地带[2]。  相似文献   

16.
长爪沙鼠清洁生产群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SPF长爪沙鼠生产的仔鼠引入到亚屏障系统内,作为清洁生产群种鼠进行饲养繁殖,并按远交群繁殖方法建群。进入室内的物品先行灭菌,工作人员按亚屏障系统操作细则进行工作,每季度对动物进行了1次微生物学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种群的微生物检测程度基本上相当于清洁级小鼠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野生长爪沙鼠进行系列实验动物化研究;用乙醚浅麻醉法解决了交配时的殴斗伤亡问题;肯定了一雄一雌频密繁殖法的优点:测定了心、肝、肾、脾等主要脏器重量,发现野生的略大于驯化的;光、电镜检查发现,肾近端小管曲部的细胞基底有明显的基底纹;还测定了26项血清生化值及13项血液细胞的数据;其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63.3±2.0;心电图V导联最典型,S-T段缺如,其电激动过程与人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长爪沙鼠精子的形态和结构。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 长爪沙鼠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全长为 ( 15 6 3 2± 6 61) μm ,头长为 ( 10 4 3± 2 12 ) μm ,颈、尾部长为 ( 14 5 89± 5 14 ) μm ,具典型的啮齿类动物的精子形态 ;长爪沙鼠精子的尾部轴丝是 9+ 2模式 ,轴丝外围有 9条大小、形态不一的外周致密纤维 ,外周致密纤维从主段到末端逐渐变细 ,并在主段的近末端处分 4批终止 ;主段的纤维鞘具有腹侧纵柱、背侧纵柱、内嵴等结构。在精子尾部的末段 ,外层仍保留有纤维鞘的结构 ,但无外周致密纤维 ,轴丝仍然为 9+ 2模式  相似文献   

19.
剖腹后,将多栖培养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接种到长爪沙鼠盲肠内。接种后7~20 d 检查受试动物的肠内容物及肠、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16只受试动物有12只受染,其中7只出现盲肠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表面縻烂,肠壁各层均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其中1鼠的肠系膜淋巴结出现小灶状坏死,肝脏出现多发性小阿米巴脓肿。  相似文献   

20.
长爪沙鼠Willis环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Levine发现用夹闭长爪沙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能产生全脑缺血后,这种动物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脑缺血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均有用这种动物制备脑缺血模型的报道。为了解长爪沙鼠Willis环的缺失程度,我们通过橡胶灌注法和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构筑了长爪沙鼠脑底动脉的结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