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芥平喘巴布剂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家兔急性毒性实验:家兔12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退毛及皮肤破损处理,分别给予空白基质巴布剂和麻芥平喘巴布剂,24 h后观察动物全身中毒情况;2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家兔16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退毛及皮肤破损处理,左侧给予1/12贴麻芥平喘巴布剂,右侧给予1/12贴巴布剂基质贴剂,单次刺激实验24 h后观察红斑和水肿情况,多次刺激实验连续7 d后观察红斑和水肿情况;3豚鼠皮肤过敏实验:豚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退毛处理后在左侧分别给予1/12贴空白基质、1/12贴麻芥平喘巴布剂和1%的2,4-二硝基氯苯液0.2 m L,第28天在实验动物右侧给予等量药物,其中阳性对照组涂抹0.1%的2,4-二硝基氯苯液,6 h后多次观察皮肤变态反应情况。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家兔未出现动物死亡及其他生理异常情况;在单次刺激性实验中,家兔未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在多次刺激性实验中,家兔皮肤用药部位有不明显红斑,48 h内消失,无水肿;在过敏性实验中,麻芥平喘巴布剂组未出现红斑及水肿,致敏率为0%。结论麻芥平喘巴布剂未引起家兔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麻芥平喘巴布剂临床用药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止泻巴布剂进行体外抑菌及皮肤刺激性试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平皿法观察小儿止泻巴布剂浸膏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从而确定最低抑菌浓度;应用新西兰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进行试验,考察小儿止泻巴布剂对新西兰兔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小儿止泻巴布剂最低抑菌浓度(MIC):金黄色葡萄球菌100mg/m L,大肠埃希菌400mg/m L,铜绿假单孢杆菌800mg/m L。新西兰兔完整皮肤组多次给药后两侧皮肤无红斑水肿,破损皮肤组出现轻度红斑及轻度水肿。结论小儿止泻巴布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新西兰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飞龙九一巴布贴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观察飞龙九一巴布贴对新西兰大白兔单次、多次敷贴完整与破损皮肤的刺激性;观察该药3次诱导接触及1次激发接触后对豚鼠皮肤的致敏性;观察不同剂量飞龙九一巴布贴对新西兰大白兔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飞龙九一巴布贴仅对新西兰大白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而完整皮肤无刺激;未见豚鼠皮肤过敏反应及新西兰大白兔急性毒性反应。结论飞龙九一巴布贴适合敷贴于无破损的皮肤,其安全性好,无致敏性及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巴布剂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方法着重介绍巴布剂的概念及基质组成、制备工艺、应用,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讨论。结果巴布剂是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外用制剂,与其它外用制剂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结论巴布剂必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伤痛巴布剂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就诊的急性软伤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于患处贴敷伤痛巴布剂,对照组贴敷镇江膏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5.88%。[结论]伤痛巴布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  相似文献   

6.
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为肺炎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2013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用敷胸散;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敷胸巴布剂"。观察2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及肺部罗音消失和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敷胸巴布剂对皮肤刺激性小于敷胸散,在化痰、止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敷胸散。而在平喘、退热、消除罗音的比较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敷胸巴布剂效果优于敷胸散,且操作简便、易行,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均较好,便于肺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炎消巴布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观察骨炎消巴布剂的镇痛作用。结果骨炎消巴布剂对小鼠热板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骨炎消巴布剂高、中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炎消巴布剂对小鼠疼痛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几种促渗剂对布洛芬巴布剂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采用Franz扩散池,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计算含不同促渗剂的5%布洛芬巴布剂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结果不同促渗剂对5%布洛芬巴布剂的累积渗透量Q及渗透速率K是的影响大小为:氮酮>丙二醇>薄荷脑>冰片。但只有氮酮和丙二醇表现出显著性(P<0.05),冰片和薄荷脑对布洛芬巴布剂透皮作用基本无影响。2%氮酮和5%丙二醇对其影响最大。结论提示2%氮酮和5%丙二醇可作为促渗剂在布洛芬巴布剂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栀萸巴布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栀萸巴布剂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发热家兔和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方法,观察栀萸巴布剂的解热作用;采用给药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方法,观察栀萸巴布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新鲜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方法,观察栀萸巴布剂的抗炎作用;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的方法,观察栀萸巴布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栀萸巴布剂大、中、小剂量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在用药后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作用持续时间8h,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用药后2、4、6、8h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栀萸巴布剂大、中、小各剂量组对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亦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用药后8h、10h、12h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降温作用表现出量效关系;栀萸巴布剂对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可提高其存活率,大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栀萸巴布剂大、中、小各剂量组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各时...  相似文献   

10.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布剂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在第3版《药剂学》[1]教材中开始有了简单的介绍,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制剂通则中正式收载,并将其定义:巴布剂是指药材提取物、药材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1999年上海雷允上集团的“复方紫荆消伤膏”获得国内第一个巴布剂新药证书[2]。相对于其他外用贴膏,巴布剂具有以下优点:①与传统橡胶硬膏剂相比,巴布剂主要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对皮肤无过敏、刺激反应,剥离时无疼痛感和残留;②对低离子强度和水溶性组分承载能力强;③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