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4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外营养的经验,评价谷氨酰胺(力肽)强化的肠外营养临床效果的优越性。方法 44例接受手术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肠外营养组和标准肠外营养组。手术前(3天)以及术后早期(5天)添加力肽作为强化肠外营养。入院时、术前1天、术后7天测定体重、前白蛋白和白蛋白、肝肾功能、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统计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 入院前、术前1天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天强化组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淋巴细胞较标准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性并发症明显低于标准组。住院时间稍有缩短,未发现有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合并肠梗阻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力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和标准肠外营养相比,对增强营养纠正氮平衡、提高免疫降低感染率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术后分别接受等氮等热量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或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0.30-0.40gkg^-1·d^-1]一周,检测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比值、IL-2R、NK、C3、C4、CH50、IgG、IgA、IgM、氮平衡。结果:二组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免疫功能(CD4+、CD4+/CD8+、NK、IL-2R)在术后第4天、第7天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4天已达到氮平衡,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谷氨酰胺能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能增进肠外营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来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即给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检测术后第2天与第8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CD4^+/CD8^+。结果全部患者无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g2天与第8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CD4^+/CD8^+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联合营养支持运用能提高机体免役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长安  李秋丽 《医学争鸣》2008,29(2):178-18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u)强化的肠外营养(PN)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标准PN组),每组30例,营养支持疗程为7d.采用全营养混合液通过周围或中心静脉输注,均为等氮等热量.30例同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胆结石17例、阑尾炎13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第113、术后第113、第713抽静脉血,观察结肠癌与对照组术前及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应激状态(C3,CA,CR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IgG,IgM)的变化.结果:术前结肠癌患者的C3,C4及CRP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3实验组较常规组有改善(P〈0.05).结肠癌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实验组(CD4^+,CD8^+,CD4^+/CD8^+,IgG,IgM)在术后第713与常规组相比有改善(P〈0.05).结论: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能有效地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应激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氦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在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研究组给予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对比分析常规肠外营养与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的疗效,评估谷氨酰胺强化在肠外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在营养支持第3d明显下降,与术前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营养支持疗程为7天.采用全营养混合液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均为等氮等热量.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天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值.结果:实验组免疫营养支持7天后PAB和TR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0.05);IgA和IgG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全肠外免疫营养支持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 ln组,n=28)、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28)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8),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2、10天,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术后第10天,测定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细胞与CD8 T+细胞的比值(CD4+/CD8+),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结果 G ln组和EN组术后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三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质量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和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及血清IgM和IgG的质量浓度均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前肠内强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1月~2009年10月胸段食管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维持入院前饮食质量,研究组于术前5d开始经口肠内营养乳剂"瑞高"500ml强化营养治疗.术后均行同质量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术前体重变化,术前5d、术前1d、术后第2天、术后第8天检测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记录术中静脉复合全麻实施前后中心静脉压、术中静脉补液量,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肠内营养不适发生率.结果 术后肠内强化营养组血清白蛋白、术后第8天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全麻前后中心静脉压下降、术中补液量、术后胸腔引流量、闭式引流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所测体重、血清白蛋白,术前及术后第2天所测淋巴细胞计数及术前术后所测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短期肠内强化营养治疗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有利手术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有辅助作用,对顺利完成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强化的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效果的优越性.方法 44例接受手术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肠外营养组和标准肠外营养组.手术前(术前3 d)以及术后早期(术后5 d)添加力太作为强化肠外营养.入院时、术前1 d、术后7 d测定体重、前白蛋白和白蛋白、肝肾功能、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统计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 入院前、术前1 d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强化组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淋巴细胞较标准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P<0.05).住院时间稍有缩短,未发现有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合并肠梗阻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力太强化的肠外营养,和标准肠外营养相比,对增强营养纠正氮平衡、提高免疫降低感染率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标准肠外营养,观察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100ml/d。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IgA、IgG、IgM、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IgA、IgG、IgM水平增高(P <0.05),TNF-α、IL-6水平降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 vs 16.0%)(P < 0.05)。结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围手术期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可显著增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其效果优于标准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