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界的一员,笔者对当前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力图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归纳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1主要问题1.1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社会功利色彩日趋浓厚,对过去崇尚空谈的矫枉过正,人们心态的失衡和浮躁、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无不在挤占着人类的精神空间,使得理想、追求、精神、信念已成为游离于人们心间的奢侈品,学生也概莫能外。本来应极富朝气的青年学生的心态日渐平庸,缺乏提高和锤炼自己的压力和动力。1.2道德自觉性缺乏表现在是非判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变化,高科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依托。怎样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经向教育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阐述了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浮躁,不踏实、表面化、不冷静、沉不住气之意。具有这样的心理倾向,谓之浮躁C、理。浮躁心理亦是一种不良心理,它是一种集冲动性、盲目性、情绪性相互交织,并带有某种功利意图趋向的社会心态。其无扎实基础,却在当前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牵动着世人之心。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按照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技巧和规律,培养和造就受教育者创造才能的教育。创造教育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纷纷把创造教育纳入人才培训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之中。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也积极倡导并从事创造教育的研究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验。这些研究与实验,极大地推动了创造教育在我国的传播和普及。一、创造教育与当代社会需求当前,对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充分迎合了当代社会的要求。首先,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系列教育报告看美国教师教育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化是美国教育界近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其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热点问题。文章回顾了美国近20年来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报告,并对其教师教育新动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当前社会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特征,而利益主体多元化也必将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价值多元形势下,励志的“志”所代表的价值观也有待于统一的认识。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掀起励志教育的热潮,励志教育发挥着的激励个体奋斗、促进个体进步的作用,然而励志教育中的励“志”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根据社会需要,以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研究和制定医学生培养目标在世界医学教育界日益广泛受到重视。国际医学教育组织以医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阵地,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既有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教育转轨,本文从教学构成元素等教学环节的改革入手,认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当前体育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浅析当前中专生的特点及德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在的教育界早已形成一种共识,教育者要摒弃以往的“以书为本”单纯追求分数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贯彻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方略,在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殊因素而灵活采用不同手段,做到“以人为本”。以下是笔者对中专生的特点及德育对策的一些思考。1社会环境特点现代的中专生多生于80年代,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正处一种较大程度的变革中,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及道德价值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青少年的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出新的特点。1.1社会大环境一方面,近年…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麻醉护理学专业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国际上麻醉护理教育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中国麻醉护理教育尚属空白,我国麻醉学界的著名专家也多次呼吁要培养麻醉护士,并逐步开展这项工作,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护理教育是麻醉界、护理界、教育界值得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1.
强化医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识。医学教育肩负着为保障人群健康输送医务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素质的高低,与人群健康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关系密切。因此,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也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共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  相似文献   

12.
赵西平 《肝博士》2011,(2):28-28
目前乙肝尚不能完全治愈,而乙肝患者在升学、就业、结婚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他们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这导致许多患者急于追求“转阴”而不坚持治疗,擅自停药或换药,甚至是轻信广告。乙肝患者应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治疗目标,不切实际、急于求成反而会贻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蓬勃兴起的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教育技术正悄然步入我们的校园,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更为深刻与广泛。原有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了达到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人才强国科技兴国的教育战略目标;创新教育正被更多的教育界知名人士所重视,也是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一下对创新教育的一点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工业文明的进步斩断了贫穷、愚昧,也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的精神家园面临挑战,面对如此现状,传统德育的理性说教明显力不从心。而美育作为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正可以辅翼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人深层的精神品质,使人的理性与感性生命沟通,完成个性品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也随之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转化,当前,国际教育界把 21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 所谓创造教育是着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全面开发,着重于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培养,是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为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传统教育以培养高智能型的人才为目标,创造教育则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日本教育学家恩田璋教授曾对两种教育模式作了以下比较 (见表 1): 由此可见,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  相似文献   

16.
2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负责人,有关大学校长、有关医院院长和医学界、教育界有关专家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所提出来的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新式教育模式。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但它的初步实践所带来的教育模式的历史性的深刻变革,以及这种变革所带来的可喜局面和成效,却已经直观地被教育界、政府和社会所感知、所认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因此,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变革性,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首先,素质教育是对…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文化素质较低而又好高骛远,心理脆弱而自尊心又特别强,对社会不够了解而又急于深入社会,想进步而又缺乏基础和耐性,渴望得到爱而又不懂得珍惜爱,希望受到尊重而又不尊重他人,思想行为习惯差而又不愿也不善于接受教育等,他们是矛盾的特殊结合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将融入全面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对高等教育会发生巨大影响,教育界也在谈论加入WTO后的权力与义务、机遇与挑战,如何迎接挑战,本对WTO做以简介,并对我国加入WTO后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做的工作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进入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界应该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迎接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1加入WTO,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促进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加入WTO,首先要求我国的教育标准要向国际化靠拢,对教育资源实现国际化配置。这就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界充分认识和全面理解教育“三个面向”的深刻内涵,树立全球观念,走改革开放之路,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其次,加入WTO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