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脑和肺的损伤情况.方法 20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距爆源5、8、11和15 m)和1个对照组(n=4).利用1 kg 2,4,6-三硝基甲苯(TNT)裸药在水下2 m实施爆炸对水中漂浮比格犬进行致伤,采用水下及颅内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致伤的过程.爆炸后3 h内对存活的比格犬行头部和胸部CT检查及头部MRI检查.爆炸后24 h取脑和肺标本,观察颅脑和胸、肺大体损伤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到水下爆炸的致伤过程包括冲击波作用和气泡作用2个阶段.5 m、8 m、11 m和15 m组比格犬分别死亡4、3、1、0只.头部CT和MRI检查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没有明显损伤,胸部CT检查示有肺内出血、气胸、血胸或胸腔积液等表现.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无明显变化,而肺组织肺泡破裂,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肺间质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TUNEL染色仅见海马区少量细胞呈阳性表现,而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呈现广泛的凋亡坏死趋势.结论 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的损伤主要为肺爆震伤,脑组织损伤相对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水下爆炸致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为研究水下爆炸致急性SCI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A组(爆炸距离0.3m)、B组(爆炸距离0.8m)和C组(爆炸距离1.5m),每组8只.将实验兔固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水下实验装置中,分别在3种冲击波压力强度下致伤,选取T9~T10段脊髓,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动物存活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结果 同样爆炸当量,A组、B组、C组测得的平均冲击波压力峰值分别为18、5、2 MPa,B组实验兔成活率高,致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学显示脊髓内见大量散在出血坏死灶,满足实验需要.B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致伤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爆炸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下爆炸装置冲击波压力峰值5 MPa时能够建立急性SCI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多次低强度冲击波对内脏器官的效应。实验动物为雌雄两性绵羊36只,用10kgTNT药柱单次和多次爆炸致伤。伤后6~13h作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单次爆炸后,肺损伤的阈值为37.27kPa,胃肠道为41.0kPa,而上呼吸道直到77.0kPa时仍为阴性。多次爆炸致伤后,肺、胃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损伤阈值分别为20.2、20.2和40.89kPa。结果提示经受多次低强度冲击波作用时,肺仍是内脏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与单次致伤比,可显示相加效应,损伤阈值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 ,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 .方法 :采用雷管作爆炸源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 ,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 ,建立致伤模型 .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 ,由破片发射触发 .由破片对犬颌面部致伤 ,雷管悬于弹着点上方 ,爆距设计为 5 ,10 ,15cm .记录致伤参数 (撞击速度、能量吸收、体表压力 ) ,观察动物伤情 .结果 :该模型能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的爆炸伤 ,爆炸冲击波压力随爆距减少而急升高 .犬颌面部伤情严重 .损伤范围广 ,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 ,损伤程度随能量吸收与冲击波压力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12只,通过手术将大白兔脊髓暴露后将其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用铵松蜡炸药2 g为水下爆源,其中A、B、C组分别按冲击波到达脊髓表面的超压峰值2.6 MPa、2.8 MPa、3.0 MPa致伤,检测冲击波的超压峰值及作用时间.D组不致伤,作为对照组.通过BBB法运动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评估各组水下冲击波致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机能变化及病理特点.结果 水下冲击波致伤后,实验组动物均瘫痪,D组没有瘫痪.致伤12 h及24h后A组、B组、C组的BBB评分依次减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致伤24h后A、B、C各组大白兔BBB评分低于致伤12 h后(P<0.05).致伤12 h及24h后A组、B组、C组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依次延长(P<0.05),且均高于D组(P<0.05);波幅依次下降(P<0.05),且均低于D组(P<0.05).与致伤12 h后比较,A组、B组、C组致伤24h后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及B组波幅均下降(P<0.05).致伤48 h时组织形态学和电镜下示A组、B组、C组脊髓出血坏死,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分层,轴索变形水肿,A组、B组、C组动物脊髓HE染色阳性率依次降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结论 水下冲击波可造成水下动物脊髓损伤,其致伤程度与动物接受的爆炸冲量有关,且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由于核武器在空中、水面和水中爆炸时的特点不同,因此,对舰艇的破坏作用也就不同。本文根据核试验中海军生物效应资料,着重探讨海面上空核爆炸时对舰艇的破坏和人员的损伤情况,为海上医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一、对艇舰的破坏作用核武器在海面上空爆炸时,可产生四种  相似文献   

7.
水下冲击波致比格犬肺和颅脑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水下冲击波对水下比格犬肺和颅脑的损伤程度。方法 取标准比格犬18只,根据爆炸距离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距离爆源5 m、7 m、9 m、11 m、13 m组)。利用自制的水下爆炸装置对比格犬进行爆炸致伤,采用水下高速摄像观察爆炸致伤的动态过程。爆炸后6 h对比格犬行头颅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检查。爆炸后24 h取脑和肺标本,观察并记录颅脑和胸肺损伤的情况,对海马组织和肺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速摄影观察到爆炸对比格犬的毁伤包括冲击波和气泡脉动2个过程。实验组比格犬总死亡率为40.0%(6/15)。CT检查示实验组比格犬颅脑无大体损伤,肺部有胸腔积液、气胸等表现。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比格犬海马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红细胞淤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各实验组比格犬海马组织中IL-6、IL-1β、IL-10、TNF-α和TGF-β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肺部等重要脏器受水下冲击波作用后会发生严重病变,是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探索水下冲击波致颅脑损伤的机制对于水下冲击伤的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战中水面舰艇在遭受水下爆炸攻击后会产生急剧的加速运动,造成舰艇上人员损伤,被称为舰艇冲击伤。舰艇冲击伤是造成舰艇上人员丧失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舰艇冲击伤的历史、研究方法、损伤机制与特点、防护及救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加深广大军医对舰艇冲击伤的了解,为该类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钟代星  程庆书  朱常亮  赵亚超  施琼  韩勇 《医学争鸣》2008,29(19):1749-1752
目的:建立室内胸部爆震伤模型并探讨其早期病理生理变化.方法:爆轰塔窜内爆炸致伤,根据胸骨处不同的爆炸超压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4组.爆炸后检测犬基本生命体征、血气、肺生化指标变化,并作常规光镜检查和电镜检查.结果:A组受伤较轻,B组受伤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C组损伤过重,救治困难.结论:B组犬适合作为室内胸部爆震伤动物模型;低氧血症和低血压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室内爆炸反射超压产生的附加效应有限,室内低氧和爆炸烟雾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上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早期干预的效果研究。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用药组(给予血必净),以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爆炸后0、4、12、24 h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浓度。结果爆炸后4 h各组间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爆炸后12 h各组间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用药组(P < 0.05~P < 0.01);爆炸后24 h MMP-9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用药组(P < 0.05);损伤组爆炸后4 h与爆炸后12 h和24 h MMP-9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组爆炸后4 h与爆炸后12 h MMP-9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必净对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下火器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选取30只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实施水下爆炸损伤腹部,制作急性闭合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爆炸损伤12、24 h后采样(每时间点各10只),测定肝湿/干重比(W/D)、动脉血氧分压(PaO2)、谷丙转氨酶(ALT)和炎性因子.选取肝组织,显微镜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光镜下,实验组12 h起可见肝组织片状出血,肝血管破裂出血明显,肝组织内见片状坏死,肝索破坏,炎细胞浸润,偶见肝细胞嗜酸性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W/D明显升高(P<0.05),PaO2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LT指数明显升高(P<0.05),炎性因子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水下爆炸冲击波可导致实验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引起相应病理生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水下冲击波致犬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伤后犬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成年杂种犬37只,布放于离爆心3.5~17.5 m处,分别用200、500 g和1 000 g TNT水下3 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肺损伤的发生率达83.7%,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水肿及少数肺撕裂;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核膜不完整等特点.结论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犬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动物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大体、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20只成年狗伤后6h的肺脏、小肠及心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损伤动物大体解剖可见明显肺出血、水肿。镜下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内出血,水肿液填充.肺泡壁断裂并相互融合;肺泡壁的超微结构显示肺泡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毛细血管内皮破坏等。以出血为主的肠道损伤明显可见。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水肿可能是水下冲击伤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正向冲量两参数密切相关。肠道损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新型直升机水下逃生照明指示灯。方法:对第一代水下灯进行改进,并进行性能测试及试验。结果:水下灯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均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系统总有效工作时间>3 h,应急水下连续照明指示时间>20 min;可视距离:照明灯>3 m,指示灯>1 m,指示灯频闪频率60次/min;系统水密性≥0.2 MPa。结论:改进后的水下灯比第一代水下灯在各项性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Development of serial bio-shock tub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velopmentofserialbioshocktubesandtheirapplicationWangZhengguo王正国,SunLiying孙立英,YangZhihuan杨志焕,LengHuaguang冷华光JiangJianxin蒋建...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 of serial bio-shock tub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esign and produce serial shock tubes and further examine their application to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blast injury. METHO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was used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rial shock tubes. One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fifty nine animals (757 rats, 105 guinea pigs, 335 rabbits, 240 dogs and 22 sheep) were then used to test the wounding effects of the shock tubes. RESULTS: Three types of bio-shock tubes, that is, large-, medium- and small-scale shock tubes were made in our laboratory. The large-scale shock tube is 39 meters long;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test section is 1 meter; and the maximum overpressure in the driving section is 10.3 MPa. A negative pressure could be formed by means of the reflected rarefactive wave produced by the end plate. The medium-scale shock tube is 34.5 meters long; the maximum overpressure in the driving section is 22 MPa; the test section is designed to be a knockdown, showing 5 basic type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77 to 600 millimeter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researches on overpressure, explosive decompression, underwater explosion, and so on. The small-scale shock tube is 0.5 meter long with the maximum endured overpressure of 68.6 MPa. Results from anim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is set of shock tubes could induce various degrees of systemic or local blast injury in large or small animals. CONCLUSIONS: This set of bio-shock tubes can approximately simulate typical explosive wave produced by nuclear or charge explosion, and inflict various degrees of blast injury characterized by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herefore, they can meet the needs of blast research on large and small anima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伤对大鼠肺脏的损伤情况。方法建立瓦斯爆炸伤动物实验模型,观察瓦斯爆炸后1,2,4,8,12,24h时段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动脉血气变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动态观察动脉血IL-8的变化。结果瓦斯爆炸伤致肺损伤后的大鼠出现肺水肿,出血。肺内炎性细胞浸润,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且肺损伤程度与IL-8含量呈正相关。结论瓦斯爆炸伤后会造成大鼠肺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造成机体酸碱平衡失调,且IL-8含量与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