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明远  王光绿  罗大山  邓峰 《海南医学》2008,19(3):83-83,5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早期气管切开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非早期气管切开组。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非早期气管切开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早期气管切开组(P<0.05)。结论尽早实行气管切开是抢救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与带囊不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在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率。方法抽取在我院ICU治疗需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病人留置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气管切开切口常规护理并定时囊上抽吸分泌物及囊上冲洗。对照组病人留置带囊不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气管切开切口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中对照组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实验组30例应用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可降低气管切开病人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刘九德 《中外医疗》2008,27(12):36-36
目的 对比早期气管切开与非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估计近期内意识不能恢复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A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B组.结果 A组死亡率为39.02%,B组死亡率为57,4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比非早期气管切开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潘明远  吴全理 《微创医学》2002,21(2):155-156
目的对比早期气管切开与非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估计近期内意识不能恢复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根据受伤到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伤后12h内行气管切开者为A组,伤后12h后行气管切开者为B组.结果 A组死亡率为34.5%,B组死亡率为63%.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比非早期气管切开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气管切开是ICU建立长时间人工气道的常用手段,机械通气使用的气管切开导管均是一次性塑料套管,不易冲洗及更换。气管切开导管随时有可能被痰液附着形成痰痂,导致气管切开导管堵塞,使呼吸机送气困难及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困难,严重时还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气道堵塞。为保证气道通畅,须及时更换气管切开导管。在更换时风险非常大,尤其是气管切开48h内,气管切开窦道尚未形成,一旦拔出气管切开导管,很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的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烧伤整形科重病区190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成人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小儿烧伤面积>15%TBSA患者共1 047例,19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占全部入院烧伤整形科重病区患者的18.14%。从气管切开原因分类:单纯为建立机械通气气道需要而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6例(8.42%);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9例(10%);因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55例(81.57%)。从气管切开时机分类,预防性气管切开96例,延迟气管切开94例。96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80例(83.33%);94例患者延迟气管切开,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4例(46.80%)。此外,延迟气管切开患者中,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与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之间延迟气管切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的24~27 h。结论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仍然是影响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休克期第1个24 h,未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此类患者,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科切开联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外科切开联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48例(A组)及同期单纯外科切开46例(B组)为研究对象,总结外科切开联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优点及应用技巧。结果:外科切开联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及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科切开联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应对困难气管切开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和可行性,以提高吸入性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吸入性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行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和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5.12±2.21)h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23.24±2.36)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氧饱和度、相关生命指征、呼吸频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患者,有效70例,死亡2例。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死亡9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较紧急气管切开组死亡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吸入性烧伤中重度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气管切开固定带及保护罩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由输液管改良后的气管切开固定带和保护罩保护气管切开口.对照组采用棉布固定带和湿润的单层纱布保护气管切开口.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局部皮肤损害发生率、皮肤损害的恢复时间、患者的舒适程度、痰液外溅、氧气管脱落次数以及气管套管封管时间观察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良式气管切开固定带及保护罩可有效保护气管切开口皮肤,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减少或者避免常规气管切开手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改进了气管切开手术的方法,并在185例病人气管切开时应用。结果 185例病人在气管切开时应用改进的气管切开方法,没有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进的气管切开术是一个很好的气管切开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