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喜  曲小良 《中原医刊》2000,27(12):13-13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有向青年人转移的趋势。为了探讨青年心肌梗塞的发病特点,我们总结了1988年以来30例住院的青年人心肌梗塞,并与同期中老年人心肌梗塞40例对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均选自住院病例。青年组心肌梗塞患者30例。年龄22~44岁,平均38.6± 7.6岁,男29例,女1例。中老年组心肌梗塞患者40例。年龄45~67岁,平均55.2± 6. 1岁,男36例,女4例。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及酶学变化。急性期后遗留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将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2 5例作为青年组 ,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95例为中老年组 ,观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发病有无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12 0例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塞后 2 8d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吸烟、饮酒、疲劳或精神紧张、血脂、高血压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例数及病变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能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诱发的冠脉痉挛在青年人中的心肌梗塞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探索青年人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对青年人AMI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1 对象及方法选择我院1990年1月~1998年8月住院病人年龄≤40岁的AMI患者32例为青年组,选择年龄≥45岁的同期住院AMI患者3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符合WHO提出的AMI诊断标准。本资料中吸烟指有2年以上吸烟史且每天大于20支,饮酒指每次250ml以上,经常饮酒不包括偶而或少量饮酒者,过度疲劳指经常超负荷工作。2 结 果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对比结果见表1,其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方法对年龄≤44岁的青年男性AMI患者(61例,青年组)与同期同病同性别年龄≥65岁、<75岁(老年组)的AMI患者(61例)就其危险因素、冠脉造影、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中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老年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家族史两组无明显差别;冠脉造影青年组单支病变多,累及回旋支(LCX)多,右冠状动脉(RCA)少;老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多累及LCX,RCA。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住院天数、心肌酶、机械并发症及死亡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心梗患者大量吸烟者多,单支病变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少,但年轻心梗患者院内转归与老年组相似。  相似文献   

5.
谭小强 《右江医学》1999,27(3):127-128
将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高龄组(年龄>75岁)51例,非高龄组(年龄<75岁)68例。通过临床观察和无创性心功能检查,结果发现高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时有其独特的特点,表现为初发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明显增多,心功能受损较重,病死率高。与非高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本院1997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520例分成小于40岁的青年组及大于40岁的患病组;从两组胃癌发病率、好发部位,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胃癌的病变好发部位、病理分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年龄〉40岁的患病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40岁的青年组正好相反。②年龄〉40岁胃病患者以贲门胃底多发,并以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年龄〈40岁的患者以胃体多发,而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差分化癌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本院1997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520例分成小于40岁的青年组及大于40岁的患病组;从两组胃癌发病率、好发部位,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胃癌的病变好发部位、病理分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年龄〉40岁的患病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40岁的青年组正好相反。②年龄〉40岁胃病患者以贲门胃底多发,并以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年龄〈40岁的患者以胃体多发,而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差分化癌为主。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325027)唐疾飞金玲湘斐济LABASA中心医院JagdishR.青少年急性心肌梗塞国内报道较少。作者收集了65例青年人(年龄<40岁)急性心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02例40岁以上心梗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中老年AP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收治AP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以年龄≤40岁患者43例为青年组,以年龄40岁患者52例为中老年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并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结果青年组发病原因中暴饮暴食、酗酒因素所占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1),胆道疾病所占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患者放射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发生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或P0.01);青年组患者ALT、血清TBIL及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率低于中老年组(P0.01)。结论青年AP患者主要发病原因为暴饮暴食及酗酒,临床症状及体征较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年龄在16~60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40岁作为青年组,以年龄≥40岁作为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点、治疗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青年组胰腺炎患者的合并糖尿病及总计合并慢性疾病例数明显低于中年组,P<0.05;青年组入院时的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中年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急性上腹痛、恶性、呕吐、发热、黄疸发生率与中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患者腹肌紧张率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结论青年急性胰腺炎以暴饮暴食及酗酒为主要发病因素,中年患者则以胆道疾病、暴饮暴食为主要发病因素,青年患者恢复速度要快于中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分析,探讨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特点,以便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30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占同期收住该院20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14.7%。男性29例,女1例;年龄32~40岁。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80%)、血脂增高(20%)、高血压(13.3%)。15例患者(50%)以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无前驱表现。结论青壮年人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等,大量吸烟饮酒对青壮年AMI发病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4例住院的青年(年龄≤45岁) AMI患者(青年组),以同期住院的121例老年(年龄≥65岁) AMI患者作为对照,分析AMI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青年组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典型胸痛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低于老年组( P<0.05)。青年组多系单支、中度血管病变为主,老年组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药物保守治疗比例较老年组高(P<0.05),老年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时间、医院到导管室时间均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与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3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青年(<4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预防中青年AMI的过早发生。方法对30例年龄<40岁的AMI组和52例年龄>70岁AMI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从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并发症、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AMI男性多见,为29例(96.67%),其中吸烟14例(46.67%)及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家族史者7例(23.33%),与老年组AMI类似。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22例(73.33%),高脂血症20例(66.67%),发病时有典型症状胸痛症状者29例(96.67%),明显高于老年组AMI。有高血压病史者3例(10%),有心衰者1例(3.33%),明显低于老年组AMI。结论中青年AMI男性多见,高脂血症、酗酒、劳累为危险诱发因素,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重视青年患者的调脂治疗可预防中青年AMI的过早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各60例,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手术并发症,住院天数及心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术后1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病死率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优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进行介入治疗,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样也能有利于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青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发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按年龄段分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岁且≤59岁组),老年组(≥60岁).分析各组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PCI治疗情况,并随访患者12个月的预后.结果 接受直接PCI的青年STEMI患者占所有STEMI患者的2.2%.青年组的男性构成比最高(95.0%);青年组的吸烟构成比为85.0%,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4.8%(P<0.05);青年组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家族史的构成比也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青年组单支病变构成比为65.0%,显著高于中年组的24.8%和老年组的20.6%(P值均<0.05);罪犯血管以左前降支最为多见,在青年组达到70.0%,显著高于中年组的57.5%和老年组的45.1%(P值均<0.05).3组间PCI治疗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年组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时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虽然3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12个月时青年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结论 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预后与老年患者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心脏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等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李曾玉  王永东  余清 《医学综述》2014,(10):1897-189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1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探讨青年AMI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AMI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7,P<0.05);青年组患者抽烟、酗酒以及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的人数显著多于老年组(χ2=8.271,3.877,7.356,P<0.05),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显著少于老年组(χ2=8.749,3.906,P<0.05)。青年AMI患者发病时发生心绞痛的人数较老年患者少,发生典型胸痛者较老年组多;青年AMI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人数均少于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酗酒史、糖尿病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AMI发病与老年患者有明显不同,吸烟、酗酒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是青年AMI患者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青年人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7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塞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10年间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83例与同期70岁以下AMI 432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高龄患者无痛性心梗发病高,合并泵衰及心源性休克多,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与梗塞范围、梗塞珠数及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无关,提示年龄是影响高龄AMI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1 087例脑梗塞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脑梗塞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对1990年1月 ̄2000年1月住院的脑梗塞患者1087例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0岁发病者,1998年1月 ̄2000年1月比1990年1月 ̄1992年1月增长1.5倍,其中≤40岁者增长3.0倍;发病的危险因素:〉50岁组以高血压为主,≤50岁组以高脂血症,吸烟及饮酒为主。结论:脑梗塞有明显年轻化趋势,高脂血症及不良嗜好正逐渐成为中青年人发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AMI患者114例,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93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问总病死率36.7%。多部位、广泛前壁心梗、既往有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方式:泵衰竭(心衰、心源性休克或二者并存)死亡率52-3%,心脏骤停死亡率28.6%。心脏破裂死亡率4.8%,心外因素死亡率14-3%。结论老年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有糖尿病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