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CKD)已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表明CKD发病率高但起病隐袭,一旦进展成慢性肾功能损害,会导致治疗费用高、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现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2.
当前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一个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受到关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缓慢迁延、并发症多等因素成为临床诊治的难题,如不能有效防治将成为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随着对RNA结合蛋白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RNA结合蛋白与各种慢性肾脏病间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饮食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方法,但现阶段患者对肾病饮食知识的掌握不容乐观,已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结合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提出“四步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指导方法,旨在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晴  郑蓉  朱戎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0):93-96
近年来,随着“肠-肾轴”理论提出,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紊乱的菌群通过蓄积内毒素、破坏肠粘膜屏障功能及引发全身慢性炎症等途径加重肾脏损伤,干预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慢性肾脏病治疗一条全新途径。中医理论认为脾肾相互为用,互为因果,“补脾益肾、通腑泄浊” 这一治则与 “肠-肾轴”学说不谋而合,因此调节肠道微生态可能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一座新桥梁。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疾病,正在日益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既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也是其常见并发症,作为决定慢性肾脏病进展因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认,本文主要就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的治疗及药物选择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的临床统称;除了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都可以归属于慢性肾脏病的范围;本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或随病程迁延,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如何对其更加有效地治疗,延缓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逐渐成为医学关注的热点。文章中探讨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基本病机,并全面总结王济生教授中医辨治与西医诊疗相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进一步分析其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房定亚教授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同时房教授注重心脏功能的保护,治肾的同时不忘保心;注重冬虫夏草、黄芪等单味中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以期达到补益肺肾、益气健脾的功效,提高肾脏病患者的免疫力;依据“久病人络”的中医理论,倡导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强调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要重视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来温阳法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探索温阳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现实意义。[方法]从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大方面着手,将温阳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形成综述。[结果]慢性肾脏病病程较长,是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以阳虚为重要因素。临床中在辨别正虚的前提下,以温阳法为基本治法,兼以祛除邪实之中药,可提高临床疗效。[结论]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均表明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故采用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已经10余年,不仅应用于血液净化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而且也应用于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制剂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的疗效研究加以综述。[方法]通过检索阅读古今中外文献,了解冬虫夏草及其制剂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作用。[结果]冬虫夏草及其制剂能明显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肌酐水平,显著改善肾小管的纤维化,延缓肾功能衰退。[结论]冬虫夏草及其制剂对慢性肾脏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