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探讨矫形支具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根据侧弯情况予以矫形支具治疗,疗程9-12月,对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前后Cobb角对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矫形支具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观察临床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采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按先后就诊次序,单序号就诊者设为治疗组,双序号就诊者设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对照组仅采用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每组均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VAS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Cobb角及VAS评分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使用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同时,搭配使用矫形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使用矫形器搭配矫形操治疗,B组单独使用矫形器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cobb’s角好转情况。结果经过治疗,A组的总有效率97.56%显著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obb’s角好转程度(12.89±3.95)°显著比B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同时,搭配使用矫形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可使cobb’s角好转。  相似文献   

4.
何雨 《中外医疗》2014,(5):78+80-78,80
目的探讨单纯后放入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22例先天.眭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单纯后放入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脊柱侧弯和后凸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35.0±30.O)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80.0±50.O)mL,术后没有出现感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弯及后凸Cobb’S角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脚.05)。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单纯后放入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性,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9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病例组,Cobb角20°~85°,根据Cobb角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5例;以高发区同性别、同年龄段体检正常的青少年为对照组,共30例。采用荧光法测定血硒含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硒含量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硒含量为(34.56±15.5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3±19.08)μg/L(P0.01);轻、中、重三组硒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组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1);但轻、中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硒含量值与Cobb角相关系数为0.671(P0.01)。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硒含量降低,且随着侧弯程度加重,硒缺乏表现更突出,微量元素硒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黄海榆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76-77,161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有16例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测量后切线角度和Cobb’s角度,并计算曲度指数和后凸指数。结果Cobb’s平均角度(52.6±16.3)。,后凸节段后切线平均角度(53.8±17.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2,P〈0.01)。C2-7Cobb’s角度平均为(34.1±15.5)°,后切线角度为(35.8±14.2)°。KI和CI与Cobb’s角度及后切线角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的影像学特点:后凸顶点位多于椎体后上缘,C4多见,CI和KI与Cobb’s角和后切线角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娜  王连成 《重庆医学》2021,50(20):3522-3525,3530
目的 探究施罗斯体操对佩戴支具的中度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女性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为施罗斯体操结合支具组(结合组)和支具组.支具组只佩戴支具,每天佩戴22 h;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周进行3次体操训练,每次训练90 min,两组患者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最大Cobb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PO)、锁骨角(C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躯干旋转角(ATR)、顶椎旋转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最大Cobb角、ATR均减小(P<0.05);治疗后支具组TK较治疗前减小,结合组TK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在功能活动、自我形象感知和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支具组SRS-22各维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疼痛感知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度脊柱侧凸患者,除佩戴支具外应结合施罗斯体操进行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畸形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术后椎间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纯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Ib、Ic型)前路矫形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前路矫形融合术的单纯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测量冠装面Cobb角、侧凸矫形率、融合节段数、椎间角等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患者,Ib型13例;Ic型5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44.7±10.2)°,术后1周为(6.5±7.5)°,侧凸矫形率平均81.2%。术前椎间角平均为(3.6±3.5)°,术后1周为(2.0±4.4)°,术后1年为(5.3±5.9)°,术前和术后1周椎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1周和术后1年椎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按照具体融合节段进一步分组:A组(端椎到端椎融合组),12例;B组(短节段融合组),6例。A组术前椎间角为(4.1±4.0)°,术后1周、1年分别为(1.2±3.5)°、(4.0±4.7)°;B组术前椎间角为(2.0±1.8)°,术后1周、1年分别为(4.2±4.5)°、(7.1±5.1)°。不同时间段A、B两组椎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之间其余参数,结果 显示术前顶椎偏移,融合节段数以及T12~L1前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术后椎间角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在随访时椎间角又逐渐增大;术后椎间角的变化可能和术前顶椎偏移,融合节段数以及T12~L1前凸以及术前椎间角等因素有关;当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不能通过减小侧凸矫形率以及牺牲下腰椎运动节段来减小术后椎间角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路270°减压重建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三柱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腰椎三柱骨折伴不全瘫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14例,采用后路270。减压重建;B组18例,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临床评价措施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肺功能、Frankel分级、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运动神经评分等。影像学评估方法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Cobb角,以评价脊柱节段性后凸情况。结果①A组手术时间【(171.5±26.6)min】、术中失血量【(805.6±170.1)mL]显著低于B组[(225.3±22.8)min、(1126.0±175.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末次随访呼吸道感染以及肋问神经痛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血气胸、术后腹胀以及便秘发生率等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肺活量[(2.7±014)L1大于B组[(2.3±0.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Cobb角比较[(26.4±4.2)°、(27.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ASIA运动神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以及矢状位对线维持方面,两种术式效果相当,但后路270°减压重建手术的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联合Austin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43例(7l足)拇外翻畸形患者行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第1跖骨颈斜行嵌插截骨,根据拇外翻角(HAV)、第1和2跖骨夹角(IMA)、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评估矫正效果。结果治疗后HVA平均(17.51±4.03)°,与术前(35.32±6.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A平均(10.39±1.34)°,与治疗前(15.90±2.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拇外翻评分优良率94.37%;随访9~36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拇外翻应用改良McBride联合Austin截骨术,可取得满意的功能恢复和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各35例。前路组患者给予前路固定治疗,后路组患者给予后路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运动与触觉评分、伤椎高度与Cobb角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前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2/35),后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路组治疗前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0.6±3.2)、(70.5±4.6)分,治疗后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7.0±5.3)、(70.7±6.7)分;后路组治疗前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39.5±3.5)、(53.3±4.5)分;治疗后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6.6±5.6)、(58.5±6.6)分;治疗后前路组运动和触觉评分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前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伤椎高度分别为(1.3±0.6)、(3.6±1.2)cm,Cobb角分别为(22.0±2.0)°、(44.7±5.3)°;后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伤椎高度分别为(1.4±0.5)、(2.3±1.0)cm,Cobb角度分别为(21.6±2.2)°、(31.5±4.6)°;治疗后两组伤椎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前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前路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后路固定效果,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推拿手法和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优化本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推拿组各6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采用WOMAC评分量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针灸组疼痛得分为(71.52±36.81)分,僵硬得分为(32.94±31.06)分,关节功能得分为(286.33±208.92)分;推拿组疼痛得分为(83.39±42.73)分,僵硬得分为(21.17±36.54)分,关节功能得分为(292.46±213.48)分。两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针灸组僵硬得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组僵硬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疼痛和关节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组僵硬得分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4周后,针灸组疼痛得分为(43.86±35.31)分,僵硬得分为(13.69±12.32)分,关节功能得分为(179.41±165.18)分;推拿组疼痛得分为(51.79±42.68)分,僵硬得分为(11.52±10.74)分,关节功能得分为(195.39±158.92)分。两组患者疼痛、僵硬以及关节功能的得分显著低于治疗2周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疼痛、僵硬以及关节功能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针灸疗法,推拿手法治疗关节僵硬起效更快,两种疗法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情,长期疗效相当,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7.3±0.7)、(10.2±1.2)显著优于治疗前(15.4±2.1)、(15.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改善情况更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0.5±0.2)、(2.1±0.6)显著优于治疗前(5.2±0.6)、(5.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19.3±4.3)mL及最大尿流率(12.9±2.5)mL/s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50.1±4.5)mL、(10.9±2.3)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药、手法、电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旋提手法联合中药及电针灸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颈椎枕颌吊带牵引,口服腺苷钴胺片及维生素B1片,理疗综合疗法。分别于治疗前、连续治疗3周后、治疗后第3个月采用“北医三院颈椎脊髓功能状态评定法”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效果评定。分别于治疗前、连续治疗3周后行影像学及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颈椎的曲度、角度位移、水平位移、椎管失状径、突出物失状径及椎管失状径/突出物失状径比值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两组连续治疗3周后脊髓功能状态评定评分[治疗组:(50.20±8.28)分,对照组:(44.06±9.15)分]与治疗前[治疗组:(21.06±9.48)分,对照组:(24.70±8.05)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脊髓功能状态评定评分[治疗组:(51.13±8.38)分,对照组:(43.20±11.65)分]与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连续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有效率(93.3%)和对照组有效率(8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影像学观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肯定,影像学及体感诱发电位指标评估中医综合疗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1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46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单侧组(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双侧组(2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3±11)min,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为(2.9±0.7)mL;双侧组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64±11)min,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为(4.1±1.1)mL,两组间每个椎体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有所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述两个时间点双侧组均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0.0%,双侧组发生率为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2例出现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0.0%。结论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在早中期疼痛及活动能力方面改善率相似,相对于双侧手术,单侧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与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8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并采用钛网内固定术,B组90例,行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并采用钛网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分级。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B组评分[(2.20±0.24)分]显著低于A组[(3.31±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年复查显示,B组Cobb角[(6.46±0.85)o]明显大于A组[(5.82±0.7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能更有效减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痛苦,对术后肺功能影响小,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人治疗吸人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吸人性肺炎患者4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pH值、空腹血糖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共20例,无效或进展者3例,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共15例,无效或进展者4例,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aCO2比较[(7.10±1.64)mmHg比(6.97±1.92)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治疗组PaCO2水平[(5.76±1.06)mmHg]低于对照组[(6.78±1.5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aO2比较[(8.10±1.52)mmHg比(8.21±1.23)mmH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治疗组PaO2水平[(9.51±1.63)mmHg]高于对照组[(8.32±1.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值[(5.72±1.02)mmoUL比(5.63±1.34)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d、1周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吸人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及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ROM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为(1.09±0.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0.52)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ROM为(0.43±0.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3±0.22)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3.17±0.54)次/周1、持续时间[(19.36±3.56)min]及服用止痛药次数[(0.45±0.13)次/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7例(32椎),对病人手术前1 d、术后3 d、术后1年的VAS值、病变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作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死亡、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17个月至3年),疼痛症状缓解,椎体高度、Cobb角改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各项指标术后3 d和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行压缩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