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第3骶后孔穿刺硬膜外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A组采用0.3%利多卡因25 ml经第3骶后孔穿刺硬膜外阻滞,B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口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治疗1个疗程结束当天及结束后1、4、8、12个月各时段与治疗前相比,A、B组VAS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且A组的疼痛持续时间(除疗程结束当天外)均短于B组(P<0.05),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94.87%vs61.54%,P<0.05).结论 经第3骶后孔硬膜外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物痛经。原发性痛经是青少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地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我们利用骶后孔阻滞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8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经虽属生理现象,但在月经来潮时,由于盆腔充血,出现下腹部胀痛或腰酸等不适,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我院自1994年采用骶管内神经阻滞对18例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痛经属生理现象,但在月经来潮时,由于盆腔充血,临床可出现下腹胀痛和腰疼等不适,重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我院自2000年至今选用骶管内神经阻滞对28例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和适当进针角度与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2例尸体标本,剔除骶骨周围的软组织,直至骶骨及骶后孔清楚的显露出来,骶骨正中线为Y轴,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为X1轴,骶角水平线为X2轴,测量各个指标。结果男性骶后孔大小:第1骶后孔〉第4骶后孔〉第2骶后孔〉第3骶后孔;女性骶后孔大小:第1骶后孔〉第2骶后孔〉第3骶后孔〉第4骶后孔,且第2、3、4骶后孔面积差别不大。结论经骶后孔进针骶管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为第2、3骶后孔,最好采用倒“工”型双重坐标法定位,穿刺角度宜向内,角度为30°-40°,进针深度以9.3mm、6.4mm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对年龄在18~25岁的原发性痛经患者30例进行经第二骶后孔盆丛阻滞治疗。所有患者均为未婚、无妇科疾病、每次来月经时疼痛难忍经妇科治疗效果不佳来我疼痛门诊治疗。患者入室前将尿排空取侧卧位,上侧腿曲屈,下侧腿伸直,在C型臂X线机下定位上侧第二骶后孔做好表记。  相似文献   

7.
骶后孔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骶后孔位置的研究,进一步解决在针炙临床中对八穴定位不准的问题。方法:用游标卡尺对骶后孔的纵、横径及骶后孔间径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测算出100例骶骨(男性54例,女性46例)骶后孔纵、横径和骶后孔中心距后正中线间横径及骶后孔中心间纵径的数值。并结合这些数值,提出比较准确的八穴的定位方法。结论:骶后孔中心距后正中线间横径及骶后孔中心间纵径对八穴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骶尾椎和腰椎骶化变异对八穴取穴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童国宝 《中原医刊》2006,33(8):59-59
我部地处偏僻,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医疗条件差。在2004年我们采用骶后孔注射石碳酸治疗会阴部剧痛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骶管阻滞用于腹部及肛门手术,分析定位穿刺与阻滞效果,局麻药的剂量、阻滞平面及与呼吸、循环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由于肛门,会阴部神经丰富,肛门直肠手术后康复时间长,术后疼痛常造成极大的痛苦。本院选择骶管阻滞,以低浓度利多卡因、曲马多或吗啡-东莨菪碱合剂行术后镇痛,结果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各组术前均不用药,取俯卧位,行骶管穿  相似文献   

13.
多动腿综合征又称不安腿综合征,常见于中年人,以女性多发。由于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用骶管阻滞治疗3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2-2004年我们采用骶管阻滞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病人进行镇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 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分别为(23.6±1.4)mm和(23.5±1.8)mm.左、右侧第一骶前、后孔深距分别为(26.1±2.8)mm和(25.4±2.6)mm.最佳进针角度,左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2.3±2.6)°和(8.3±1.1)°;右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3.9±2.9)°和(9.2±1.5)°.结论 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穿刺点宜选择距骶正中嵴旁开25~30 mm,角度以与冠状面82°~84°、矢状面8°~10°较易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16.
骶管阻滞用于包皮环切并术后止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包皮环切术多在门诊采用局部麻醉,术毕患者回家,镇痛效果欠佳,止痛时间短,患者痛苦大。我们采用骶管注射长效局麻药(加吗啡2mg),止痛效果好,术后止痛时间长,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院自1995年开设疼痛门诊至今,共采用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肖菡  康健 《浙江医学》2002,24(2):91-92
由于新生儿行气管插管全麻时对控制呼吸要求高犤1犦,而硬膜外阻滞操作复杂并可引起全脊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对307例新生儿在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行骶管阻滞,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7例,其中男251例,女56例;年龄1~28(13.2±5.6)d,体重1.1~5(3.4±1.2)kg,手术历时15~140(50.1±19.7)min。其中急症手术221例,择期手术86例。手术种类包括幽门括约肌切开术55例,肠造瘘术63例,肠切除、肠吻合术69例,会阴肛门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经骶管注入含1%的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6 50mg、维生素B12 500μg、地塞米松5mg、山莨菪碱10mg、苯海拉明20mg混合液,用0.9%的氯化钠稀释到20mL,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并加以分析。结果:应用骶管阻滞治疗外阴营养不良取得满意效果,临床治愈率84%,显效9%,好转7%,疗效与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骶管注药适用于外阴营养不良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