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相一致,这是和谐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和谐教育着眼于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使学生成为“社会人”、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者。和谐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和谐高校的理论体系包括:和谐主导、科学发展的思想层面;“科学人本,高效公平”的制度层面;“全面发展,和谐化成”的教育层面;“平等互敬,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层面;“兼容并蓄,凝练精华”的校园文化层面。实践中要坚持几个原则:①尊重事物的多样性;②重视并促进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③坚持正确的矛盾引导;④坚持动态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美育的重要性正在为越起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就美育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有关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1 美育与培养“四有”新人的密切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奋斗日标之一,培养“四有”新人是以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地。社会主义美育是为了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社会成员在政治上、智力上、道德上和体魄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审美感知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发展和提高,逐步实现和谐、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美育的目的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为了实现构建人的现代化心理结构这一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与传统教育存在本质差别。教育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杠杆。它的主题意蕴应广阔而深刻,与目前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同,它不再仅仅是通过培养人的知识、技能、智力为社会输送劳动者,而是在知识、智力、技能教育的同时,进行人生教育,提升入的精神境界,塑造和谐的人格,通过构建人的现代化文化心理结构,向社会输送现代化高素质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也必须实现其观念的更新,而导学式就是一种“以导为主线.以学…  相似文献   

5.
王伟  吴仁艳 《农垦医学》1998,20(4):254-256
教育思想的根本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个.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来培养。邓小平四有理论对此进行了科学详细地阐述,从而成为其教育理论中的重要部分。1、四有理论在邓小平壤*理论申的地位古今中外,在教育学理论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目标问题。教育目标有阶级性、社会性。从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直到马克思主义要求培养智育、体育、担有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的、自由的、充分的、和谐的人的发展理论,归根到底都是要解决培养人才的规格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标最终要求教育培养出的人是智力和体力和谐、自由、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的浪潮势不可挡地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为应对信息时代的需要,根植于中国的中医学教育同样面临改变原有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现状,即实现从“承传型”教育与“标准件型”教育观念转向“创新型”教育观念,从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效率,推动中医学术水平发展。这一系列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都促使中医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中医教育创新的含义及其教学的创新技法。一、创新教育与创新技法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创新技法,美国称之为创造力工程,日本称之为创造工作,俄国称为创造力技术或发明技法,我国称为创新技法或创造技法。它是人们通过研究有关创造...  相似文献   

7.
中等卫生学校因目前教育现状的束缚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般都侧重于专业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专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旺盛发育期。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新型教育活动的有利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此的基本涵义是指“达到人的智力和体力,精神劳动、物质劳动与享受,生存与发展的统一,使人的身心、精神(道德)、才能、个性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健 《华夏医学》2007,20(5):1078-1079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节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我校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高等中医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形式教育”和以培养智力、技能为主的“实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校在新形势下以加强内涵建设和中等医学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工作管理力度,积极探索中等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促进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1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我校确立了与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班,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了“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一是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条件;二是注重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角色地位的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观…  相似文献   

11.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利用遗传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识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自由成长”,发展个性,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1学校工作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就明确提出以学…  相似文献   

12.
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图书馆建设管理中,也纳入了这一理念,使新世纪图书馆具备了与时俱进的特质。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符合图书馆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应包括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图书馆和谐发展。图书馆科学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努力把握人与图书馆之间关系的和谐;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见图书馆要科学发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只有社会的组成部分都和谐了才能真正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发展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不仅要追求社会的和谐,同时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必须树立一种将“人道”与“天道”结合起来的“全道德”观念。我们必须抓公民的个体道德建设,使个人的思想与言行趋于和谐;抓社会的群体道德建设,使社会群体认知趋于和谐;也要抓生态道德建设,使人类与自然趋于和谐。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从每个公民思想言行的和谐扩展到家庭和谐、组织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大学和谐校园的内涵建设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倡导天地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保持融洽的关系。和谐也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和谐是一种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的校园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大学和谐校园的内涵大学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经过全面综合的协调而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持续稳定发展。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新时期的要求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和谐教育的认识,分析体育课教学氛围的特点以及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能力,这种发展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  相似文献   

18.
张卫东 《医学教育研究》2002,15(3):35-35,45
新形势下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要重视以新的思维观察,思考和计划教育。以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为指导,科学理解政治信仰目标的本质内涵;树立“理想的人”和“工具的人”并重的观念,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确立开放式教育的思路,提高教育的覆盖渗透能力和内容包容能力;把握教育的层次性要求,在教育标准,起点,内容等方面体现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 ,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把它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列宁强调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特别是青年 ,要用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的现代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在经济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校园环境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