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获取胰腺癌组织,检测并探究PLCε1和B淋巴细胞瘤-2 (Bcl-2)在其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癌患者(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病理石蜡标本69份。另取11个正常的胰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所得标本组织中PLCε1和Bcl-2的染色情况。所得数据按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并分析其相关意义。结果 PLCε1和Bcl-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 0.05)。肿瘤组中PLCε1和Bcl-2的阳性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组之间(P 0.05)和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PLCε1与Bcl-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9,P 0.05)。结论 PLCε1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LCε1和Bcl-2可能在某些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胰腺癌内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磷脂酶Cε1(PLCE1)在不同部位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LCE1在不同部位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PLCE1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60例贲门部胃癌组织(贲门癌)、60例胃窦部胃癌(胃窦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LCE1的表达情况。结果:PLCE1在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3%,高于在胃窦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1.7%,高于在正常胃粘膜组织的表达率16.7%;PLCE1在胃窦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贲门癌与胃窦癌组织PLCE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侵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结论:PLCE1在贲门癌与胃窦癌的表达率不同,其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期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DNP)大鼠脊髓磷脂酶Cε1(PLCE1)表达变化及RhoA抑制剂C3胞外酶对其活性影响,阐明PLCE1在DN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4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RhoA抑制剂组(E组),1型糖尿病DNP模型组(DNP组)和RhoA抑制剂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DNP)大鼠脊髓磷脂酶Cε1(PLCE1)表达变化及RhoA抑制剂C3胞外酶对其活性影响,阐明PLCE1在DNP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 = 6):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RhoA抑制剂组(E组),1型糖尿病DNP模型组(DNP组)和RhoA抑制剂干预组(EG组);静脉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 65 mg/kg)用于建立1型糖尿病DNP大鼠模型。对E组和EG组大鼠进行每天1次为期1周的RhoA抑制剂C3胞外酶(10 pg/10 μL)鞘内注射治疗;C组和DNP组在相应时间点鞘内给予同等容积的溶剂;应用葡萄糖测定仪测定空腹血糖浓度(mmol/L);采用von Frey细丝法和冷热板测痛仪测定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作为痛阈观察指标;Western-blot检测脊髓活化RhoA蛋白(RhoA-GTP)、总RhoA蛋白和PLCE1蛋白表达,用脊髓PLCE1蛋白表达水平和RhoA-GTP/总RhoA比值分别评价PLCE1和RhoA活性。ELISA检测脊髓TNF-α和IL-6含量以评价炎症反应。  结果  单纯应用RhoA抑制剂C3胞外酶对非DNP大鼠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影响;1型糖尿病DNP大鼠脊髓组织RhoA和PLCE1活性均显著增加(P < 0.05),TNF-α和IL-6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WL及MW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3胞外酶治疗在显著抑制1型糖尿病DNP大鼠脊髓组织RhoA 表达(P < 0.05)的同时,伴有脊髓PLCE1活性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炎症因子TNF-α和IL-6生成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显著缓解1型糖尿病DNP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结论  PLCE1在1型糖尿病大鼠DNP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活性受RhoA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usashi-1基因(MSI-1)启动子区-2297T〉C(rs3742038)多态与我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Taqman技术检测300对食管癌病例的基因与正常对照-2297T〉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并用SAS9.13软件分析该位点变异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以-2297TT基因型携带者为参照,携带C变异基因型(-2297CT/CC)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将显著增加(adjusted OR=2.27;95%CI=1.29-4.02),且随着变异等位基因个数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地增加(Ptrend=0.0088)。结论:MSI-1基因启动子区-2297T〉C基因变异型能显著增加我国人群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性,将为食管癌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重要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6.
Wang R  Zhang JH  Li Y  Wen DG  He M  Wei L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89-1092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人食管癌、贲门癌的易感性与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基因第 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 ,检测了 12 0例食管癌、5 8例贲门癌及 12 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CyclinD1(A870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食管贲门癌组与对照组CyclinD1(A870G)A/G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75 )。非吸烟的肿瘤患者CyclinD1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吸烟并携带A/A基因型可使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性增加 2 5倍 ,其校正比值比为 2 5 7,95 %可信区间为 1 19~ 5 5 7。携带G/G基因可降低食管癌发病的风险 ,其校正比值比为 0 39,95 %可信区间为 0 18~ 0 82。贲门癌患者组携带A/A基因型的频率 (34 4 8% )高于对照组 (2 3 77% ) ,但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2 8,P =0 131)。结论 在中国北方人 ,吸烟并携带CyclinD1(A870G)A/A基因型是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因素 ,而CyclinD1G/G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发病可能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P1A1基因 Msp1多态性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食管癌患者(广西壮族)和100例健康人CYP 1A1基因 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YP1A1基因 Msp1多态性与吸烟、饮酒在食管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CYP 1A1 Msp1 3种基因型(野生型基因 m1/m1型、突变杂合型基因 m1/m2型、突变纯合型基因 m2/m2型)分布频率在食管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8%、41.8%、19.4%及40.0%、43.0%、17.0%,两组间的频率分布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调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1A1 Msp1 m2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野生型基因 m1/m1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a=1.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387).按照吸烟、饮酒因素分层后,这种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a>0.05).结论:单一基因CYP1A1 Msp1位点多态未表明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平  田野  叶晓峰  葛箭  张栋  徐文达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196-199,192
目的研究探讨CYP1A1,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食管癌的回族住院病例的石蜡组织切片和80例健康回族查体者外周血标本,树脂型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PCR扩增特异性片段,酶切、电泳。结果食管癌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1A1基因型的Msp1位点的3种基因型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T1(-)基因型(P<0.05)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TM1(-)基因型(P>0.05)在食管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T1(-)M1(+)、T1(+)M1(+)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1A1,GSTT1及GSTM1联合基因型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中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但T1(-)M1(-)tc/cc联合基因在食管癌组呈现增高倾向(OR=2.212)。结论 CYP1A1的Msp1位点多态性不能单独导致回族食管癌的发生,GSTT1(-)基因型是宁夏回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GSTT1(+)GSTM1(+)在回族食管癌组及回族正常对照组中分布有明显差异,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GSTT1及GSTM1基因型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hOGG1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分析了132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病例组)和133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hOGG1基因rs2072668C/G位点基因型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CC、CG、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5.2%、51.3%和23.5%,在对照组中是28.3%、54.3%和17.4%,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6,P=0.547);携带hOGG1G变异基因与哈萨克族食管癌危险性无明显相关(OR=1.203,95%CI=0.818~1.770)。结论:hOGG1基因rs2072668C/G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李广文  焦凯 《医学争鸣》2009,(19):1944-1946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内磷脂酶Cγ1(PLCγ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胰岛分离纯化.通过HE染色观察纯化胰岛的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胰岛β细胞表达不同时间(0,30,60,120,240min)内的PLCγ1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LCγ1在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有表达.与0min比较,胰岛素作用30,60min时胰岛β细胞表达的PLCγ1荧光强度有明显降低(P〈0.05);而在240min时PLCγ1荧光强度与0min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胰岛素作用60min内可使PLCγ1表达下调;胰岛素-PLCγ1途径参与了胰岛素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XRCC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尚存在分歧,胆管癌与X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XRCC1基因多态性在胆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59例胆管癌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XRCC1基因codons 194、399位点的基因分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胆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XRCC1基因codon 194多态性位点的Arg/Arg、Arg/Trp和Trp/Trp基因型在胆管癌中的频率分别为49.2%、47.5%和3.4%,以Arg/Arg基因型作为参照,Arg/Trp、Trp/Trp和Arg/Trp+Trp/Trp基因型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XRCC1基因codon 399多态性位点的Arg/Arg、Arg/Gln和Gln/Gln基因型在胆管癌中的频率分别为54.2%、35.6%和10.2%,以Arg/Arg基因型作为参照,Arg/Gln、Gln/Gln和Arg/Gln+Gln/Gln基因型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以Arg等位基因作参照,Trp等位基因(codons 194)及Gln等位基因(codons 399)与其相比,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按性别分析,或按194和399位点的联合作用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均不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结论 XRCC1基因codons 194、399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胆管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STM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77例肺癌患者和1 0 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 5 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 42 .1 % (χ2 =4.81 1 ,P =0 .0 2 8) ,危险度分析得出OR =1 .93 8(95 % ) ,CI为 1 .0 70~ 3 .5 0 9。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ERCC1基因C8092A位点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筛查肺癌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64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64例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质谱法检测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多态性,对照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采用X2检验比较ERCC1基因C8092A位点SNP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频率分布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校正后的比值比(OR)、95%的置信区间(CI).结果 携带ERCC1基因C8092A位点CA基因型个体的肺癌遗传易感性降低(CA vs CC,OR=0.380,95% CI:0.267 ~0.54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仍较低(校正OR=0.380, 95%CI:0.262~0.538,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显示在≥61岁年龄组,无论性别、吸烟与否、饮酒与否,与CC基因型比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基因C8092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与CC基因型相比,CA基因型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PD和XRCC1基因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食管癌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为现场,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间经病理学确诊的新发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355例,对照组408例来自同一人群,按年龄和性别与病例进行成组频数匹配。用PCR-RFLP方法检测XPD Lys751Gln和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并探讨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与基因的交互效应。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变异型等位基因XPD751Gln的频率分别是13.86%和11.00%。与野生基因型Lys/Lys相比,男性携带XPD Lys/Gln和Gln/Gln基因型者患食管癌的危险度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是1.94(95%CI:1.15~3.28)和0.32(95%CI:0.05~2.17),女性OR值分别为1.09(95%CI:0.59~2.02)和1.66(95%CI:0.10~27.35)。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399Gln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是31.7%和29.6%,与野生基因型XRCC1Arg/Arg相比,男性携带Arg/Gln和Gln/Gln基因型者患食管癌的OR分别是0.76(95%CI:0.50~1.17)和1.74(95%CI:0.77~3.92),女性OR值分别为1.69(95%CI:0.98~2.90)和0.30(95%CI:0.08~1.20)。叉生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饮酒、饮茶与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存在交互作用,交互效应OR值分别为2.01(95%CI:1.14~2.76)和4.47(95%CI:1.71~11.64),携带XPD Lys751Gln和XRCC Arg1399Gln突变基因者若同时暴露于饮茶或酒精,则患食管癌的危险显著增加。而在女性对象中均未观察到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结论DNA损伤修复基因XPD 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当地男性居民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与饮酒和饮茶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自然抗性相关性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在宁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NRAMP1基因3’UTR、D543N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NRAMP1-3’UTR位点TGTG+/del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3’UTR位点TGTGdel/del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23)。(2)NRAMP1-D543N位点G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意义(P=0.835);D543N位点A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2)。结论:NRAMP1-3’UTR位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利用微量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法(PCR-SSP)对HLA-DRB1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遗传易感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均按实验要求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HLA-DRB1基因的等位基因DRB1*0405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他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405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基因L10P多态与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方法检测345例CRC患者及670名对照者的TGF-β_1 L10P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两组间TGF-β_1 L10P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TNM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是TNM Ⅰ~Ⅱ期CRC发病风险的遗传保护因子,与LL纯合子相比,LP杂合子的CRC发病风险显著降低至0.65(95%CI为0.44~0.95,P=0.027),PP纯合子的CRC发病风险显著降低至0.47(95%CI为0.28~0.78,P=0.004);将LP和PP基因型合并计算,则其CRC发病风险与LL基因型相比,降低至0.59(95%CI为0.41~0.85,P=0.005).结论 TGF-β_1基因L10P多态可能是中国人群TNM Ⅰ~Ⅱ期CRC发病风险的一个遗传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差异造成明显的高、低发区,提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发生有重要影响.食管癌流行病学的另一特征是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约占40%,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很显然,阐明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对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早期发现和个体化防治具有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选取CACNA1C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 rs58619945, rs7316246和 rs216008,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以及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疗效的相 关性。方法:提取191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并收集统计上述患者服用非镇静类抗组胺 药物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时荨麻疹疾病活动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7,UAS7)及生活质量评分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变化,通过PubMed检索系统选取可能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相关的SNPs位点, 即CACNA1C基因rs58619945,rs7316246和rs216008位点。将上述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数与千人基因组 计划资料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运用χ2检验完成基因型明确的189例患者和105例正常中国南方人群(千人基因组数据) 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易感性及使用非镇静类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的比较。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 携带CACNA1C rs58619945 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中国南方人群[OR(95%CI)=0.660(0.470~0.925),P=0.016],而 rs7316246和 rs216008位点的突变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以上3个SNPs位点与非镇静类第二代抗 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总体疗效无明显相关性(rs58619945:OR=0.843,P=0.454;rs7316246:OR=2.103, P=0.102;rs216008:OR=0.237,P=0.363),但在单药分析时地氯雷他定的病例中rs216008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间疗效 存在差异[OR(95%CI)=0.480(0.247~0.933),P=0.029],而咪唑斯汀的病例疗效未观察到与3个SNPs位点(rs58619945, rs7316246和 rs216008)的相关性。结论:rs58619945位点在患者中的A/G突变可能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相关,而 rs216008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可能与地氯雷他定药物作用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小片段扩增子法分析260例食管癌患者和384例非肿瘤患者的I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