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患儿围术期未接受任何抗纤溶治疗; TXA组为190名患儿术中接受50~80 mg/kg TXA。记录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回归模型评估术中应用TXA与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相关性。结果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TXA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156.66±7.04) ml和(130.91±5.99) ml,TXA组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MD:25.75 ml,P=0.006)。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率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花费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XA可有效降低紫绀小儿心脏手术的术后出血,对围术期血制品的输注、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费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是否能减少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31例术前血肌酐、尿素氮正常的重型肝炎患者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均未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5例)和对照组(C组,n=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β_2-微球蛋白(β_2-MG)值、肌酐、尿素氮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_2-M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转归等情况.结果术后24 h乌司他丁组有4例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肝移植相关性肾衰(P<0.05).术后24 h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者乌司他丁组4例均不需要血透治疗,治愈出院;而对照组ARF有4例需要进行血透,2例死亡,3例病情未愈但自动出院,5例治愈出院;两组术后24 h血、尿β_2MG、肌酐、尿素氮均较术前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和P<0.01),两组间比较,对照组术后24 h血、尿β_2MG、尿素氮值均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肝移植相关性肾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巧  陈永祥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20-162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和乌司他丁组(n=22),观察比较术前、术后1h、24h两组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X胸片、术后带机时间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各指标基本一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在术后1h及24hPA-a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1h及24hCaO2,SaO2,PaO2与对照组比较,均较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胸片渗出较乌司他丁组多;对照组比乌司他丁组带机时间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过程造成肺损伤,乌司他丁对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存活>48 h 的1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9例)和乌司他丁组(67例)。常规治疗组为洗胃、导泻、早期血液灌流、抗氧化、免疫抑制剂冲击及对症支持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乌司他丁。以体检中心30例查体的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于48 h 抽取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观察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率,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治疗组 MODS 的发生率为56.65%,乌司他丁组 MODS 的发生率为3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 =0.03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中毒后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补液、抗休克,同时手术止血;术后抗炎、抗休克、止血、补液、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次数的生理盐水。结果:术前两组血Scr、BUN、MDA、SOD、尿NA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乌司他丁组血Scr、BUN、尿NAG含量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乌司他丁组血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乌司他丁对门脉高压脾切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5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对照组(n=68)和乌司他丁组(n=47)。乌司他丁组于术后当日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0000 U/d,连用5 d。分别在术前、术后1 d、3 d、5 d空腹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乌司他丁组于术后3d、5d,P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PTA较术前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1d、3d、5d,APTT、TT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0000 U/d,可适当延长APTT和TT,改善术后患者的凝血状态,但不能减少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在门脉高压脾切除患者中使用乌司他丁更大剂量或连续给药方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江山  李鹏  兰志勋 《西部医学》2011,23(9):1689-16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血清细胞因子差异。方法选取骨科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全麻下分别接受手术,术前1d及术后1d采用MMSE行认知功能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拔管前(T2)、术后6h(T3)、术后24h(T4)行血清S-100β浓度测定,术后3天测定血TNF-α、IL-6水平。结果术后24h乌司他丁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分值为(-1.23±2.73)分,对照组为(-4.87±3.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TNF-αI、L-6均高于术前,但乌司他丁组升高幅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外周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全麻开胸手术炎症反应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择期普通开胸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50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2×104U·kg-1,对照组则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术前、术后4h及24h取静脉血2 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S100β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在术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乌司他丁组升高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24h,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h,乌司他丁组S100β蛋白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老年开胸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降低血浆S100β蛋白上升的水平,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造影前1h静滴乌司他丁2×105U,对照组静滴生理盐水250mL,观察术前和术后6h及24h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有3例和对照组有10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没有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因胰管造影所致的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乌司他丁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0.9%氯化钠溶液20 ml,静脉推注,1次/8 h,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评价肝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UN、CR、UA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CR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住本院ICU的多发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20例,ISS评分均≥16分。常规组按多发伤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立即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40万U/12 h。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入住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II)、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入院时ISS评分、APACHE II评分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乌司他丁组PLT、PT、APTT、FIB及D-D的改善较常规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并发MODS率、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住ICU平均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使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可加速多发伤患者PLT计数、PT、APTT、FIB及D-D异常的改善,并降低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膜炎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方法 将60例腹膜炎性休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具有明显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30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乌司他丁30万U,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切皮后2 h、4 h,术后第1天(D1)、第2天(D2),采静脉血测定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氨酶(LDH)、非蛋白氨(BUN)、肌酐(SCr)以及脂质过氧化物MDA(丙二醛)、SOD等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相比,血流动力学方面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ALT、LDH在切皮后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切皮后4h、术后第1天(D1)以及术后第2天(D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5);BUN、SCr在切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D1)以及术后第2天(D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5);MDA、SOD在切皮后2、4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5),而在术后第1天(D1)以及术第2天(D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腹膜炎休克患者在休克期以及休克恢复期氧自由基的释放,对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急腹症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A组31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SUN)、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ALT、AST、BUN、Cr于术后第4天和第7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婴幼儿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于我中心行根治手术的连续40例法洛四联症婴幼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预充乌司他丁10 000 U/kg,术后三天内每日给予乌司他丁10 000U/kg。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监护室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入监护室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压力峰值(Ppeak)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儿均无住院死亡,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和术中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儿超滤完成后动脉血压高、中心静脉压低,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较少,监护室治疗时间短(均P<0.05)。两组患儿入监护室即时PaCO2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儿PaO2较高,Ppeak较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短,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少。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安全用于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婴幼儿围术期治疗,对患儿心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6075岁)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于手术开始前6h给予乌司他丁200 000U;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6h输注生理盐水100ml。分别于术前、术后7d及术后1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前及术后24h,采静脉血检测IL-1β、IL-8的含量。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7d及1月POC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时乌司他丁组的IL-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6h给予乌司他丁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组织CO2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TcPCO2)监测联合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监测指导老年患者拔管,对于降低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老年患者(年龄> 65岁),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TOF组(T组)、TOF联合TcPCO2(U)组.3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管理方法.C组根据临床指标常规拔管,T组除达到常规拔管条件外还需满足TOF≥0.9,U组除满足常规拔管条件外,还需同时满足TOF≥0.9且TcPCO2恢复至术前基础水平±5 mmHg.拔管后3组患者均返回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比较各组患者在拔管即刻、入PACU后即刻、入PACU后30 min、入PACU后60min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即刻,3组患者CO2蓄积的发生率比较:C组与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 vs.9.1%;x2=6.421,P=0.011),其余各个时刻T组与U组CO2蓄积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与C组相比,T组与U组在各个时刻肌力恢复不佳及主观症状虚弱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17).结论 联合应用TOF与TePCO2监测老年患者拔管,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拔管后早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盛良 《中外医疗》2016,(18):132-134
目的:分析探讨喷他佐辛对全麻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60例患者均为该院收治,收治时间在2015年9—12月,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分析结果及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全麻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动脉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麻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动脉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躁动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躁动发生率为2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可以有效减少全麻手术后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乌司他丁组在切皮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术后第1天和第2天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000 U/kg;对照组给予0. 9%Na Cl溶液安慰剂。认知功能由神经内科医师在手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试。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点为切皮前(T0)、术毕(T1)、术后24 h及72 h (T2、T3),分别测定血清MMP-9和IL-6水平,并对两组的认知功能和血清MMP-9及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7天,乌司他丁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5%(6/40),低于对照组[42. 5%(17/40)](P <0. 05)。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和IL-6水平在T1、T2升高,T3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在T1、T2、T3时的血清MMP-9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两组血清MMP-9和IL-6水平的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乌司他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及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58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以病因治疗,包括血浆与血小板的替代治疗以及常规抗凝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乌司他丁10万u。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和7天各项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乌司他丁组患者在治疗7 d后各项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且同一时期指标恢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凝血系统,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大大降低了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